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64章 无心插柳【1 / 1】

问星伴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露华音在周围转了一遭,将环境尽收眼底。

这条小路,来时未觉,此时一走,才发现尽是煤灰,污脏裙摆。路旁三三两两,有几家小门脸。再转个弯出去,就是大路,路上行人不少,但都衣衫粗朴,行色匆匆,路旁歪歪扭扭立着一块路牌:“马家营”。

华音本是燕州人,对此地虽然不算熟悉,也有些印象。

她转了一圈,回去又拿起小店的菜单来看,不由轻吸一口气。

然后她转回来,向店家那胖大娘道:“大娘,您这店虽然在巷子里,但离大路不远,那条是贩夫走卒、行商马队必经之路,所以您这店位置没问题,是能做起来的。”

大娘叹气:“我也说呢。当初还是看了好几处地方,才挑中这里,谁知道生意如此差劲,铺租都赚不回来。”

华音道:“我有个好友开饭馆,我本身也在云州开店,因此略懂一二,如果您不嫌冒犯,我便说说您这店的问题。”

大娘顿足:“都快干不下去了,还什么冒犯不冒犯的。你尽管说,只是——要是你让我买桌子添椅子,再多加菜样,我可没有钱呐!”

华音道:“放心,我不想让您增加任何东西。”,说着拿起店里的菜单——是一张牛皮硬纸,设计得挺讲究,一行写有五个菜名,密密麻麻列到纸张底下,甚至翻过来,还有汤羹类的名称。

她指着菜单说下去:“恰恰相反,现在您的问题,是菜色太多了!”

“啊?” 大娘惊道,“菜样多还不好?不瞒您说,我原来在大户人家做厨娘,那大户人家嘴刁人杂,南北菜色都要会炒。这菜单我还专门请读书人看过,他说你会这么多菜,自然是最大的优势,所以我把我会的,全都写上了。”

华音耐心道:“大户人家讲的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顿饭少说七八个菜,鸡鸭鱼肉都要有,您会多种菜肴,确实是优势,只是,您要把大户人家的习惯带到这个地方,恰恰它不适合!”

她说下去:“这个地方叫马家营,来往的,大多是挑担的脚夫、赶路的商旅,他们若早上从城外进来,按脚程,到这里正是日中,该吃饭的时候。但是呢,离城里的集市又有半日路程,如果不抓紧赶路,难免会住不上集市旁边位置最好的客栈,影响他们第二天一早卖货。”

“换句话说,能来这店里的人,多半是没有闲心坐下来细细品味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填饱肚子,然后继续下一程。”

“所以,您的菜单那么繁复,这选择越多,人越花眼,光是看菜单就得小半柱香时间。就好比,人人知道沐浴舒坦,可您火烧眉毛急着出门的时候,还会先沐浴焚香吗?这就反而让客人敬而远之了。”

“再从另一面说,”华音继续道,“菜单上有的,您得备着吧?鸡鸭鱼肉这些东西,成本就不老少,冬天能放个三五日,夏天不过一二日,没人点就得扔了。如此,从开源、节流两面来看,您这个菜单,都是导致店里赔本的原因。”

华音这是拆开揉碎了讲,即使文化不高的大娘也听懂了,连连道:“原来如此,那你说,要怎么改?”

华音道:“我的法子也简单,你只要大刀阔斧,把菜单其他都去了,甚至菜单都可以不要,单在店里挂两种招牌面线。”

“比如说,一种可以是牛杂面,牛杂比牛肉便宜好多,但汤煮出来一样香,量大管饱,味道厚重;另一种就可以是我刚才吃的糊汤面,放些素菜,清淡养胃,您做的味道也不错。”

“这样,凡行商男子,想吃饱吃重一些的,就点牛杂面,他们若是带了家眷,有妇女小孩,或是胃口不佳想吃清淡一点的,就吃糊汤面。”

“相当于给了他们选择,但又不多,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决定点什么,翻台自然快,随吃随走,讲的是一个薄利多销。您这后厨,也不用再多备那么多原料,几碗牛杂,一些调味品足矣。”

店家大娘喜不自胜,道:“明儿我就这样试试!反正又不多花钱,还能比现在差吗?”

华音双手合十一礼,向她辞行道:“祝您生意兴隆。”

就在她和萧照夜将要踏出门口的一刹,胖大娘突然喊了一声“等等!”

“您还有事?” 华音讶异道。

“倒不是什么大事,” 胖大娘搓搓手,“你们是今天唯一的客人,又给我出主意,老太婆也没什么好谢你们的,唯独有个消息,既然你说自家在云州行商,说不定用得上。”

“什么?”

大娘凑近了,压低声音道:“最近不是开了边市嘛,你们要在上头买卖,千万要奉公守法,听说朝廷里,太子派了人,专门要去查云州,等着找人出来扎筏子呢。”

萧照夜在旁先是一惊,继而多少又有点轻视,笑道:“这样机密的事,大娘你一个开饭店的,如何知晓?”

“你们可别不信!” 大娘被他态度激到,有几分动怒,“这可是观音台的消息!我不是在大户人家呆过嘛,前些日子回去瞧瞧,正好听见这条消息,听说那大户花了几百两才求来,如今说给你们知,你们还不信!”

萧照夜露华音对视一眼,都是一凛。

无巧不成书,万万没想到,能在这样一个街边小店,因为华音一点善意,刚刚好得来这样一条重磅消息。

华音连忙向大娘鞠躬施礼,道歉说自己这边绝没有不信不敬的意思,还想再多问出一点细节。

可惜,大娘也就是听见那一嘴,多的不知道了。

于是两人拜别胖大娘,往码头去,想要走水路返回云州。

华音知道去码头有条捷径,便带着走过去,只是有点荒,路旁稀稀拉拉几棵杨树,树叶已经落光了,枯枝高举向天。四下没有行人,方圆一里地似乎只有一片枯燥的土白色。

而就在华音抬起一只脚的时候,突然起了一个念头。

她说不清那念头哪来的,就好像鬼使神差,有人塞到她脑子里了一样。

她转回来,向萧照夜一字一顿地问:“当朝太子的名讳,是不是萧照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