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今天的主题都是音乐,但是之后主持人还是介绍了周彦的其他身份,并且每介绍到一个身份的时候,都会介绍他的作品。
因为最近《别让我走》真的很火,所以主持人也特别介绍了周彦的作家身份,并把新书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看到这里,褚长松笑道,“周老师的新书又上央视,这下销量会更好了吧。”
“本来书就脱销了,这下好了,更买不到了。”
“是啊,不过我们无所谓,反正都已经买到了。”
他们后援会是直接跟书商们合作的,《别让我走》发单行本的时候,后援会直接进了几百本,现在他们后援会大部份人都有这本书,自然不担心买不到。
“听说这本书销量都已经几百万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可能是真的,我表弟在上沪,说好多地方都买不到这本书了。”
“是啊,我老家是庐州的,前两天打电话给我爸,他说他们班学生人手一本《别让我走》,说是生物老师推荐的。”
“生物老师……倒是挺合理的。”
“上次卖得这么好的书,我记得还是《废都》。”
“《废都》好像都没有这么火,好多人买都是偷偷摸摸的。”
《废都》当时的讨论度确实不如《别让我走》,当年《废都》被标记为黄色读物,所以许多人都是偷偷摸摸地去买书,甚至只去书摊买盗版,连正儿八经的书店都不去。
另外,一些中学生更不敢买,因为被家长逮到就是一顿打。
林娟在旁边听他们讨论,只是笑而不语。
关于《别让我走》的销量,她知道一些,虽然不是很详细,但能够确定销量肯定没有几百万册,这也太夸张了。
而之所以大家会有这种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书刚出来就脱销,确实表现不错,另一方面也有盗版的功劳。
《别让我走》的正版单行本还没有出来的时候,盗版就已经出来了,一些不规矩的盗版商直接用《十月》之前连载的第一部分充数。
很多读者也没有细看,见到前面内容没错就买下了,等他们回家之后看了后面发现货不对板,再想回去找书贩子对峙,却发现已经找不到人了。
之前中森明菜买的那一本,就是这种情况。
而正版的单行本出来之后,盗版就更加猖獗了,而且此时的盗版很正规,甚至有部分盗版书的质量跟正版书已经相差无几。
因为书卖得太好,甚至前几天,一些盗版商都来不及印。
不过这几天情况好多了,因为进入的盗版商多了起来,大作坊小作坊一起印,至少现在盗版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情况。
众人在讨论新书的时候,电视里面主持人的介绍已经结束,专题节目正式开始。
“1973年,三岁半的周彦,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支竹笛,是他母亲送给他的礼物……”
关于周彦的事迹,在座的人已经看过很多了,他们也都知道周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母亲学习竹笛,这事之前周彦就在采访里面提到过。
但是这次节目很不同,竟然把时间精确到了三岁半。
而随着旁白叙述,电视里面出现了一张彩色照片。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子,头上点了一个小红点,正拿着一支笛子装模作样地吹着。
这是一支曲笛,很长,很大,握在一个三岁多的小朋友手上,更显得巨大,仿佛他手里拿的不是乐器,而是一根金箍棒。
看到照片,众人发出惊呼。
“这是周老师?”
“哇,周老师小时候真可爱啊。”
“真是从小帅到大的。”
“羡慕啊,周老师三岁多就学竹笛,我三岁多还在玩泥巴。”
“哎呀,我小时候根本没有照片。”
小时候没照片,是很正常的,特别是这种生活照片。
周彦这张照片拍于74年,那个时候彩色照片在城里面也是挺稀罕的玩意。
寻常人想要拍,要去一些大照相馆,而且还得提前预约。
而周彦这张照片,显然是自己家拍的,那时候家里能有个彩色照相机,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不过大家现在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彩色照片上面,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周彦小时候的照片,所以非常兴奋。
而让他们惊喜的孩子后面,央视这次显然准备充分,不仅仅有周彦收到第一支竹笛的照片,还有周彦第一次登台表演的视频。
没错,就是视频。
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学校举办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时候,周彦已经可以登台表演了,他非常沉稳地吹奏了一首《麦收时节》,呈现得非常完整。
学过竹笛的许永科一脸惊讶,“周老师竹笛这么厉害么?”
其他人都笑,“什么啊,你难道是第一天知道周老师如此厉害?”
是啊,喜欢周彦的人都知道,竹笛是他的主乐器,是可以solo高难度曲目的。
其他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周彦从来没有在音乐会上演奏过难度高的曲子。
但是竹笛不同,周彦在音乐会演奏过《暗香浮动》、《西游幻想曲》这种难度很高的曲子,而且现场表现很好。
因此,大家听到许永科这么说,反倒是觉得奇怪。
许永科则解释道,“我知道周老师竹笛厉害,没想到天赋这么高,这个时候的周老师才六七岁,很多学习竹笛的人甚至都还没有或者刚接触这个乐器,比如我,我就是六岁开始学习竹笛的,当时我那个老师的学生,启蒙年纪基本上都跟我差不多,早一点的也就五岁这样子。按理说,年纪大点开始学,前期进步要快点,年纪大理解能力强,气也足。但是我们那一批学生,即便是最优秀的,也没有一个能够在四年内达到周老师这个水平。”
“你的意思是,周老师这个天赋,要是一直保持学习竹笛,能够成为竹笛大师”有个女孩子问道。
“大师不敢说,但是一流竹笛演奏家肯定没跑。”
一门乐器,想要成为大师,需要很多东西,不仅仅技术好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