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小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于说,在前面小戎写到这一处处的伏笔暗示时,在那一天敲下那一章的三言两语时,小戎已经在脑海里预先构思出了上百章后的伏笔回收。
这道箴言就是体现。
箴言里,明月与诗赋都会赠予裹儿。
归去来兮辞诗赋已经在第一卷赠送了,还剩明月。
明月不仅会送,还会是“明确无误”的送出,也就是说,在那副场景里,送出它时,所有人都看见它是“明月”,这副场景是能让离裹儿明确无误确认这是她要找的东西,而不是摸棱两可。
因为箴言,就是要给人恍然大悟之感,那么小戎在写出这副场景时,也要给读者恍然大悟之感。
但其实大伙早就大致知道,明月是什么了,怎么给大伙恍然大悟之感?
赋予这一轮“明月”重要作用,让它送出后,成为剧情的强推动力,是能改变剧情一定走向的道具…说人话就是,破除困局!瞬间抹平矛盾!
让大伙觉得,原来如此,原来它是这么应验的,对应这个场景。
而且还要符合箴言里说的,裹儿拿到贵人送到明月与诗赋后,一飞冲天的预言效果。
这又是一个需要小戎规划伏笔的场景。
然而,这么一道预示后面大剧情的箴言,咱们在君子的前三、四十章,裹儿刚出场的时候,就已经把它抛出来了。
而现在,它已经快要实现了。
写的过程中,其实没有读者监督催促小戎完成这道箴言,可能是不在意,也可能是早忘了,如果最后把它漏掉,说不定时间长了,都没人问。
但是小戎就是强迫症般的觉得必须写出来,必须实现那个画面场景。
其实不光是一颗小小的夜明珠。
君子前面有很多特殊的隐喻和伏笔。
比如净土地宫墙壁上,遮住寒士剑诀石刻的四幅佛本生画,在君子开局前十章,反复出现过。
分别是“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和“月光王施首”。
正常读者刚开始一看,这不就他娘的水文吗。
但是站在小戎的作者视角——同时通过描写疯和尚秀真的反应也尽力让大伙的读者视角意识到——这四幅佛本生画,已经完成了三幅的一一对应。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对应主角拯救狄公闸带人跳入水中。
“尸毗王割肉贸鸽”对应主角以身换阿青,充当柳子麟人质进地宫。
“快目王舍眼”对应绣娘为救主角暂时牺牲眼睛。
前面每次实现一个,几乎都要回一次地宫。
现在只剩下一副“月光王施首”了。
这个能漏吗?
当然不能漏,漏了它比鲨了我还要让我难受。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上面三段剧情,在写的时候,都引起过读者的一些争议,写它们所造成的感官可能不太好。
站在作者视角,小戎挺满意这种隐喻对应,但是读者视角却不然,个别剧情,会觉得有点强行或降智。
这点是需要改进的。
提这个,是想说,小戎绝对不会在主观视角上,去主动伤害读者。
也就是说,小戎只要意识到了读者不喜欢甚至讨厌,一定会避开,不会坚持所谓的文青,甚至为了它伤害读者。
万一没意识到,不小心写了,只要被骂,也一定会改。
就像上面回答朋友的,小戎想写一本自己满意,同时有很多读者喜欢的书,二者都很重要。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脑海里的东西,想和大伙分享。
例如,大伙想想看,大孤山东林寺那些浓郁无比、能支撑主角“无限火力”的香火气怎么来的?
会不会是与他们一脉传承的适合执剑人的那个“跌品散气”的特殊绝学有关?
例如,开局的净土地宫,初始四个人,儒、释、道、越女的配置,是不是刚好符合简介里那一句“三样东西可以让帝国重新伟大,剑,微臣,儒释道”,刚好符合隐喻。
而到目前为止,已经证明,主角、哑女、老道都不是一般人,而且开局汇聚在地宫,都是各有各的目的,那么疯和尚秀真呢?
再例如,主角的金手指,功德塔,真的只是一个bug一样的外挂吗,有没有可能,它是能被这方世界的神话体系纳入其中,并解释的?
是某种原生的东西,而不是异生的?
还例如,最近主角回了一趟净土地宫,和秀真和尚说,下次给他带狗粮与喜糖。
会不会疯和尚秀真后面真能吃到?
开局前两章,孙老道问的那一句“你要媳妇不要?”,能不能也做一个伏笔回收,让几人再度汇聚地宫,让孙老道和疯和尚见证一下,吃一吃喜糖?大伙一起钩一钩翘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