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布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61、发财梦断
在乔福林的精心照料下,第一茬大棚黑木耳开始采摘了,它们比大地的黑木耳提前20多天成熟。其实这两个多月,乔福林不仅白黑长在大棚里,而且把这里当成了“军事重地”,平时除了几个技术人员外,基本不允许其他人走进大棚。他这样做,倒不是出于保密,而是他担心大棚里的木耳娇贵,怕外人带进去杂菌。
采摘这一天,十几个民工穿着消过毒的白色大褂进入大棚的时候,简直惊呆了。一串串白色菌袋被黑嘟嘟的木耳包裹着,像一座黑色森林。这里的黑木耳又黑又亮,干干净净,不像地栽的那些木耳暴露在野外,风吹雨淋的沾染些尘埃、沙粒。
吴雅娟也来了,看到如此好品质的黑木耳,她不禁喜出望外,当即拍板,乔福林15万袋黑木耳出产的干品,她全部包圆。
乔福林揶揄道:“那可不行啊吴总,最多我给你5万袋的干品,其他那些都被人家订购了。”不知咋的,也许是受到吴雅娟情绪的感染,每次只要和她在一起就觉得很快乐,就想跟她说笑。
吴雅娟知她开玩笑,就配合他“演戏”,说:“那好啊,如果你这样背信弃义,那咱们就法庭上见吧。”
一些耳农闻讯前来参观,弄得菌棚里拥挤不堪。乔福林看看外面艳阳高照,已经到了通风的时间,便让赵毅带人把塑料棚掀开,这样大家不用进入大棚也能看见里面的情形。耳农们啧啧称赞,纷纷向乔福林竖起大拇指。有些人说,乔福林就是不一般,干啥都比别人先一步,棋高一着,佩服。有人则悄悄打听搭建大棚成本,打算明年也弄几万袋试试。
就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佟林心里的小算盘快速地拨打了一遍,他想这么多人明年要搞大棚木耳,木桩、竹竿和塑料膜的需求量一定很大,何不趁此赚上一笔呢。他的菌需物资经销公司营业执照,在侯宝山帮助下已经申请下来,在大榆树旁边租下来的两个老房子(原来的主人已经在新村规划区建起了彩钢瓦房),加上两个院子有一亩多地,多少木桩竹竿都能装得下,于是他心里窃喜起来,说乔福林啊乔福林,虽然我打心里嫉恨你总跟徐莲蝶黏黏糊糊,不清不白,但其实我还真不得不佩服你、感激你,如果没有你当初带领大家搞黑木耳,我也不能卖菌需物资发财,而今你又搞起了大棚吊袋木耳,老子赚钱的机会又来了。
佟林悄悄退出人群,快步走过吊桥,回到家把银行卡找出来。但他的兴奋很快就灰飞烟灭,面对着银行卡他傻眼了。他这才想起钱都压在锯末子上了,银行卡里只剩下几百块钱,他没本钱了。他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但他心有不甘,他想我决不能眼看着发财的机会就这么溜走,老子得搏一把。于是他走进母亲房间。佟凤凤正在整理传统萨满唱词,前段时间县文化馆馆长带人找到她,说她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请她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萨满的老东西都写出来,说整理后要给她出书。佟凤凤非常激动,颤声说:“这不是封建迷信了,不是糟粕了?”
馆长说:“不是,是正宗的文化遗产,是宝贝呢,您就放心大胆地弄吧,国家现在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们要对您和萨满文化予以保护呢。”
佟凤凤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祖上传下来的萨满文化,突然间就成了宝贝,而且还要发扬传承下去,一下热血澎湃,不分白天黑夜地趴在饭桌上写回忆文章。
佟林说:“我要做一笔大买卖,妈,你把存款借我用用,到时赚了钱给你利息。”
佟凤凤摘下老花镜,眯缝眼睛看了儿子半天,一丝嘲讽的笑从眼里闪现出来,说:“拉倒吧,我看你还是本本分分地卖你的锯末子比啥都好,稳稳当当的,别净想着投机取巧挣俏钱。”
佟林没想到会被母亲看穿心事,便有些不耐烦起来,“你咋那么多话呢,赶紧把钱给我,我好去进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晚了就赚不到钱了。”
佟凤凤没搭理他,戴上老花镜说:“没钱,我哪有钱供你祸祸。”说完她趴在桌子上继续写文章。
佟林想想也是,这些年自己吊儿郎当混日子,没给过母亲一分钱,她哪来的存款啊,于是嘟嘟囔囔出了院门。
但佟林不甘心,他在村子转悠半天,不觉来到徐锡坤家。徐锡坤去观音岭放羊了,只有徐莲蝶坐在屋子里看书。佟林进屋,堆上讨好的笑脸,叫了声莲蝶。
徐莲蝶本能地站起来,身体像见了魔鬼似的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警觉地问:“你,你来干什么?”
