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半开玩笑地说着,许青却知道他是真想宰了这大明第一的肥羊。
不得不承认,就目前而言,论财富,沈万三能甩大明国库几条街。
不过抄了大明这第一富绅的家,影响甚大,不仅有失朝廷体面,还会严重打击商人的积极性。
朱元璋也明白这些,因此才没有对他动手。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沈万三够低调,又肯配合朝廷施政。
上次一口气拿出一千多万亩耕地,又捐了四千万两白银,总价值上亿。
朱元璋实在没理由对这样一个改革先锋动手。
许青劝道,“老大放心,这只是暂时的,玻璃的利益可比丝绸要高多了,到时候咱多开些玻璃厂,赚得绝对比他多。”
“嗯。”朱元璋闷闷地点点头,随即又道,“不过这玻璃虽好,要用的地方却不多,咱担心卖不了那么多。”
“不然。”许青道,“玻璃的用处多了,它可以做窗户,也可以做茶几……咳咳,做桌子,还能做门,做瓶罐儿、镜子……用处广泛的很呢。”
“真有这么厉害?”
“那当然。”
朱元璋灌了口酒,又道,“对了,那个灯泡儿进展如何?”
“这个暂时还未有所突破,不过工匠们正在提炼纯铜,需要一段时间。”
“嗯,你也别太累了,具体细化的东西,让下面人去做。”
顿了顿,朱元璋又道,“给你说个不好的事儿,现在大明的物价提高了,而且不是一星半点儿,去年一年,物品均价提高三成。”
许青轻轻点头,“其实这也不算坏事。”
“物价高还不算坏事?”朱元璋没好气道。
“老大,经济飞涨之下,通货膨胀根本无法避免,这是必然的。”
许青道,“物价虽然高了,但与此同时百姓也富了呀,举个例子,以前一文钱能买俩烧饼,但百姓身无分文,现在两文钱只能买一个烧饼,百姓却能买得起,甚至实现烧饼自由。”
“物价高低和百姓过得好不好有关系,但没有绝对关系。”
朱元璋沉思片刻,哂笑道,“也对,只要日子过得好就成了,来,喝酒。”
……
回到王府。
许青开始分析为学院的规划做准备,现在六部横插一脚,他必须要给其安排妥当。
给个什么职位好呢?
班主任?
不成,好歹是尚书,这个职衔太低了。
那就教授吧!
六部尚书挂教授职,左右侍郎副教授,六部给事中做纪律委员……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许青可没打算给他们具体职务,将他们供起来也就是了,学院立了功,他们也能吃肉,但也仅限于此。
文臣嘛,都好面儿,面子给足了,他们也就消停了。
许青暗暗计较了一番,初步敲定计划,而后去了户部要钱。
张昶听是要造蒸汽船,十分爽快的拨了银子,他可不想因为商船掣肘通商,全靠这个挣钱呢,该投资就得投资。
在赚钱大事上,老家伙不糊涂。
再回王府时,已是傍晚。
阳春三月,不热不冷,正是一年之中最舒服季节。
一家人吃过晚饭,在亭子里闲聊。
柳叶熙已经怀胎八个月了,再过不久,许青就又要当爹了,几人的话题也都是围绕着孩子。
“夫君,你准备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
“这个……等出生后再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