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945章 笑我当年不读书,羞颜赤脚入江湖【2 / 2】

漫卷诗书万点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是到了夜里,点上纱灯,真是好一派江南秦淮景象。

邢娇走到他身边,也向栏杆外看去。

这里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方,也是京城最有消费能力人群居住的地方。水的尽头就是皇城北大街,那条街是京城最大、最宽、最整洁的一条街道。

“姑娘可知,远处那一片金碧辉煌的建筑是什么所在。”李岩看着银锭桥南侧,岛屿上的建筑群,有些好奇的问道。

邢娇看了一下,说道:“那是定远侯的征西将军府。是这京城里除了皇宫,最气派的建筑群。京城传说,征西将军府的西花园是京城最美的园林,可惜从来没有开放过,很少有人游览过。”

邢娇和李岩一样,手把栏杆,欣赏着美景,她转过头问道:“李大哥你看着像个读书人,是来京城赶考的吗。”

她早听出来了,这位李公子和她一样,说话是河南口音,显然二人是老乡。他一个读书人,又不是京城人士,出现在这里十有八九就是来赶考的。

李岩有些尴尬的说道:“我确实是来京城准备明年会试的。”

邢娇有些惊讶,这李公子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居然已经是举人了。真是人不可貌相。心里忽然有些紧张起来。

自己的出身和这位公子相比,几乎是云泥之别。

李岩说道:“我小时候,家父在京城做官,为我定下来了一门亲事,是杞县汤家的小姐。这次来也是去拜见汤家伯父,把这亲事定下来。”

邢娇心里有些失落,尽管看到这位公子的做派,就猜到他出身很好。没想到连亲事都早已定好了。

在这个时代普遍早婚,这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尤其让她惊讶的是,李公子的没过门的媳妇,居然是杞县汤家的小姐。

邢娇就是河南人,自然知道汤家是豪门。也清楚,嫡出的小姐多珍贵。

恐怕这位李公子也不是凡人。

“哦,杞县汤家,我记得汤家是河南豪门。看来公子的出身也很不凡呐。”邢娇尽管心里有些酸楚,但面上不显,笑着问道。

李岩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家父做过山东巡抚,和汤家伯父共过事,天启朝做过兵部尚书,讳精白。”

邢娇心里叹了一口气,原来是前兵部尚书李精白之子。

难怪李公子气质这么好。都说三代养成贵族,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己早该想到,这么优秀的人,怎么可能是普通出身呢。

心里暗叹一声,两人出身相差如此之大,更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今日能和他喝一顿酒,也许就是两人的最大的缘分了。

不过她天性洒脱,虽然一见钟情,但也是拿得起放得下。

既然人家已经是有妇之夫,自己自然不可能再去做什么,平白的让人看轻了自己。

李岩看她沉默下来,转头问道:“姑娘家里是做什么的。”

在历史上李岩与红娘子之事仍待考证。

顾诚认为李岩可能是虚构的人物,因为正史上没有记载,都是野史上多有记载。

近年发现了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清康熙55年李元善修的《李氏家谱》,上面写明李岩确有其人,不是杞县人,是河内人(今博爱),只是到杞县短暂居住过而已,他的叔父叫李春玉,字精白。不是那位名人兵部尚书李精白。而李牟是他的堂弟。

这本家谱记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是李岩的表兄。他们共同创立了太极拳。太极拳歌里有陈王庭的长短句:蒙恩赐,徒枉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忙来时种田,闲来时造拳,教下些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可见陈王庭在明末清初是参加过战争的,只是不知道属于哪一方。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传说中的李岩原型是莱阳的一位进士李岩。他在河南担任官职,其父李再白、叔父李精白,与传说中的李精白相符。在河南为官期间,李岩深得民心,被称为李公岩,多次赈灾放粮,符合鼓励民众的历史背景。1644年,李自成从河南向北京进军,同时李岩也从河南回到莱阳团旺镇隐居。河南北部的民众可能误认为李岩追随李自成去了北京,从而引发了更大的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