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缘心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翎璐吃过早餐,就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白若霜缝制衣服,小小的衣衫看上去特别讨喜,尤其是她手中那个红色的小肚兜,上面绣着鲤鱼戏水,栩栩如生。她不禁感慨古人的手艺,真的是精湛!
虽然她也是一个正宗的“古人”,但她从小被师父带去了21世纪生活,于她而言,那边才是她成长的地方。
白若霜抬头的瞬间,正看到她怔怔地看着自己手中的肚兜,心想:赵姑娘莫不是想要?
突然,她柔声问道:“赵姑娘,你的家人呢?”
赵翎璐回过神来,“他们在家里。”
“这样呀,那你怎么不回去找他们?”其实她想说,有家人就回去找家人,别去报仇了,姑娘家平安就好,别太执拗了。但她们毕竟不熟,有些话她不适合说。
赵翎璐想着她的家人,寡淡的眼神中染上了一丝柔和,就连声音也变得轻柔了许多,“他们什么都好,就是希望我早日嫁人,唉!”
想着从小就订下的婚约,赵翎璐就头疼了。
只知道自己从小就与上秦国某个世子订了亲,至于谁,她从来没有去关注过,她一直是想着只要自己不回来,就不用去履行那劳什子的婚约!
人算不如师父算呀,那老太婆直接一脚将她踹回来了!
她还可以再挣扎一下的,还可以再反抗的!
她这么宽慰自己,大不了自己上门去找那什么世子退婚就是了,把自己搞得恶毒一点,总不会有人喜欢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当妻子吧?
原来赵姑娘是为了逃婚呀。白若霜有些同情地看着她,一定是对方长得特别丑,家境又不好,赵姑娘才会拒绝的。
也是,以赵姑娘这样绝色的容颜,别说嫁给普通人家当妻子了,就是达官贵人,也争着抢着求娶吧?
她突然有些好奇,她的家人给她安排的是什么样的人?
“你家人想让你嫁给什么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干脆一边做衣服,一边扯家常吧,她都好久没有这么舒心过。
“什么人呀?”赵翎璐面露尴尬之色,“我也不知道,我没问。”
白若霜:“……”
竟然这么不走心的吗?
“其实也不算完全不知道,就是只听了一点,因为不喜欢,就没有深入了解。对方家境吧……算是很好的了,”世子能不好吗?“至于人呀,还真不知道,小时候好像见过一面,长得应该也不错,至于长大以后会不会长歪就不好说了。”
现在不是也有许多星二代小时候挺可爱的,长大了就歪了吗?
所以她对这个未婚夫还真不抱太大希望。
白若霜嘴角抽了抽,彻底无语了。她总结出来的就是赵姑娘的对象家境不错,另外一个应该他们就是娃娃亲。
“你独自一人在外,家人都不担心吗?”白若霜问。一个姑娘家家的,独自在外真的很危险,尤其她又长得这般惹眼,很容易被坏人盯上。
赵翎璐嗤笑,“他们应该担心那些遇上我的人。”
白若霜嘴角猛抽:“……”自己算不算那个应该被担心之人?
看出她的囧样,赵翎璐笑弯了眼,“放心吧,我不会对你们怎样。”
白若霜想想也是,自己家徒四壁,她能图她什么?反而是他们占了她的便宜,她又为自己相公看病,还给了十两银子给她。
“对了,我帮你问了我们村一位大哥,他之前是给大户人家当马夫的,但半年前不小心摔断了腿,被人家辞退了,现在在给人家做点临工,这两天刚好给人送东西去隔壁城,过两天才能回来。”白若霜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给赵翎璐听。
“好。”只要能赶马车就行,她可懒得骑马,自己赶马车就更不用说了,坐惯了汽车,哪有精力和体力赶马车!
“李大哥家里就一个老母亲,靠他做工度日,我听说李大哥还会有点拳脚功夫,早年本想去参军的,就是不放心母亲,才去给人家当马夫的。”
赵翎璐点头,“行,就他吧。”
两人正说话着,就见一个老妪走了过来,一身粗布衫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她提着一个小竹篮,慢慢地走进院子,笑着打招呼:“冷家媳妇。”
白若霜闻言抬头,一看来人赶紧起身,欲要上前,“李大娘,您来了。”
“哎哟,你坐着,坐着,别起来,身子重,坐着就好。”李大娘一见她起身,赶紧阻止。
说话间,李大娘已经走至她身边,将手上的小竹篮放在桌子上,“哎哟你家来客人了,我都不知道,打扰贵客了。”李大娘看向赵翎璐,从她身上的衣服就能看出她出身不凡,长得又水灵,心里猜测着这位该不会就是白若霜跟自己提的那位神医,要找自家儿子赶车的人?
赵翎璐微微颔首,“大娘你好,”她淡淡地打招呼。她向来对陌生人都是保持一种淡漠疏离的距离,鲜少会对人过于热情,更多时候都随性。
“好,好,姑娘您好。”李大娘客气地笑着。
白若霜请李大娘坐下后才笑着介绍起来,“赵姑娘,李大娘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李大哥的母亲。”她又给李大娘说清楚赵翎璐要找人赶马车的事。
双方相互认识后,赵翎璐就不再说话了,从包包里取出一本医书,安静地在一旁看了起来。
白若霜和李大娘压低声音在说话,怕打扰了她。很快,李大娘就告辞了,硬是留下几个鸡蛋给白若霜夫妇补身子。
李大娘走后,赵翎璐打量着冷家,真的是一穷二白,也不知道他们是靠什么生活的。
“你相公是秀才?”她昨晚注意了,家里要是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屋子里那一家子的书。
白若霜想到自己的相公,眼眶红了红,点点头,“是,可惜,他都病了三个月,如今距离科考也就一个多月,怕是来不及了。”最重要是他们没钱了,生活都艰难,又如何考科举呢?
“如果本身功底好,一个多月还是可以的。你们平日靠什么维持生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