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下午,陆俊就将地契送到了李唐手中,包括那片藕塘在内。
杜姜不明就里,还以为是陆俊信守诺言,难得地夸了陆俊几句,顺带着骂了国相几句小气。
陆俊随即鼓动杜姜去找张远的麻烦。
就算是十井地,那也得要,何况还有百万赏钱呢。
杜姜听了,立刻血往上涌,恨不得现在就去。
李唐拦住了她,我已经去过了,没要着。现在大姐夫一来,你又去要,会让人觉得是大姐夫给你撑腰,引起误会。
等两天再说吧,反正也不急着等着用。
杜姜勉强答应了。
李唐留陆俊吃饭,还小酌了几杯,顺便聊起了当前形势。
陆俊说,田国的挑衅的确有些麻烦,但现在还没搞清楚是误会还是有意为之,要等张惠回来才清楚。就算是后者,应该也不会立刻发生战争。田国的实力有限,仅凭他们自己,是不敢主动挑起战事的。
眼下最要紧的事务,还是宁国。
从收到的消息来看,宁国一直在备战,很快就会对仪国开战。他们很可能是想尽快吞并仪国,至少要从仪国割走一片地,并将通往中原的运河控制在手中,以便积累力量,为向杜国复仇做准备。
如果宁国缓过劲来,威胁比田国更大。
万一他们联手,夹击杜国,就更危险了。
所以,李唐应该尽快去仪国,协助仪国国君作战,挡住宁国的进攻。只要宁国拿不下仪国,杜国就是安全的,至少不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
这一点,得到了杜姜的赞同。
国君和国君夫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希望杜姜和李唐尽快赶去仪国。
因为军功赏赐的问题,这样的话无法对李唐说,只能对杜姜说。现在军功赏赐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杜姜也可以对李唐说了。
李唐向陆俊保证,不管国相怎么做,我肯定会尽快赶去仪国。
大局为重,现在不是使小性子的时候。
陆俊嘴上猛夸李唐,心里却是鄙夷不已。
伪君子说的就是你这种人,让农奴冒充盗贼,去打劫邻居这种事,你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是你干不出来的?
像你这种不择手段的人,还是去祸害别国吧,别留在杜国,带坏了风气。
送走了陆俊,杜姜又对李唐说,明天一定要去国相府,将封地和赏钱要回来。
李唐摇摇头。你现在去要,就是十井封地,可是等一等,就可能是二十井,三十井,甚至更多。
杜姜不解,问李唐为什么。
李唐笑而不语。
勾心斗角的事不是杜姜的强项,她理解不了,也不愿去理解。他虽然也算不上高手,但他掌握着主动权,不怕张远不服软。
田国来犯,杜国岌岌可危,身为国相,张远承担不起亡国的压力,他迟早会想到杜姜这个杀手锏。
失去了才知道珍贵,等杜国被田国打得喘不过气来,需要他们出手救命时,张远就不会再拿祖宗之法说事了。
当然,在此之前,他要将杜姜打造成可以力挽狂澜的名将才行。
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高手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
离开国都之前,李唐去拜访了苟先生。
对李唐的来访,苟先生一点也不意外。可是当他得知陆俊兑现了诺言,将五十井土地,包括那片藕塘都给了李唐时,却多少有些意外。
他想了半晌。“这么说,你打算去仪国了?”
“我不该去吗?”李唐反问道。
“该不该去,不是我一个世子客卿能决定的,但仪国与宁国皆属南伯楚公,你们去助阵,很可能会引起南伯的干涉。对杜国来说,未必是好事啊。”
李唐沉默不语。
同样的话,国君夫人身边的老嬷嬷也说过。他们之间应该没有什么交往,只是智者所见略同罢了。
但这么多智者齐聚杜国这样一个边陲小国,分别隐在国君夫人、世子身后,则未免让人觉得奇怪。如果再加上杜姜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师傅,就更让人不解了。
如果真的只是巧合,那只能说杜国命中注定要成为旋涡,他出现在这里自然也是天意。
“先生打算在杜国逗留多久?”
苟先生不解地看着李唐。
李唐笑笑。“如果先生暂时没有去意,那我回杜国的时候,还可以向先生请教。如果先生走得匆忙,我们这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实在有点舍不得。”
苟先生释然。“我暂时不会离开杜国,就算有事要处理,也很快就会回来。”他顿了顿,又解释道:“杜国形势不太好,世子有心变法图存,正是需要我的时候。”
李唐抚抚胸口,如释重负。“那我就放心了。”
苟先生抚着胡须,打量着李唐,露出欣慰的微笑。“怎么,你也受够了那些老臣,赞同世子变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