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小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致意思是,双峰尖大战的责任不在他身上,他与江州官府已经尽力。
不许欧阳良翰辞官,并且勉励了下他,让他继续坚守岗位,先将浔阳城这边的余波收尾。
后续,若是朝廷寻到了合适的刺史人选,能够交接,到时候再视情况把他调回京城修文馆。
反正大致态度,就是安抚加勉励,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
易千秋与元怀民都有些吃惊看向欧阳戎,
他们万万没想到欧阳戎此前递上去的奏折,是把责任全部往自己身上揽,还辞官请罪。
见过去背锅的,没见过大领导主动去背锅的。
易千秋看向欧阳戎的眼神有些复杂,隐隐还有些羞愧……她默默低头。
元怀民瞧见,也叹息一声,朝欧阳戎有些埋怨道:
“良翰辞官怎么不和我们商量下,万一朝廷那边真答应了怎么办。”
欧阳戎摇头,语气认真:“我是真想辞。”
众人无言以对,也难以理解,纷纷劝导起来。
“好了,让咱家和欧阳刺史谈谈。”
胡夫遣退众人,把欧阳戎拉到了一边。
欧阳戎看见,这位络腮胡宦官精气神很好,精神抖擞的。
“欧阳刺史,你可知现在洛阳的局势?”
他喜气洋洋问。
欧阳戎轻声:“中使大人说说。”
胡夫压低嗓音:
“王爷一家已经入宫,正侍奉在圣人膝前,一家子都住在皇宫,圣人尤其喜欢小公主殿下,朝会都带在身旁,大伙都说这是隔代亲……”
胡夫娓娓道来。
欧阳戎却反应平平,“哦”了一声。
这次轮到胡夫愣住了。
“欧阳刺史看来早就猜到了……”
欧阳戎不语。
胡夫东张西望了下,手掌遮嘴,悄悄嘀咕:
“欧阳刺史,若没猜错,王爷这次入京,是您一手策划的?”
欧阳戎瞧了瞧他,换了个话题:
“胡中使还有其它事吗,下官让人去安排院子,就上次你落脚的院子如何?”
胡夫有些抓耳挠腮:
“欧阳刺史,刺史大人,小学士大人,咱家求求你了,你快说说,到底是不是?哎呀,这有什么好卖关子的,谁不知道您是浔阳王府的檀郎。
“快说说,这次到底是如何讨得圣人欢心的,事情怎么会这么顺利,本来咱家听说王爷回京,还担心来着,是不是太急,还觉得悬来着……
“结果第二日,圣人就令人打开了皇宫的应龙门,让王爷正大光明的进宫了,不是半夜那种偷偷摸摸,听说圣人还带着王爷、世子见了夫子……”
欧阳戎默默听完,不置可否道:
“王爷回京应该禀明圣人了吧,王府被反贼烧毁,生命垂危,回京避难。”
胡夫有些无语,更加心痒痒了:
“欧阳刺史怎么当咱家是三岁小孩,虽不知道是何原因,让圣人欢颜,但肯定不是明面上这么简单,而且别人或许还不知道,但咱家可是知道,王爷在大事上,是有多听您的话……”
欧阳戎瞧了瞧络腮胡宦官好奇求知的表情。
这么看,献鼎剑的事情,暂时还没传出去,外界估计都不知道这回事。
至少在胡夫领旨离京前,洛阳那边还没人知道……
不过距离那一口鼎剑的公布,也是迟早的事,但那位圣人这么能沉得住气的等待,也是厉害的。
洛阳那边现在应该暗流涌动,突然回京的浔阳王一家,是会打破离卫之争的平衡的,特别是还携带了一口鼎剑而来……
欧阳戎想起什么,好奇问:
“对了,胡中使说的隔代亲是怎么回事?”
胡夫随口道:
“小公主殿下献给圣人一枚夜明珠,圣人甚喜,在小公主建议下,镶于冠冕,携之上朝……真是祖孙情深,上慈下孝啊。”
欧阳戎:……
“欧阳刺史怎么这副表情,为何又一言不发”
“没、没事。”
胡夫不知想到什么,一声叹息:
“所以说,人啊,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谁也不知哪一天就飞上去了,朝中大多数人都爱趋炎附势,却不懂去看大势。
“就如这位小公主殿下,咱家当初在浔阳瞧见,就猜到圣人八成会喜欢,因为她与圣人年轻时候太像了,欧阳刺史你看,这次入京,隔代亲不就来了吗,现在宫人们都在讨论,圣人会给殿下什么封号,按照本朝公主封号,例如长乐公主,新封号中应当会有个‘乐’字……”
“是是是。”
听到前面那些话,欧阳戎无话可说,只是一味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