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七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朝的元出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其对应的下一句就是大明终始。
不过到国都这里就出有不同看法了。
“敢问上位,这登基之后的国家首都要建在哪里?”苏云问道。
朱元璋呵呵一笑道:“当然是应天府了。”
苏云并不意外的摇摇头说道:“不妥。”
“那你说说为什么吧。”朱元璋问道。
只见苏云不知道从哪里拿了一个小木棍,敲了一下桌子上的地图说道:“不是应天府不好,而是有比应天府更适合的地点。”
随后苏云的小木棍直指此时的元大都,日后的顺天府。
“元大都?那有什么好的?”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问道。
“我建议国都设立在元大都,第一点就是此时咱们的主要敌人和日后大部分时间的主要敌人都会是草原,而元大都正好就可以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其次就是元大都离那些豪强富绅的大本营足够的远,那些富绅豪强去元大都,影响力就会直线下降。”
“其他的元大都已有皇城,修建新都会实惠很多这些细枝末节的好处就不说了。”
“而且辽东地区还有一块黑土地的大平原,定于元大都对移民辽东有大好处。”叶辰也补充道。
李善长和刘伯温看着苏云和叶辰二人心中有种深深地无力感,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苏叶二人书读的是没有李刘二人多,但是苏叶二人的那惊为天人的广博见识是真的打不过。
李刘二人不禁发出了深深的疑问:他俩怎么什么都知道一点?
ps:大明的名称有三种说法,分别是五行说,明教说,易经说。
五行说:五行说元属水,明属火,名字叫明朝就像火灭水一样,明灭元,不过不管周易还是中医学说,亦或是神州自古以来的所有主流哲学,说的都是水克火,所以把五行说淘汰掉。
明教说:之前一位学者吴晗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明教与大明帝国》不过他查阅并演绎的资料是清朝史学家查继佐,这篇文章还有同人小说,也就是金庸先生写的《倚天屠龙记》,这里我们之后说。
明教说讲的是朱元璋起兵之初借用了明教的名义,说大明的明就是明教的明,可是正史中并没有证据说朱元璋是明教中的一员。
而倚天屠龙记里面写的朱元璋是明教中人,并且诛元张(张无忌)传成了朱元璋的梗都是小说内容,不过有意思的是张无忌的历史原型正好是小明王韩林儿。不过韩林儿可没法和张无忌比。
最关键的是,明初的文臣可不是那种水太凉头皮痒的东西。
那时候的文臣要是知道了新朝的国号是从蛮夷(波斯)的宗教来的,不说将乾清宫的房顶掀了,但六百年后的我们不可能听不到一点这方面的谩骂声。
所以大明的明来自明教的明,也是淘汰掉的。
对了,这里说一下,明教说还有一个番外,也就是电视剧《朱元璋》里刘伯温说的出自《大阿弥陀经》中的皆常大明。
《朱元璋》是2004年的作品,那个时候的娱乐圈高层大部分都是满族人,所以大部分的影视剧品都是抬高清朝,现在的那些经典的辫子戏都是那段时间前后出产的。
直到最近几年明朝因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火出圈的大明座右铭,《朱元璋》《大明王朝1566》《明朝那些事》等作品被大家熟知,直到堪称爽文男主朱棣的《大明风华》才让更多人了解明朝,逆转了古装剧里清朝一家独大的场面,大家也是真正的了解了清朝,算是知道了清朝的那些糟心事。
那时候这娱乐圈真正算得上是满族的天下,所以《朱元璋》也不可避免的被夹带了一点点的私货。
易经说:易经说是指元朝和大明的名字都是出自易经,出自乾卦的《彖》对卦辞“元亨利贞”的解释,分别是大哉乾(元),和(大明)始终。
结合朱元璋的小心思,大明正好是元的后一句,所以认为大明是承接元朝的下一个天命朝代,非常的合理。
所以作者认为,大明的大明出自易经,是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华夏正统朝代!而不是什么佛教朝代,明教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