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不懂事时听歌到现在工作听歌,也有二十几年的路程了。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歌手和歌曲,有一些在某个阶段陪了我很久很久,有一些惊鸿一瞥记不起名字。
爸爸妈妈是很热爱生活的人,双子男和双子女的组合,让他们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时常骄傲,我的父母和别人的不一样,不是只热衷于赚钱,而是很会享受生活。而且用很少的钱,就能生活的很好。可以说我家越来越好,就是他们一起打下来的江山。
别人家可能是平淡如水的日子,他们总会时不时搞出一点新花样。要么更新家里的陈设,要么更换菜的样式,要么放各种新潮的歌,虽然都是他们爱听的歌。我也从小在各种音乐中长大,对音乐有好感。
学龄前的时候听陈星的歌,妈妈说一放他的歌我就会搬着小板凳坐在角落静静的听,她就可以做自己的事去。
爸爸每次过年都放凤凰传奇的歌,导致我虽然之后没怎么听过却都会唱,成为肌肉记忆了。长大后偶尔听到,觉得血脉觉醒,好好听。蓬勃正能量,这才是中国人该听的歌。
上了小学之后,姐姐们听徐良,汪苏泷,还有嵩哥的歌。我也在那时对他们有一个初步印象,当时觉得另外两个有一点非主流,而嵩哥的歌词是值得反复回味的。姐姐们会借回同学的音乐播放器,各种新奇的小玩意,买各种好吃的小零食,让小小的我就见多识广。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用姐姐们淘汰下来的非智能手机听歌,听的都是钢琴曲,古筝曲,纯音乐。妈妈经常笑我,说我以后要当钢琴家呢。
初中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mp3,家里也有了电脑。当时的同学还在听三巨头,而我不想和他们一样普通,就开始扫榜自己找心动歌手。
于是听了本兮,庄心妍,牛奶咖啡,单色凌,孙羽幽,周传雄,林俊杰。不过偶尔听到嵩哥的《清明雨上》《庐州月》,还是被惊艳。
我用那个小小的音乐播放器听了很多很多的歌。那时候也不懂歌词,也不懂唱腔,只是被旋律吸引,觉得似是而非的伤感很酷,也是多多少少被非主流影响了吧。那时候听了很多网络歌手的歌,导致我骨子里一直有些忧郁,可能就是不懂爱的时候听了忧伤的爱情吧。
高中的时候,当时的朋友很喜欢听歌,也经常和她一起听歌。当时我已经有手机了,她家里不让带。我开始听李荣浩,薛之谦,银临,不才,李玉刚,宋冬野。不才当时一首《化身孤岛的鲸》惊艳了我的青春,工作后偶然再听到又一次惊艳了我。她的歌名都很诗意,也很喜欢《参商》《塘桥夜话》。高中虽然没关注嵩哥,但是《最佳歌手》我还是听了一些,《最佳歌手》和《摄影艺术》大学再听时觉得无比熟悉,他的歌声一直在陪我啊。
那时我听很火的新声代歌手唱歌,现在他们也都变成了乐坛的支柱。高中疯狂喜欢英文歌,虽然听太多会让我头痛,也不想更改。亲戚来家里还说我英语肯定很好,和妈妈一样,以为我听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哪有那么神呢。
大学的时候,听王力宏,马天宇,赵雷,嵩哥,一支榴莲,金志文,谢春花,房东的猫,买辣椒也用券,觉得自己的音乐品味更上一层楼。当时觉得谢春花的声音和自己有点像,很喜欢她的《借我》,循环了一段时间。
我也开始听那些被叫做神曲的歌。有dj,有劲舞,有潮流,有电子。感觉像进了迪厅,每天听亢奋的歌。也是因为那时独自一人觉得身处黑暗吧,所以需要积极的歌拯救我。
毕业后涉猎面更广吧,听凯桑,听五月天,听周杰伦,听汪苏泷,听毛不易,刀郎,觉得音乐世界实在很有意思。
这时喜欢国语歌,再不听英文歌和纯音乐。喜欢民谣,喜欢说唱,感觉把音乐的种类了解的差不多了。不再喜欢软软糯糯的小情歌,而是喜欢舒展大气不怎么关于情爱的歌。尤其尤其喜欢嵩哥的歌,在外边听多了杂七杂八的歌,再听嵩哥的歌觉得像救命一样。嵩哥永远嗓音清澈,温温柔柔的在原地,用声音治愈每一个焦躁不安的我,治愈我听了太多垃圾的歌的耳朵。
