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6章:好惨的冯小妮【1 / 1】

二肥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陈嫂子嘴里,李秀知道了不少关于张营长媳妇的事情,大多都是她娘家妹子说的,

不过应该也有夸张的成分。

张营长的媳妇名字叫冯小妮,她是家里的老二,爹不疼,娘不爱,长到18 岁被嫁给了张营长,一个比她大7岁的男人,

两个人都不是家里宠着的人,结婚以后倒是惺惺相惜起来,

张营长也是真心实意的疼冯小妮,回部队以后,每个月的信都有她一封,

冯小妮在婆家受苦受累,只要想到部队的张营长,再苦都觉得甜。

李秀听陈嫂子说完,心里不胜唏嘘,这军嫂和自家二嫂这个军嫂一个样,都是受气包。

李秀搓好了玉米和几个婶子大娘接着闲聊几句就回了家。

晚上李勇帮着刘红英把任务田完成以后,两个人早早回来准备晚饭,

李秀也没闲着,依旧帮着烧火,

“秀,二嫂给你说,咱家的宅基地申请下来了,等你二哥战友把砖瓦拉来,咱们就能盖房子了呵呵!!!”

刘红英高兴的很,分家了不说,还能住上砖瓦房,真是,她是打心眼里高兴,干活都有劲了,

“瞧你高兴的,我去看了,房子就在村后头,离村长和书记家隔了五家子,近些呢,往后有啥事就去找村长帮忙去哈!”

刘红英睨了他一眼,“用你说嘛,到时候你又帮不上,你好生在外头当兵,家里不用挂心。”

李秀托着下巴,看着两夫妻打情骂俏,也不觉得自己是电灯泡,因为厨房门口还有俩小电灯泡正唉声叹气呢!

大丫二丫瞧着爸妈这么好,心里更难过了。

李秀想到什么,突然说道:“二嫂,咱们新家建好了这边的房子咋办?”

“还能咋办,肯定是不住了呗!”她沉浸在即将迎来的新生活,没有听出李秀的意思。

“二嫂,我是说。这房子本来就是二房的,分家的时候也没说房子的事,粮食和钱原本你们就分的少,每个月还要出八块钱的孝敬钱,八块钱啊,要是买粮食,都够五个马上要饿死的人喘口气的了!”

李勇和刘红英被她说的一愣,理是这么个理,但是这土坯房又带不走,放着新房子不住,赖在这里吗?

“这…这房子…”

“二嫂,这土坯房可是你和我二哥结婚时的新房,大丫二丫都是在这房子里出生的,往后就这么不要了吗?”

李勇叹了口气,从厨房的门框里朝外看,那一间低矮的土坯房,承载了他和他媳妇满满的回忆,真就这么不要了,还真的舍不得,

他都舍得,更何况每天都抽时间打扫屋子的刘红英呢!

“可不是,这房子都住了这么老些年了,前年你回家的时候还新换了茅草,哎~便宜你爹娘了真是的!”

李勇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心里不知道再想着什么,

李秀用烧火棍扒拉了一下灶里的柴禾,幽幽地道:“这么好的房子,卖也能卖不少钱呢,直接搬走,大哥三哥小哥他们肯定想等咱们走了,把房子要了去。”

刘红英和李勇对视一眼,皆是一脸的不高兴,凭啥啊,他们的屋子,为啥要给别人。

“你和小妹先忙活着,我去喊村长他们来家吃饭,说道把队长和小周也喊来!”

“哎,去吧!”

李勇走了以后,刘红英麻利的炒菜做饭,昨天晚上她做了点白面的饼子,今天晚上人多,

可舍不得这么吃精细粮了,一捧白面,加两瓢玉米面,掺在一起蒸了一锅窝窝头,

炒了一个韭菜鸡蛋,一个凉拌荠菜,熬了一锅鸡汤,把鸡肉都捞出来,配着土豆和粉条一锅炖了。

香喷喷的味道飘了老远,下工路过的人,不少都伸着头朝院子里看。

“老李家这两天咋天天吃好的,这味道真是香死个人嘞!”

“可不是,闻着味就让人流口水,哎还是当兵好啊,月月有津贴。”

“呵呵呵,你光看着钱了,人李勇在部队可是流血流汗的。”

“谁说不是呢,部队可不是人人都能去的,如今这光景,想要当兵有个前途,还得是有熟人才行,哎哎,我可是听说李勇的领导还有战友都在呢,要是想要家里的小子当兵的话,回头就拿点礼和人家说说情去。”

路过李家的人心里都盘算着小心思,当兵的虽然苦,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而且月月有津贴,要是干的好,提干不说,回头就是退下来了,也能分个好工作,到时候就擎等着吃上商品粮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陆浔和周秋生一道来了,村长还带着自家的小子李祥,他如今十六岁了,天天闹着当兵,可李村长认识的当兵的人,关系还好的,就只有一个李勇,

今天他也是听见了别人的闲话,知道李村长要来李勇家里吃饭,哭着闹着要来过来,蹭饭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想和和李勇还有他的两个战友好好的套套近乎,到时候夏招的时候,能让通过。

刘红英和李秀没上桌,她们没桌子,蹲在地上,把饭碗放在凳子上,带着大丫和二丫在一旁吃饭。

姑嫂俩一起说着张营长媳妇的事情,交换信息一样的说着,总体也大差不差,不过却比陈嫂子说的那些还要夸张。

冯小妮过的真的狠惨,她婆婆原来在地主家当过伺候老太太的丫鬟,有的是见不得人的手段,她学了个十成十,年轻的时候忍着脾气,六十年代的时候为了口吃的,把对她一直很好的地主少爷一家给举报了,

地主一家原本因为成分不好,打仗的时候散尽了家财帮着队伍打鬼子,国家安定了以后,却因为一些积极分子整天的被批斗,又因为她的举报,一家子都死在了牛棚,如今也就剩下一个独苗苗,

靠着政府的接济, 现在在县城的纺织厂看大门,一个月虽然也有个二十几块的工资,可却是个人人都能欺负的对象。

她虽然算是迫害了地主一家,但却没有受到伤害,甚至在当时,公社的领导还颁给她一面光荣的锦旗,

如今她年纪大了,把手段全部用在了自己的儿媳妇身上,她的儿媳妇都是贫农家的闺女,她十分看重家里的成分,

除了大儿媳妇外,其余的都没少在她手里好过的,尽管如此,她儿媳妇的娘家还都对她感激,毕竟她是大队的积极分子,名声和钱票都不少,就是有人说她,也都是在暗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