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啦!”苏衡一骨噜爬起来,确定小信都烧了,大信都在空间,安全又有保障,这才出了空间打开药舍门,“你们这是怎么了?”
赵小胖和铜钱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衡哥,苏大伯和苏二伯有没有想我们?有没有给我们带些什么回来?”
苏衡一拍大腿,向他俩招了招手:“走,去马厩取礼物!”
“真的?有礼物?”铜钱更加激动。
赵小胖刚要嗷一嗓子,忽然发现周围有巡视的军士,立刻住了口,只是默默跟在苏衡身后。
到了马厩,苏衡掀开马车的轿帘,从里面往外面扔包袱,边扔边说,:“小胖,有没有点力气?”
小胖左手拿完右手拿,直到完全没有余地,这才心情意足地回到药舍。
铜钱也是大包小包,跑前跑后。
两人围坐在书案上,边吃栗子酥,一边对苏衡问个不停:
“衡哥,你什么时候再下山?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
“衡哥,这栗子酥真是太好吃了。”铜钱吃完整块栗子酥,又把手指上沾的碎渣都舔干净。
“我也不知道,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多半就是明年三月了。”苏衡也知道他俩的孩子性情,身为衡哥除了包容还能做什么呢?”
“衡哥,走,跟我去机关房,这些日子我按图做出了好些东西,”赵小胖一脸骄傲,自信心爆棚。
“行,我去看看,走。”苏衡立刻跟上。
“等一下,我也去。”铜钱把书案上的食盒都收好,一溜小跑地跟着。
他们走进机关房,只见里面有一个不小的东西被粗布盖着,只看形状根本猜不出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稿子丢了,重码了一遍,嘤嘤嘤……
第122章 险路克星
赵先机也不卖关子, 直接掀了粗布,对着苏衡显宝:“衡哥,你看!”
苏衡眼前一亮。
这是一座缩小版的木结构平桥, 桥的基底看起来有些眼熟, 而且从桥的安装来看, 还可以拆卸, 苏衡看着看着脱口而出:“这是打算铺在龟背雪路上的平桥?”
“对!”赵先机两眼放光地打开了话匣子,“营地里有兄弟会做泥塑,整个底座都是他做的;我画的草图,木桥是李木匠手工打磨的;这些树啊花啊草啊, 会捏面人儿的弟兄做的……做的时候我们可开心了!”
苏衡打量着堪称精美的缩小版平桥, 暗暗感叹,坠鹰峰营地的军士们人才真多。
“衡哥,你看,这座桥只要四个支点就可以支撑, 铺起来也很快, 用料不算多,但支撑力很够……”赵小胖边说边演示,“拆卸起来也很方便。”
“刘大人的算数最好, 他仔细演算过好几遍了, 这座平桥所有的木料和机关卡扣,最多四辆马车或者牛车都可以装得下, 随装随拆,可方便了!”
“厉害呀!”苏衡听得认真, 夸得更认真, 然后琢磨着, “这些实地做起来, 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吧?还要量所有的尺寸和数据。”
“嗯,”赵先机点了点头,“尺寸和数据都量完了,可是只有我们一个营地做,人钱和物都很勉强,所以刘大人正在想法子。”
正在这时,刘钊和陈牛一起走进来,刚好把这些都听全了。
刘钊拍了拍苏衡的肩膀:“我已经让郑鹰给鹿鸣涧发信了,如果他们能加入,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下。”
“……”苏衡想到比坠鹰峰还穷的鹿鸣涧营地,根本不抱希望。
刘钊看出了苏衡的鄙夷,解释道:“鹿鸣涧的能工巧匠更多,营地附近的树木也更多,如果他们愿意合作,我们连木材钱都省了。”
苏衡不由自主地想到鹿鸣涧营地里大大小小的树屋,以及连接树屋的树上栈道,确实做得既坚固又巧妙,立刻表示:“那就等他们的消息。”
刘钊提议两个营地合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陆百川同时有武将的耿直和书生的清高,要不是实在难以支撑,绝对不会向坠鹰峰求援。
苏衡奔袭鹿鸣涧、找到病源救治病患,出了诸多药材并没有索要出诊费,对陆百川来说是天大的恩情,不是一份医彰书就能还得清的,所以刘钊提出这个共赢的合作方案,他才有可能同意。
陆百川这个人只要同意,必会竭尽全力。
刘钊自己都没想到,与陆百川的合作契机,竟然会是一名军医,毕竟苏衡以前的军医都是微不足道的,完全不顶事。
“他们何时会给消息?”苏衡回营的路上,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寒意,山上冷得更快,按苏伯说的,山上十月就有可能会下雪,下雪后必定会上冻,留给他们的工期只有一个月。
“慢则四五日,快则一两日,”刘钊有七成把握,“我们已经准备了一部分物品。”
苏衡点了点头,合两营之力,有希望在下雪前完工。
“走,到处看看。”刘钊示意苏衡跟上。
苏衡有些诧异,刘大人卖什么关子呢?
出了机关房没多久,苏衡就看到两队军士在鱼池那边忙得热□□天。
赵小胖抢着解释:“衡哥,你看,我们把山泉水引过来了,池塘里还种了水草,不用上山抓鱼了。”
忙活的军士们齐刷刷地向苏衡挥了挥手。
苏衡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赵小胖继续解释:“刘大人说,现在边境暂时安稳,我们受的苦遭的罪,不要让后来的兄弟们再受一遍。趁着冬天来以前,把坠鹰峰营地改造得更舒适一些。”
“厉害!”苏衡确实佩服,坠鹰峰营地的军士们敢想又敢做。
“衡哥,你看那边!”铜钱向苏衡示意。
苏衡又看到一队军士浑身包裹得很严实在锄草,连根拔起不说,还在松土洒药:“这是做什么?”
铜钱嘿嘿一笑:“要在下雪下冻前,把营地附近的野草都锄尽了,等明年开春的时候把下山采买的果实种子都种上,以后就能吃上新鲜的果子了。”
苏衡第一次在大邺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的场面,既新鲜又有点莫名其妙的感动,他为军士们着想,军士们为他所想为他而做,最终是大家互惠互利的双赢。
不知不觉走进食堂,苏衡觉得越来越整洁干净,到厨房一看,墙上挂着他写过的所有食单,春季夏季的,还有病号餐的,都写在大木牌上,整整齐齐地挂了两面墙。
铜钱乐呵呵地解释:“木牌是兄弟们做的,字是刘钊大人写刻的。”
刘钊和苏衡相视一笑:“你说的,预防比治病更省钱更重要,这些苏家食疗方子贵重得很,纸张不易保存,我就这样做了。”
“刘大人分明是位儒将之才。”苏衡夸人不遗余力。
刘钊笑得释怀又清醒:“区区百夫长而已,哪敢称儒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