佟林拉了把椅子坐下,说:“我老丈人家,我来还犯法吗?”
这家伙竟然“贼心”不死,厚颜无耻地拉把椅子坐下了,徐莲蝶就有些恼怒,说:“人有脸树有皮,佟林你要点脸好不好,咋那么不知羞耻呢。”
佟林见她恼了,想起找她的目的,担心她万一真生气就很难办,站起来说:“你别老把我往坏处想,我来找你是谈正事的。”
徐莲蝶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不屑地说:“少往自己脸上贴金,还正事,你能有啥正事?”
佟林得意地笑了,说:“这可是一本万利的正事。”
“有屁快放,少啰嗦!”徐莲蝶把书放在炕上,站起来欲走,摆明不想继续与他交谈的架势。
佟林见状也不嬉皮笑脸了,收起笑容说:“是这样,我想去南方订购一批竹竿和塑料膜,缺点资金,你借我点呗。”
徐莲蝶歪头瞅着他,又把脑袋朝另一边歪头瞅了一会儿,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的笑,“是不是看人家扣塑料大棚挣钱了,你想进竹竿哄抬物价?”
佟林说:“那你可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我问了一下乔福林,他在林阳镇买的竹竿和塑料膜价格不低,你想啊,明年咱村和附近村屯肯定会有不少人家学乔福林,建大棚搞吊袋木耳,肯定不老少吧,那我按林阳镇的价格卖给他们,还送货上门,省去他们的路费,节约了时间,你说他们买不买?”
徐莲蝶想想也是,还别说,这小子脑瓜子开始转筋了。但她不想跟他有瓜葛,板起面孔说:“赚不赚钱是你的事,跟我没有一毛钱关系,你也别找我借钱,我没钱。”
佟林说:“这你就不对了,我这也是为了柞树村的耳农着想,是为了惠农啊。再说了,即使你不看在咱俩夫妻的份儿上,总得看在儿子的份儿上吧,大鹏眼瞅着上大学二年级了,两三年后就要找工作,然后要找媳妇结婚,你以为在大城市买房像吹气球啊,那是需要许多真金白银的。唉,要我说你这当妈的啊,一点也不称职,一点也不为自己儿子着想,真是的,愁人。”
徐莲蝶被他说得哑口无言,人家说得有道理啊,是为了方便柞树村广大耳农,是为了儿子将来的幸福生活啊。但她最后还是没有答应借钱给他,说:“我没钱,你去银行贷款吧。”
佟林狡黠地嘿嘿笑了,“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谁不知道你徐莲蝶啊,农民发明家,建了两个木耳机械加工厂,挣了多少钱啊!麻袋都装不下吧?小富婆啊你,还糊弄我,没钱?你要是没钱,率宾河水都得干了。”
“滚!”徐莲蝶见他越说越下道,不由得柳眉倒竖,“那些钱你就别惦记了,我都给儿子存起来了,是死期,压根就没你的份儿,赶紧想别的办法去吧。”
佟林听她这么说,知道她确实有钱,就说:“银行贷款要走程序,等贷款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早让别人占了先机。再说了,你给儿子存钱,我给儿子挣钱,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目标都是一个啊,莲蝶,我求求你了,看在儿子面上,把钱借给我吧。”
徐莲蝶说:“不借就是不借,说破天也没用。”说完她向门口走去,想尽快摆脱这个“噩梦”。
佟林看着她的背影,大声说:“那好吧,看来我只好找去观音岭找老丈人了,为了他外孙,他总不能不借钱给我吧?”
已经走到外屋地的徐莲蝶没想到他会来这一手,就停住脚步回头怒视着他,一时没了主意,因为她不知道父亲能不能在他的“正当”理由下,借钱给他。唉,遇上这么个难缠鬼,这辈子都是自己的不幸!没办法,她最终借给他15万块钱。
看起来真是赚钱心切,当天晚上,佟林就揣着徐莲蝶的15万块钱,坐上了开往南方的火车。为了庆祝自己即将到手的利润,他买了一些熟食,几瓶啤酒,在卧铺车厢的小桌前滋润地喝起小酒来,喝高兴了,他还哼唱起了二人转。但人算不如天算,佟林高兴得太早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危机正像窗外浓重的夜色一样,悄无声息地朝他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