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醉余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了修教授的提醒,林深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丹药吞下,只是一瞬间,丹药便化成一股精纯的神念之力汇入识海。
林深没想到只是一枚丹药而已,居然能如此之快的补充他消耗的念力。
如同一片干涸的大海,顷刻间被注入了大量的海水。
如果说之前林深的念力储备只有一杯酒水那么多,现在却可以用水桶来形容,整体的增长起止百倍。
巨大的变化让林深震惊不已,念力的增长让他喜出望外,刚要出言感谢,哪知自己的神识瞬间被一股滔天巨浪席卷进入了那座巨大的熔炉。
“从现在开始不要分心,这是我独创的提炼之法,你天赋异禀,希望能够把这项技艺带出去,老夫也算为学院做了一份贡献。”
林深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此时也不是感谢的时候,立刻调整了心态,凝神静气,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熔炉之中。
拥有充沛的念力之后,林深的神识能够伸展到更远更大的区域,他现在所在的仓库距离熔炉大概两百步。
按照以前他的能力当然也能伸展这么远,可也会相当吃力,而且还是覆盖住了那么庞大的熔炉。
更关键的是,还要把神识探入熔炉内部的熔浆之中,念力的消耗还真不是他以前能够支撑的。
现在倒不用担心这个,刚刚服用的丹药药效还在,林深消耗的念力能够迅速得到补充,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放心大胆的把神念渗透进熔浆之中,这样才能细致入微的观察到修教授的提炼技法。
“提炼术在世间并不稀奇,但能够从成品灵器中还原材料,我有自信,这个世界能做到这一步的,一双手数得过来。”
“接下来我要开始具体的操作了,能学到多少,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缘分了。”
“看好了小子,第一步,神识渗透熔炉每个角落,千万不要有任何死角,这对一个人的念力有很高的要求,你得记住,这一点务必完备,千万不要偷懒,因为熔炉里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修教授说完之后,整个人脱离地面,临空而立,白袍飞扬,好似天上飞仙,气态万千。
数息之后,修教授展开双手,之前有些狂躁的神念之力迅速平静下来,整座熔炉都被包裹其中,就像是抹了一层油一样密不透风。
修教授的念力裹挟着林深的神识汇入熔炉之中的熔浆,如同一个旁观者安静的站在一处战场之外,熔浆之中的各种细微变化一览无遗。
“当你的念力完全融入熔炉,再三确认没有遗漏的地方之后,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第二步——分解。”
“这个时候异常的考验自身的能力,一方面你要顾及到炉火和熔炉的操控,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念力将成品灵器一一分解,这比炼器第一步化形要难的多,你看仔细了,念力的操控需要无比的仔细,炉火的控制和熔炉的温度也要把握的异常精准,我们要在灵器完全化形之前,将其中的原始材料分解出来,出手要准,速度要快。”
随着修教授的讲解,林深通过神识看到了一副匪夷所思的画面,以前他只是将灵器和材料直接放进虎头鼎中化形和熔炼。
没想到在化形的这个环节中,还可以进行提炼,而且修教授还是同时提炼数十具枯骨,这种对念力的把控,林深又羡慕又自叹不如,内心直呼厉害,激动的手都有些发抖。
不想错过任何细节的林深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一具枯骨的身上,只见在念力的控制之下,熔炉的温度越来越高。
枯骨也随着熔浆的温度升高开始出现被腐蚀的情况,表面的杂质开始融化,有些地方已经能够看到骨精和骨髓。
这个步骤林深很熟悉,只要熔浆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数值,灵器就会开始一步步的,从最低级别的材料开始溶解。
只不过之前林深在炼器的时候都是直接化形,根本没在意这个过程中的变化。
现在看来,如同时间被放慢了百倍,枯骨的融化过程非常直接的展现在他的眼前。
“你应该知道这个过程的操作原理了,在分解的这一步,一定要求慢求稳,不可操之过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如同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把灵器的材质剥离出来。”
“在剥离材质的时候,时机一定要把握准,早一点,剥离不出来,晚一点,材料被溶解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材料将溶不容的时候,用念力将其包裹保护起来。”
“这部分的时间会很长,一定要有耐心。”
修教授一边讲解,一边准确无误的将枯骨所包含的各种材料纷纷剥离保护起来,整个过程持续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
这种细微到极致的操作看的林深在心里大呼过瘾,恨不得马上亲自实验一番。
等修教授完全剥离完材料之后,在熔浆之中清晰可见无数个念力形成的小气泡裹挟着大大小小的材料。
这时候修教授又开口道:“不要以为这就完成了,其实这才做完第一步。”
“很多会提炼术的人基本上做完这一步就算完成,实际上并不算完成,接下来的步骤才是最关键的。”
“提纯,是每个铸器师或者炼丹师都会做的事情,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提纯这道工序。”
“这时候你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不集合起来拿到外面单独提纯呢?”
“呵呵,这就是我这套方法的特殊之处。”
“在分解过程中提纯,和单独拿出来提纯,是有天壤之别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般人的提纯都是在外界单独提炼某一种单品类的材料,比如从矿石中提纯,它的难度相对来说,比从废料和成品中提纯要简单的多,因为它的杂质并不复杂,而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剥离出来的材料要复杂的多。”
“这个时候如果拿出来单独提炼,会增加好几道工序,而且还会影响到成品的质量,俗话说打铁要趁热,爬山得一鼓作气,否则就会出现意外。”
“现在的情况各方面条件都是最合适的状态,我们将其在熔浆里剥离和提纯能够保留最大的材料特性。”
“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将材料提纯后再融合,一气呵成,成品的品质会提升不少。”
林深仔细观察着材料提纯的过程,每一个单独的念力气泡中都有大小不一的材料。
这个时候完全要靠念力的操控,将熔浆引入气泡中,将材料包裹住,随后利用念力将材料中的杂质完全剔除。
这幅场景就像是水中有若干个气泡,气泡中又有一座小熔炉。
这等神乎其神的操作看的林深像是在做梦,如果只是操作一两个还算合理,修教授此时是在同时处理数以十万计的气泡。
若不是亲眼所见,任谁说给他听,林深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