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清风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许言几人离开怒晴县,直奔岳阳湖方向而去。
他此去,是为了寻找一个叫胡国华的点金先生。
要说这位胡国华,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但要说胡八一,大家肯定很熟悉。
后世胡八一凭借半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和王凯旋雪梨扬一起,天南地北闯过无数大墓,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也让摸金校尉的威名响彻中原。
这位点金先生胡国华,就是胡八一的爷爷,也是阴阳眼孙国辅的关门弟子,张三链子的徒孙。
他从孙国辅那儿继承了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残卷,之后又传给了胡八一,这才有了鬼吹灯的故事。
只不过,许言只记得胡国华住在岳阳湖畔,至于具体位置就不得而知了。
八百里岳阳湖,周边共有三府十一县,凭许言一个人,还真不一定能找到胡国华。
还好岳阳湖也在长沙府境内,是张启山的地盘。
于是,他直接给张启山拍了份电报。
不过短短几日,张启山就命人送来了胡国华的确切消息。
……
这一日!
杨柳依依,清风徐来。
许言牵着小起灵的手,走在湖岸堤坝上。
堤坝往南,是八百里浩浩荡荡的岳阳湖,往北则是一座座青砖绿瓦的江南建筑。
这里是湘阳县,胡国华的老家就在这。
走过一段长长的堤坝,能看到一座码头。
码头上人头攒动,热闹不凡。
距离码头几百米外,便是湘阳县的中轴大街,自东向西,横贯了整座县城。
湘阳是小县,人口不过区区十来万。
是以,刚离开热闹的码头,县里就多了三分冷清。
街面上的路人,带着三分江南特色的慵懒和遐逸。
黄占魁撇了眼街上来往的人,小声道:“言爷,张启山不会是忽悠人吧,咱们已经整整逛了三天湘阳了,哪有点金先生的影子!”
“不急!再等等!”
说话间,小起灵看到街边有捏泥人的,带着怒晴鸡好奇地凑了过去,看得聚精会神。
许言见状,便跟去过笑着对摊主道:“老板,泥人怎么卖?”
“三文钱一个,客官,给小少爷买一个吧。”
许言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三块大洋,抛给摊主道:“我全买了。”
民国时,货币制度混乱。
但老百姓最认可,同时购买力也最强的,依旧是大洋!
也就是后世俗称的袁大头!
这种货币含银量高,一块袁大头,就够买上百斤米,十多只鸡。
其他各地军阀政府,包括民国政府自己生产的法币,朝令夕改,通胀的厉害,老百姓吃了教训,自然对其没有信任度。
摊主手忙脚乱接过大洋,顿时眉开眼笑,一个劲的给许言作揖。
许言淡淡一笑,将摊上几十只泥人递给小起灵,转头问摊主道:“老板,再跟你打听个事儿……”
“你们这儿有没有出名的点金先生?”
“有哇!胡先生的点金术,在我们这是出了名的。客官若是家中需要迁坟祭祖,找胡先生准没错!”
许言和摊主所说的点金,其实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职业。
古人对祖宗坟茔看得极重,也笃信祖宗葬的好,子孙一定发。
于是就诞生了点金先生这一职业,说白了就是帮富贵人家挑选墓地的风水先生。
只是为讨彩头,寓意点中金银财宝,才被百姓称作点金先生。
胡国华虽继承了孙国辅的衣钵,是正宗的摸金校尉传人。
但他的性格和孙国辅差不多,宁愿当个点金先生,也不愿意干挖坟掘墓的事儿。
许言闻声心下微喜,急忙追问:“到哪才能找到这位胡先生呢?”
说话间,他顺手又取出一块大洋,作为咨询费。
不过那捏泥人的摊主倒是很有原则,坚决不肯要。
“嗨,这点小事哪能收客官的钱。胡先生是我邻居,家住城南十里坡,他每隔三五天,会到街面上支个算卦的摊子!”
“不过客官你来的不巧,这段时间胡先生的儿子生了病,他在家照顾孩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街面上了。”
许言听到这话,恍然大悟,难怪他在街上守了几天,也没见到胡国华的影子,问路人也是语焉不详。
泥人摊主说着,又热情道:“正好我也要收摊了,我带客官去胡先生家中如何?”
“那就麻烦老板了!”许言拱了拱手。
“不麻烦,顺路的事儿。”
泥人摊主说着,麻利的收好摊子,带着许言一行人来到城南十里坡。
就像是摊主说的那样,十里坡位置偏僻,往南再走几百步就是一片墓地。
所以这里的房子格外便宜,却一直没什么住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