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啪!”
王承柱一把把手里的碗筷拍在桌上。
王巧英这憨憨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茫然的抬头看着突然发火的王承柱,有点懵,不明白吃着饭好好的他为什么又发火。
翟秀芳一脸纠结的想要张嘴去劝。
可她还没开口。
王承柱早开口骂道:“怎么?怕老子下毒?老子想弄死你个臭小子,还不用这么麻烦!”
说着王承柱又拿起碗筷,每样菜又夹了点。
只是在夹炒鸡蛋的时候,顿了顿后,夹了一些配料到自己碗里,他还是有些舍不得吃碗里的鸡蛋。
接着全都扒进了嘴里。
又把碗筷重重一放:“看见了没有?没毒!”
王承柱是老江湖,曹建川同样也是老江湖,他连忙尴尬的赔笑了两声,开口解释道。
“呵呵,爸,误会,误会,只是今天我犯了点错,再吃这么好,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绝对不是怀疑您老下毒。”
曹建川这话,总算让王承柱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孩他爸,建川怎么会那么想?”翟秀芳开口帮忙给了双方一个台阶。
“让你吃就吃,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发现是自己误会的王承柱拿起碗扒了口饭,含糊的说了一句。
“建川,你多吃点,这些泥鳅和青蛙是爱国带着勇仔他们在田里抓到的。”
翟秀芳忙帮曹建川夹了几筷子的好菜。
王爱国是曹建川的侄子们和侄孙那一辈的孩子。
王承柱在四十多岁才有了王巧英。
曹建川年纪最大的大舅哥,差不多大了曹建川整整一轮,如今的年纪也到了43多岁。
那时农村结婚早,曹建川一些侄子辈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
曹建川年纪轻轻的已经是姑爷爷一辈,算是村里辈分比较高的一批人之一。
农村的孩子,从小都是田间地头乱跑的。
盘泥鳅,抓青蛙,抓蚂蚱什么的,都是基本的日常操作。
平常孩子们抓的多的话,家里的大人会让家里的孩子送过来一些孝敬王承柱。
跟着老两口混饭吃的曹建川和王巧英也能占占便宜。
又闷头吃了一阵子饭。
见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尴尬。
曹建川想了想,还是把自己先前考虑的问题说了出来。
他现在是真的不确定自己的重生是临时性的还是永久的。
“爸,关于这次返城的名额……”
“怎么?你又想说什么?”王承柱警惕的问道。
饭桌上的母女俩也停下了手里吃饭的动作,同样紧张的看着曹建川。
“我是这么想的。”曹建川落落大方的开口说道:“首先,名额要不就给我们自己人,你老在我们家里找两个二十岁左右机灵点的本家人去,别便宜了别人。”
听到曹建川这么说,一家人放下了心,只要不是曹建川说自己回去就行。
“这么干,怕会被人说闲话吧?”他有些犹豫,他的脸面还比较薄。
对于自家那些小一辈是什么水平,王承柱心里还是有底的。
可没几个是读书的料。
王家这个年纪段的年轻人,学识什么的基本上,也就勉强是认识几个字的地步,其他的就别想了。
他并不知道这事其实很多地方,很多大队的大队长都干过好多次了。
二十岁年纪的人,在经过那段特殊岁月的时候,刚好是10岁左右,也就是学习的时候。
可因为种种原因,这批人压根就没怎么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好学习。
天天都是开会,或者各种活动。
这点在农村更盛。
而农村不注重学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师资力量不行。
那时老师的地位并不高,工资相比起工人来说的话,低的甚至会差上一倍。
一直到了82年以后。
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才一年比一年加强,因此在82年之前很多教师都纷纷托各种关系,转行进了工厂。
而对比起那些下乡的知青。
有些上进的知青,会在晚上组织学习交流会,很多人都想表现的比其他人优秀,从而得到推荐工作或者读大学的名额。
“没事,让他们说好了,说说又不会掉块肉,实在不行……”曹建川考虑了一下,转头看向王巧英开口接着说道:“就让巧英去!”
曹建川打算让王巧英进城,从而避免她被野兽袭击的悲剧。
“我?不行!不行,我可不会……”王巧英吓得连忙摆手拒绝。
王承柱抬头看向了自己女儿,眼中带着些犹豫。
王巧英作为大队的会计,水平还是有的。
最终王承柱还是摇了摇头:“你说的不现实,这次推荐的人选上面要求必须是你们临海市的知青,既然你说了首先,那就有其次,其次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