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击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马熙的威风被扫地上了,脸黑了好多天。
刘玄知道,他老人家,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不差自己这点安慰。
一旦凑嘴过去,就要被他撕下一块肉来。
所以刘玄一直在等他,主动来找自己。
这样付出的代价会少一点,有空的时候,也出去找事做。
去攻打周边的流民军,夺回城池。
不然每天领取18万系统币,不花出去,心痒难耐。
只有花出去以后,变成了“万箭齐发”锦囊,变成了实打实的城池,才舒服了。
他的“万箭齐发”万箭齐发锦囊,和粮食发放,都是流民难以抵挡的攻击手段。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前后夺下了十七座小城池。
并把俘虏的流民,做了处理。
领头的杂牌将军,多半被定性为造反,砍了头。
只有少部分,在琅琊本地有势力的,司马熙力保,活了下来。
从人事的角度,给老丈人一个面子。
不能把他在琅琊郡的威信,全部打掉。
有一句谚语,叫做: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皇权不下乡,这是封建王朝的共识。
刘玄现在威风,但迟早要走的,为了长期的稳定,必须让司马熙接手琅琊的民政管理。
俘虏的流民,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
杀过琅琊人的,有血债的人,多半愿意北上,防止被报复。
而本地的,也怕东边5镇是龙潭虎穴,不敢北上。
几乎是泾渭分明的,分为了两拨人。
北境人归刘玄,去居庸城吃赈灾粮,给完颜胜男管。
琅琊本地的归司马熙,在他的带领下,恢复基本秩序,展开耕种或者是商业活动。
时间来到五月十五,琅琊郡内,就剩淄水城这一座坚城没有被攻破了。
其他区域已经稳定,有恢复经济的趋势。
尤其琅琊人善于经商,什么货物都能搞到。
积极的奔走往来,服务于南下的皇属军和刚刚经过战乱的东边5镇。
没人和钱过不去,即使琅琊刚被霍霍了,但生意照常做。
不同的是,刘玄让乐安、居庸、新曲关这些地方,收缴厘金。
来维持军队驻扎的庞大开支。
另外安排南下的皇属军进入雍州,让他们和西边6镇的皇属军合兵一处,拱卫京城。
两个方向上的皇属军,像一个大碗,把北境14镇托住,承接着北人南下的能量。
原先阻碍的琅琊西部,已经因为战事,烧成了一片焦土,对北境百姓失去了吸引力。
所以移民的过程里,没遇到什么阻力。
反倒是那十万银龙军,赈灾了6个月,替皇帝积攒了很多的声望。
北境的土地,因为人口增长和小冰期,已经养活不了6千万人了。
放弃靠近草原的土地,是合理的选择。
往南走,会有更多合适耕作的土地。
所以调令一来,北境的百姓就有三分之一,往京城靠。
由于人口众多,安置的就会粗糙。
可是刘玄分身乏术,也就只能听凭当地官员处理了。
他每天去喊两嗓子,让淄水城里的人投降。
没人回答,就放几轮箭雨。
局面就这么僵持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