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35章 徭役【1 / 1】

灵灵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氏听到自家多了十亩地,连说了几句阿弥陀佛,“老天保佑,咱们家可算是有地了,要是你爹在天有灵,看到你们置办了地,也会高兴的。”

“娘,咱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对,对。”何氏已笑得只见牙不见眼了,“幸亏这地买得挨着你兆兴叔,到时你们可得好好地跟着他学种地。”

“学,明日我就和二弟去地里好好地学。”

“咱们农家人还是家中有地种踏实,虽说做点小生意收入也不少,可以后你三弟要是走科举这条路,还是种地更稳妥一些。”

“娘,您知道的还挺多。”

“那是,这可是你爹在世时,告诉我的。”

娘三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来了田善宏的牛车旁。

田善宏看到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还挺惊讶,“不忙?”

田善明便把卖摊子的事给他说了说,免得以后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事,反而显得有些不好。

田善宏长叹一口气,“咱们农家人想做点生意当真是不容易。”

田善明只是勉强一笑,也没再说什么。

何氏和田善庆对于能够回家,心里还是有些兴奋的,一路上眼睛都不够用的,好像就和多年没有回家一般,看哪里都觉得稀奇。

三个人到家时,贾汐汐正在犹豫做不做晚饭,要做几个人的晚饭,见着他们三人时,她也高兴地转起了圈圈。

何氏上前拉住了她的手,仔细看了看,“瘦了。”

贾汐汐哈哈大笑起来,“娘,昨日咱们才见的面,这才一日我就能瘦了。”

何氏难为情地笑了笑,“昨日我想说这话来着,一直没有机会。”

田善明打断了她们婆媳这般没有营养的谈话,“想一想今天晚上吃什么,我去做饭。”

“随便。”两个人同时说出了这话,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吃了一顿随便的晚饭,一家人便去歇息了。

一夜好眠。

第二日,田善明和田善庆便早早地起了床。

两个人在院子里清理着鸡和兔的粪便,那味道直接把贾汐汐熏醒了。

田善明看着睡意朦胧的贾汐汐,连忙解释,“我和二弟很快就能清理完,这可是上地的好肥料,一会儿我和二弟就运到地里。”

贾汐汐点了点头。

那边何氏也起了床,她进厨房给大家做的早饭,贾汐汐实在受不了院子里的味道,便躲在了屋子里。

等到他们兄弟两人收拾干净,她才去厨房,原本是想和何氏搭把手的,结果何氏已做好了饭。

吃过早饭,田善庆便拿出了吃食摊子的账本,以及他们这段时日挣得银子,交给贾汐汐。

贾汐汐只是翻了翻账本,检查了检查田善庆这账本做得如何?

至于挣得银子,她早就和田善明商议好了,田善庆出力最多,这银子本就属于他。

结果田善庆说什么也不要这银子。

贾汐汐着急了,“你这人怎么那么犟,这可是你的媳妇本。”

田善庆的脸变得通红,“我还小,咱们家中需要银子,我不能要,这家中本就是大嫂当家,您看着是置地还是什么的,反正我不要。”

说完这话,他呲溜一下便跑走了,留下了账本和银子。

这孩子这么懂事,贾汐汐感动了。

何氏也在一旁劝着她,“你二弟他懂什么,你就收起来吧!”

既然何氏发了话,贾汐汐便收了起来。

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些银子就是她记账的话,也当作是田善庆攒的媳妇本吧!

田善明和田善庆一起把家中的小推车支好,准备把这些上好地肥料运到地里。

他们刚把小推车推出院子,就听到街上敲锣打鼓的声音。

田善明仔细地听着,“这是大伯的声音,让每家每户出个人去村子口集合,说是有事要说。”

“难道出了什么事?”何氏焦虑地问道,“这好日子才过了几天,不会有什么事吧?”

田善明安慰了她两句,“咱们刚交了赋税,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一会儿我去听一听,这活可以留到下午干。”

田善庆也要跟着去,田善明也没说不让,反正孩子早晚都要长大,一直在他的羽翼下,反而不好。

村子里的人听到通知后,都快速来到了村子口。

农家人家里有干不完的活,都恨不得快点把事说完,赶紧走人。

村子口站了几个身上带刀的官差,原本闹轰轰的人群,看到那几个人后,也都识相地闭了嘴巴。

等到人来得差不多了,田兆初这才回头对站着的中间那位官差说了几句话,那人点了点头,便上前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其实人群中早就安静了,只不过这是那人习惯动作而已。

“今日把大家叫来,主要是因为一事,朝廷已向咱们县下了通知,让每家每户出一人服徭役,知县大人特意命我负责此事。服徭役的规矩大家应该都懂,只要家中有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均需服徭役,每户不少于一人。如果家中适龄的男子多,可以多上一人,当然朝廷是有奖励的。对于因为身体原因,或者是其他原因不服徭役的人家,每人要拿出十两银子,并且有里正做担保,才可免去徭役。”

那个官差一口气说了这些,村子里的人听到十两银子,都叹了一口气,这徭役怕是非服不可了。

谁家能拿出那么多的银子。

人群开始躁动,田兆初再次挥了挥手,“县里给了咱们三日的时间,三日后家中服徭役的人员,还是来这里集合,到时一起去县里。每家每户的花名册,我这里都有,还是那句话,对于这事,大家都不要有什么侥幸的心态,到了年龄该服徭役的就要服徭役。”

大周国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强制老百姓服过徭役了,以往都鼓励大家,有适龄的男子愿意去军中的就去军中效力,朝廷还有奖励。

难道出了什么事?

可是农家人知道的消息也是有限,甚至有此事到了他们耳中,已经发生了许久了。

众人也只有叹气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