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是墨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第二天摆摊的小贩在外面开始叫卖,大城市的居民对于政策的感知力要比普通县城强太多了。
所以在大河村那边摆摊的还是凤毛麟角时,大城市这边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摆摊做生意了。
赵飞宇出了招待所,买了些早餐就往张家那边赶,等到了之后就看见张国强在院子里练太极,做晨练呢。
“太巧了张叔,我这刚买的早餐,连着你们的一起买的!”
赵飞宇将早餐放到屋里,然后出来陪着张国强一起做太极。
张国强只当他是在这里讨好老丈人,照猫画虎的练,没成想做了一半,看见这小子动作比他还标准呢。
“你在家里没事就练太极呀?小小的年纪怎么没一点干劲?”
赵飞宇一个缓慢的推手,不急不缓的开口,“张叔,你这话说的就有失偏颇了,太极怎么了?这是健身项目,能把身体练好,从我这个年纪开始养生是最好的!我喜欢打太极,不代表我就没干劲儿了。”
张国强冷哼一声,也不再搭理他了。
没一会儿,房间里也陆陆续续的走出来了人,除了昨天已经见过一面的小雪之外,另一个妹妹张小雨也露面了。
两人不愧是双胞胎,长得确实十分相像,起码赵飞宇一打眼都没看出来她俩谁是谁。
“你是谁?!”
赵飞宇只感觉自己后腰被人用东西顶住了,扭头一看,只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胖墩,拿着一把木头手枪,凶神恶煞的对着他,“你来我家做什么?”
“我是你姐夫。”赵飞宇猜到这应该就是家里最宠爱的小儿子张小刚了,“来你家专门给你送早饭的呀,你看看桌上的包子,那可都是你姐夫我买的,可好吃了。”
“真的?”张小刚抓着自己的小手枪蹬蹬蹬的跑到屋里,果然看到桌子上摆的一兜子早餐,有豆浆油条,还有白生生的肉包子。
张小刚自认为只要在家里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更不用说刚刚那个男人都已经跟他说了是专门为他买来的!
所以张小刚毫不客气,放下自己的手枪之后,一手豆浆一手肉包的走了出来,“看在你这么识相的份上,我就允许你当我姐夫了,你是我哪个姐夫呀?”
“去去去!”周婉月从厨房走出来,拉开张小刚,“要叫哥哥知道吗?别说话没大没小的。”
“为什么要叫哥哥?我没有哥哥,他说他是我姐夫的!”
周婉月轻轻拍了一下他的小脑袋,没搭理他,而是笑容满面的跟赵飞宇道,“你看你浪费那个钱做些什么,我都已经做好早饭了,正准备让小雪去叫你们呢。”
“因为小柔爱在早上喝豆浆,所以我就顺手买来了,正好也买了大家的份,忘了跟周姨你提前说了。”
“没事儿,别人不吃我吃!”张小刚一口咬一下去露出来里面流油的肉香,吃的满嘴流香,他今天早上可是去厨房看了,他妈都没有做肉菜,只有小咸菜和黄瓜片。
“小柔还没醒吗?我去叫她。”
赵飞宇敲门进去的时候,张小柔果然还没起来呢,忽然换了一个环境,她昨晚辗转反侧到了两三点才睡着,现在还有点困。
“小柔?”赵飞宇上前轻柔的将这小柔揽起来,跟哄孩子似的轻声喊她,“起床了起床了,我给你带了早饭。”
“我不想吃……”张小柔将下巴放在赵飞宇的肩膀上,撒娇似的磨蹭,“我好困,昨天都没睡好……怎么起这么早,你再睡会……”
“咳咳!”
门口响起重重的咳嗽声,张小柔眯缝着眼看去,“咦,我好像梦见我爸了……”
门口站着的张国强脸色一黑,“都几点了,赶紧起来吃饭了!”
张小柔一个激灵,整个人顿时清醒起来了,脸刷的一红,地上要是有个宽一点的地缝,她自己就能钻进去了。
她还以为自己在大河村呢,忘了自己昨天就已经回到了张家了!
“哎呀!”张小柔拍了拍赵飞宇,“你怎么不提醒我一下呀!”
“我怎么提醒呀?我也没看出来你是睡迷糊了。”
“出去出去!我要换衣服了!”
把赵飞宇赶出去,张小柔快速换好衣服,洗漱完毕之后走了出去。
这么短的时间已经足够张小柔调节好心情,将刚刚的尴尬抛之脑后了。
她和赵飞宇是正经夫妻,腻歪一点怎么了?
被亲爹撞见又怎么了?
这有啥的。
咳咳,就当没发生!
吃顿早饭的功夫,张小雪和张小雨的目光时不时的就往赵飞宇身上瞅,毕竟难得碰到一个长相这么优越还能和他们成为亲戚的男性了,自然可以偷看。
赵飞宇自然也发现了,不过就当没注意,自己吃自己的,时不时给张小柔夹个黄瓜片儿和咸菜什么的。
“姐,你和姐夫是怎么认识的呀?”张小雪好奇的看着他俩。
“在村里当知青的时候和他认识的。”
张小雨忽然开口,“那以后你是不是不能回城了?”
张小雨这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安静了一瞬,只有张小刚没心没肺的啃着肉包子。
“目前来说,是的。”张小柔若无其事的喝了口豆浆,“不过未来的事谁能说的准呢。”
周婉月抿了一口自己煮的米粥,遮住了眼中的得意,在她看来,张小柔嫁给一个摆小摊的村民,这辈子也就到这里了。
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这是自己安慰自己呢吧。
“小柔姐,你不考大学了吗?”张小雨眉头紧皱,不太理解张小柔为什么会这么不理智的选择和一个村民结婚。
尤其是在即将进城的这个档口!
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脱离农村,继续在城里生活!
哪怕张小柔不考学,凭借着爸爸电器厂厂长的身份,只要在厂里也给她安置一个工人的职位和工作,就能将她运作一下重新进城了,完全没必要和一个村里的村民耗啊。
以前,家里必须下放一个去乡下当知青,是因为当时管的正严,父亲又是刚转业没多久的,如果家里这么多儿女,一个都没下乡的话,传出去也会惹人说闲话。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国家政策已经改变了,允许知青进城,只要知青自己能找到工作就行,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