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烟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妈妈又是避重就轻,又是做小伏低,还不忘再三保证,春喜听完后,只是在心中冷笑。
这个张妈妈平日里就爱偷懒,她早就看她不顺眼了。
“张妈妈,老太太素来对少爷院子的事看得紧,就是担心底下的人偷懒,这不,今日一早就打发我过来取,你若真是有心,少爷院子的事,就不会交给其他人了。”
“这事,倘若老太太问起来,我也只能如实相告。新来的不懂事,可张妈妈已是府里的老人了,府里的那点规矩,早该知道了。今日我替你回了老太太,下回若是还有,我还怎么在老太太身边当差。”
张妈妈见春喜是不打算就此作罢,只能自怨倒霉,面上又赔尽了笑脸。
“不会有下回了,哪敢还有下回,这一回,是我的错,日后真有其他事,我定会先告诉姑娘你,再听你的安排,肯定不会错。”
春喜见张妈妈的态度也算诚恳,不想当面与她撕破了脸,点点头。
“那好吧,赶紧做几样少爷爱吃的糕点,再配些爽口的小菜,我一会儿过来取。”
张妈妈见春喜松了口,心头一松,脸上的笑意也真诚了几分。
“好,好,我这就去准备,保证都是少爷平日里爱吃的,一会儿还麻烦姑娘亲自跑一趟。”
春喜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这两人一来一往的,望舒在一旁听得一清二楚,对春喜替自己解围一事心存感激之余,更是佩服春喜的能干,刚才那些话,换作她,只怕连话都接不住。
春喜刚出院子,就听见张妈妈在吼,“望舒,你听不懂是不是?快去生火,一会儿耽误了事,看老太太怎么罚你。”
望舒?
春喜想了想,这名字绝对是少爷取的,也就他喜欢给下人取些拗口的名字,什么水谷,驼云,光是听,就让人头脑发晕。
糕点做好后,很快就被春喜派人过来取走了。
张妈妈见自己躲过一劫,庆幸之余,见望舒一夜没有睡好,就让她下去歇着了。
备好的糕点和小菜直接被送到了陈老太太的松柏院。
谢懋今日在陈老太太的院子里用早膳。
当春喜将厨房的糕点和爽口的小菜端上桌子时,陈老太太就皱起了眉头。
“今日怎么会是这些?”
谢懋平日里的饮食起居,陈老太太都会仔细过问。
当年谢懋的父亲被谢懋祖父的小妾下毒,伤了身子后,陈老太太害怕此事再次重演,对谢懋的饮食起居,从来都是放在首位。
“新来的下人将粥给熬糊了,奴婢见来不及了,就让张妈妈重新做了几样少爷爱吃的糕点。”
春喜摆放好碟子后,就站在陈老太太的身后。
“我记得这事一直是张妈妈负责的,”陈老太太很快抓住了话里的重点,“这粥煮起来麻烦,需要熬一整晚,张妈妈的确是岁数大了,熬不了夜,往后熬粥这样的活儿就不必交给她了,春喜,回头看看府里还有哪些清闲点的活儿,把张妈妈安排过去就是。”
这是变相的将张妈妈赶出厨房了。
春喜觉得她并不冤枉。
厨房是个油水多的地方,张妈妈不敢把手伸向两位主子,可底下的下人却遭了殃,入口的青菜不是老了,就是饭菜里面的肉少得可怜。每回外面的人送菜过来时,她还能两头捞好处。
这些事,春喜早有耳闻,只是张妈妈此人圆滑,她一直抓不到把柄,这回若不是那个新来的下人把事情搞砸了,她也不会有此机会。
一旁谢懋听到春喜提到新来的下人时,稍稍顿了一下,心里有了一番思量。
陈老太太为了不影响他读书,府里的事大多数都是自己和春喜在打理,这段日子她生病了,才慢慢教了他一些。
谢懋并非读死书之人,他总认为后宅安宁很重要,平日里虽不插手府里的事,但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张妈妈的丈夫酗酒,喝醉后,就在家里躺着,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张妈妈一人在操劳。
她的儿子是个赌鬼,每回输了钱,就找张妈妈要,张妈妈不给,他就想办法四处借,张妈妈每月的月钱全被拿去给他还债了。
这些都是他听水谷和驼云说的。
张妈妈没了这份差事,心里定会不好受,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谢懋见陈老太太并未再多说,继续默默用着早膳,心里却盘算着如何将恩人一事告诉陈老太太。
用完早膳,祖孙二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后,谢懋就出门去了书堂,
春喜办事也利索,望舒睡了一觉醒来后,就得知张妈妈被调去守后门了,以后给少爷熬粥的活儿落到了她的头上。
对她而言,做什么都一样,只是这在旁人看来,是她抢走了张妈妈的活儿,张妈妈也会以为是她在背后捣鬼。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份好差事。
这份粥,每半月煮一回,谁负责守炉子,每月月钱就会多出二十枚铜钱,二十枚铜钱不算太多,但一个月只有两回,又不累,一堆人抢着做,张妈妈也是凭借自己是府里的老人,才得到这份差事的。
一下子落到了望舒头上,她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初来乍到,就得罪了府里的老人,往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她想了想,低头绣起了手中的帕子,这是她为了感谢春喜替自己解围,给她绣的一条帕子,上面绣的是一枝春桃。
那日她见春喜穿着粉白色绣桃花的衣裳,猜她喜欢桃花,于是就绣了这条帕子。
望舒从前在家里时,绣活儿就是村里最好的,不仅把家里缝缝补补的活儿揽了,还能自己描花样子,帮人做绣活儿挣钱。
若不是那场旱灾,她家的日子勉强也过得下去。
张妈妈去守后门后,原来她的活儿摊给了李妈妈和她,李妈妈耳朵有点背,喜欢唠叨,但心肠软,人也勤快,见望舒人老实,勤快,时常还会指点一二。
“李妈妈,我出去一会儿,很快就回来。”
望舒冲李妈妈的耳朵大声说了一句,李妈妈点点头。
“你快去快回,今日府里有客人。”
“好。”
望舒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她揣着帕子,凭借这几日跟李妈妈打听好的位置,一路跑到了陈老太太的松柏院,到了院子门口后,她并没有直接进入,而是向一个正在扫地的小丫头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