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两天,欧力一直在水房现场里,寻找着蛛丝马迹,等不来专案组,只有自己先上了。
时间越长对破案越不利,现在的时间正好是春季,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热了,对于尸体,现在没有特别好的保存条件,腐烂的很快,所以,给予他们警署的时间是很短的。
现在上级领导也知道了省城的专案组在清油镇失踪的事情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发生这么多蹊跷的事情,上级领导他们对清油镇也是无能为力了。
消息更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清油镇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了。
老百姓现在不相信这是一件件普通的杀人案了,而是都在妖魔化这些事情,大家都觉得清油镇出现了一个喜欢吃人的怪物,杀人于无形,在夜色中独自行动。
大家对清油镇的印象也越来越差了,由原来的人人向往,到现在的人人害怕,人人恐慌,甚至于人人逃离此地。
大家添油加醋,一传十十传百的,把清油镇看成了吃人的小镇,好像谁来到清油镇,谁就得死不全尸,现在专案组的失踪,更是让清油镇雪上加霜,从此清油镇就被老百姓蒙上了一个神秘的面纱。
徐鹏则是应付各种记者,和安慰着局长姜龙山的情绪。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欧力也是没有捋出任何的头绪。
第一,水房里面没有任何的外在线索,欧力带着警员勘测了很多次。
第二,没有目击者,秦磊不过是看见了一副被人摆制很惨的尸体而已。
第三,死者不知道是谁,无从下手。
所以,大家也是束手无策,杜齐作为一个普通的警员,他更没有好的办法,只是在欧力心烦意乱的时候递给他一根香烟,暂时解解闷。
下午,杜齐平常坐的椅子突然坏了,一根钉子,尖头对着上面,差点扎住了杜齐的屁股。
杜齐想着修理一下,他想到了看门大爷那里有很多修理工具,去找一把斧头用一下。
到了看门大爷门口,他发现看门大爷的小屋门紧闭着。
杜齐不禁疑惑道,今天看门大爷怎么把门给关上了,平常的时候,看门大爷的小屋永远都是开着门的,大家想拿什么东西,也就进去拿了,用完也就放回去了,大家都习惯了这一现象。
“咚咚咚……大爷你在吗”。
杜齐边敲着门,边喊道。
没有人回应,杜齐在门口站了一分钟,他看到门上也没有上锁 ,就准备推门而进。
他打算先进去拿了斧头先用,等用完就还回来就是了,以前不是也是这样的嘛。
推开了门,杜齐突然发现屋内有一种跟平常不一样的感觉,那感觉怎么去说呢。
有一种冷飕飕的感觉,杜齐感觉不至于啊,现在是春天了,大地逐渐升温了,寒冷也已经褪去了,再说这几天天气晴朗,也不是梅雨季节,而且看门大爷的小屋是向阳的,屋里一天都会有阳光照射着呢。
“大爷……你在吗”?
杜齐又喊了一声。
屋里没有任何动静,床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不像在睡觉。
屋内就那么大一点,一眼都可以看完了,所以,杜齐确定屋内基本没有人。
“老头跑哪里去了,还关着门,平常都不关门的”,杜齐心里想着,他突然想到前几天在水房门口,碰见的大爷,也是那么奇怪。
“管他呢,赶紧先找斧头吧”。
杜齐也想不通,也不想去想了,他突然想起自己来的目的是找斧头呢。
他看到床底下的工具箱,里面板子钳子斧头……应有尽有。
“怎么把工具箱放在里面了”?
杜齐心里疑惑到,由于平常大家都喜欢来这借用工具,看门大爷也平常不停的修理东西,所以工具箱就在门口摆着,方便拿取,大家用完也都自觉的扔了进去,这么长时间,也从来没有丢过什么工具。
杜齐用力把工具箱从床底拉了出来。
他翻找着找斧头,翻来覆去找了几圈,也没有找到斧头(平常他用惯的那个斧头)。
找了一会儿也没有找到,杜齐索性就拿起了刚刚他看见的那一个新斧头用。
“什么时候,大爷又买了一把新斧头啊”。
杜齐心里想着。
看门大爷本来工资都很低,还自费买新的工具给大家用,这让杜齐感觉很过意不去。
说起大爷在这里看大门,也是有渊源的,杜齐听徐鹏给大家讲过看门大爷的故事。
好像六七年前,警署并没有看门大爷,那时间这个门口的小屋还是一片杂乱的放杂物的地方。
有一天,大家刚刚上班,就看到一个穿的破破烂烂,头发特别长的人坐在警署门口。
此人既不讨饭,也不要钱,就这样坐在警署门口,一坐就是一天,刚开始大家也不敢说什么,毕竟不知道他是不是神经有问题的人,还是有什么事呢。
后来,晚上回去,早上就来,就这样坐了一星期,时间长了,大家也有点受不了。
再加上在警署门口坐个破衣烂衫的人,也影响警署的形象。
局长姜龙山就让徐鹏去处理此事。
徐鹏找到老头,递给了他一根烟,问他为什么每天都来警署门口坐着。
他回答就是自己儿子去前线当兵阵亡了,老伴前年也因病去世,撇下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
他到警署门口坐着,就只是想寻找一点心里的安慰,他说每次看见警署这些穿着制服的年轻警员们,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自己的儿子这些年,唯一给自己留下的就是穿着军装的一个全身照片。
大爷说自己不能去前线看穿军装的当兵的人,但是在警署门口看到这些警员,跟穿着军装的军人一样威武霸气,也跟他们一样是保卫一方平安的好人。
大爷的一席话,说的大家很是心疼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他还是军烈家属,让人很敬佩。
经过大家的商量,大家觉得让大爷来警署上班是最好的结局,一方面也解决了大爷心里的相思 ,另一方面也有了生活的保证,最起码会有工资的。
可是,让他去哪里上班呢,伙房不缺人,后勤也不缺人,各个地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暂时没有空闲位置。
可大爷没有气馁,他说自己要求不高,让自己住在门口那个放杂物的地方就行,这样自己也不用每天来回的几十公里路跑(大爷据说自己在乡下住着)。
大家没有好的办法,也就同意了他的要求,慢慢的,他自己把杂物间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搭成了一个可以居住的小房子。
大爷也热情勤快,在警署大院里,从来不闲着,什么都干,伙房他也去打杂,后勤的事情他也帮助干,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
时间长了,大家也想给他一点工资,经过姜龙山的批准,给了他一个“头衔”,就是警署的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