漫卷诗书万点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战马双蹄落下,和李岩擦身而过,带起一阵劲风。
现在京城里京营的战马,都是杨凡弄回来的鄂尔多斯战马,远比大明内地自己养殖的战马雄壮。
如果踩踏到人身上,恐怕不完蛋也得伤到骨头。
李岩是来京城备考的。准备参加崇祯四年的科举。
今年已经是崇祯三年了。明年就要开科取士。李公子这是来京城居住,同时拜访其父李精白为官时的门生故吏,上官恩公等。试图在努力学习之外,找一些门路,让自己的科举更顺畅一些。
毕竟,科举也不是干净之地,黑幕也多了去了。
毕竟京城的教育资源比任何地方都好。
而且科举这东西虽然是华夏自古以来为数不多的下层实现阶级跃迁的途径,但也不是那么干净的。
毕竟这东西连着官场。每一届科举,都是朝廷里各个派系激烈争夺的战场。
能争取到多少个进士名额,将决定自己派别在今后的朝堂里当官的人数。
这是壮大自己,削弱敌人的关键战场。
一个派系,如果几次科举失利,没能把更多的后备力量,通过科举送进官场,就会在对手的斗争中,此消彼长,十年后,就会有大麻烦。
东林能成事儿,就在于南直隶经常性垄断科举进士名额的四成甚至是一半以上。这还是在南北榜的干预下取得的成绩。
如果真正公平、公正、公开,恐怕八成的官员都会出身于江南。
但这是朝廷和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
因为科举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学者,而是选拔官员。
你们读书再好,也不是你们垄断官场的理由。
官场需要平衡全国各方势力,不能可着东南的工商资本团体一家来。
李岩的父亲是天启朝兵部尚书李精白,李精白是个好官。
他在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后,初任夏津县令。
当时的黄河流经夏津县,沿岸滩涂沙地甚多。沙地不能种庄稼,朝廷的课税却一点不少。
李精白上任伊始就走访县中诸里老,得知事情原委。然后他果断上疏,陈明黄河故道百姓生存之艰苦,要求朝廷不再征收沙地的田税,被采纳。
当地百姓得知,感激涕零,为其立碑纪念。
李精白有能力,有理想,在历任为官期间,做了很多于国于民有利的好事。
但他也是个会钻营的人。
给魏督公立生祠非常积极,彩虹屁飞起,焚香祝词“尧天巍巍荡,帝德难名”。把魏督公拍的心花怒放,接连提拔他。
很短的时间内,他升任山东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太子少傅、兵部尚书。
他虽然是阉党,但属于阉党里面少有的好人。
他基本没干过坏事。唯一的把柄就是给魏督公立生祠这件事。外加他那令人肉麻的彩虹屁。
后来他倒霉就倒霉在他的彩虹屁太出彩了。
冠绝天启朝,令其他人自愧不如。
我们常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其实古代没有互联网,但是舆论也是有记忆的。结果到崇祯元年,他就被人给告发了。
那时候正是崇祯拿刘鸿训内阁当枪使,对阉党穷追猛打的时候。
当时,东林的人知道阉党这件事追查起来,容易把自己也折进去。所以不敢动大老虎,只是去抓小猫两三只。
李精白官阶够高,但是有没有过硬的后台势力,当初是靠拍马屁上来的。
搞他正好合适。后遗症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