我其实很勇敢的尝试去听新的歌,也是中华小曲库。却也因为听了很多年歌,导致现在听的歌都是老歌,所以想努力纳新。却听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导致我很烦。乐坛像要倒闭了一样,新一代写的歌肤浅,永远情情爱爱自怨自艾,觉得没人理解自己,而不是积极向上向阳而生。导致我想听什么类型的歌还是得听嵩哥的,因为嵩哥什么类型都有。所以哪怕我一年常流落在外,我的年度最爱也永远是嵩哥。因为无数个厌倦外面世界的日子,我总会回头再听嵩哥的歌,然后从惊喜到安然的发现,他的歌,永远治愈我,我永远听不腻。我是摩羯座,因为他,我永远对金牛座有滤镜,虽然不是所有金牛座都是好人。
我时常感到庆幸,如果没有嵩哥,我的人生应该不完整吧。体验不到追星的快乐,不能理解和另一个人共鸣的感觉。不能体会从无脑喜欢到失望到清醒的喜欢。不能体会到他陪我一年又一年的感觉。
为什么热爱音乐呢,因为情绪反反复复的时候,只有音乐一直陪着我。因为我是个社恐的人。无数次出门,我戴着耳机拿着手机听着歌,才会无所畏惧的风风火火做自己,才会安安静静温温柔柔的让自己消沉。如果没有音乐,如果不曾和音乐相逢,我大概,会失去百分之五十的自己,变得无趣,变得没有这么清醒聪明。
音乐给我的支撑力量很大很大。虽然很早开始听歌,却是在大学真正喜欢的。因为独自一人在外地上学,只有音乐一如既往的陪着我。直到大三解锁了嵩哥,我才更多了一些生活的动力。原来我也可以这么长久的喜欢一个人,已经五年了啊。
而喜欢网易云的原因大概就是,每次我斗志满满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歌给我鼓舞。网易云从大一开始用,大二就达到了八级。认真听歌是从大学开始的,因为高中不让带手机去学校,在宿舍也多数要学习,很少有大片的空白时间可以听歌。总觉得自己的音乐细胞在十二年义务教育时被压制了,只有学龄前和大学后我才是我。
大学开始满打满算听歌五年,听过的歌却不在少数,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有时候叫自己中华小曲库,满是骄傲。
在家休息的时候,大半天都在歌声的陪伴下度过。很喜欢自己独处,歌声作伴的日子。
上下课的路上,图书馆里,上下班的路上,出去玩的时候,在家的时候,只要是有空隙,音乐一定会住进我的耳朵。
平时喜欢听各个歌手的歌,喜欢随机的随心而动。心情不好时,在长途车上时,心情很好时,却都喜欢嵩哥的歌陪着我。
这些年的墙头最爱也一变再变,《平行宇宙》《乌鸦》《放肆》《如谜》《白歌》《温柔》等等。很多温柔的歌,也有很多肆意妄为批判的歌。
最初我是听不惯慢节奏的,整日英文歌快歌。有一天难过的时候发现找不到一首安慰自己的歌,然后那天听到了嵩哥的《雨幕》,觉得好像听过。嵩哥的很多歌都给我这种感觉。可能是平行世界的我把嵩哥送到我身边救我吧。
越来越发现,现在的歌坛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发歌,所以喜欢听老歌了。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歌我都是挑着听的。现在却如数家珍每一首都收藏,因为新歌实在不能入耳。
我对音乐很挑剔,现在不喜欢英文歌,不喜欢抖音热歌,不喜欢吐字不清的歌,不喜欢暴躁的愤青歌曲,不喜欢负能量的歌。
现在进化成爸妈爱听的歌我也爱听了,什么草原歌,什么广场舞神曲。最起码她们是真的有唱功,歌词也都很顺耳。说不定我已经到达海纳百川的境界了。音乐必将伴随我一生,和游戏,音乐一样,是我心里的三巨头。
每当我发现一首小众的歌曲,我都会默默珍藏,内心欢喜。《悬溺》、《海底》、《起风了》都曾是我的小众。看着它们越来越火,我高兴,却也觉得有人要抢我最爱的歌了,又要多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人说是这些歌的真爱粉了,实际上只是跟风。它们的大火,我又喜又悲。喜的是它们可以带给更多人共鸣了,悲的是又要被很多人蹭热度了。就像嵩哥后来越来越火,竟有我认识他之前火热的趋势,我也是同样感受。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他更火,也能陪伴更多人吧,我还是相信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