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9章 弱肉强食的道【1 / 3】

老周不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感慨一闪而过,问题却迫在眉睫。

宁国放弃了通常的战车进攻,改用步卒与仪国缠斗,交战的时间也跟着延长。之前的作战计划必须调整,李唐也要为前线作战的将士提供更多的粮食和武器。

包括但不限于杜姜提到的箭矢。

杜姜也知道他很难,所以只提到了箭矢,因为箭矢最重要。

她还抱着速胜的想法。

但李唐不能这么乐观,他必须做好对峙的准备,直到第一场暴雨的到来。

箭矢的问题不仅在制造,更在运输。

在宁国倚仗兵力优势,将仪国四面围住的时候,如何才能将箭矢运进去?虽说兵力也就几百人,几万支箭也就够了,用车运也要十几辆车。

十几辆车的队伍很难逃过宁国的斥候,更不可能大摇大摆的从宁国君臣的眼皮子底下运进去。

李唐有点后悔。当初还是应该坚决一点,坚持守城不出。如果是守城,哪来这么多麻烦?

反复权衡,李唐一时也找不到办法。

他强作镇静,照例和仪威一起,在城墙上巡视了一圈后,来到相府,找到了李左车。

李左车说,箭矢制造也有些困难,人手不够,无法在几天时间内打造出几万支箭。满打满算,能有五千支就不错了。

在此之前,箭矢虽是最重要的武器,用量却非常有限。百辆战车,交战一天,能消耗几千支箭就很夸张了。正常来说,一辆战车上阵,来回冲杀半天,一壶箭都用不完。

一壶箭只有三十支。

这和步卒列阵对射完全是两个概念,不是一个数量级。

说实话,如果不是事先有步卒作战的经验,准备得充分一些,连几千支箭都没有。

李左车随即又问,宁国有这么多箭吗?

李唐如梦初醒。对啊,宁国又没有以步卒作战的准备,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箭?他们带的箭有限,最多和仪国差不多,还只是总数。分担到个人,他们远远不及仪国将士。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杜姜也不例外。

应该立刻将这个发现转告杜姜。

李唐起身就要走,却被李左车拦住了。李左车拱拱手。“主君,我有一个疑问,希望主君解答。”

“你说。”

“你和那些游骑是早就商量好的吗?包括袭击朱氏和柯氏?”

李唐沉默了片刻,折了回来,与李左车对坐。

这件事是个隐患,将来肯定会出问题。如何应付别人,以后再说,眼下必须对李左车交个底。

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明,包括暗示真蜜等人去打劫朱氏、柯氏。

李左车听完,非常纠结,甚至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还不如不打听了。

这明显是有违君子之道,甚至可以说是卑劣、无耻。他应该拂袖而去,从此与李唐绝交。但李唐不仅是他的主君,还是杜姜的丈夫。如果选择离开李唐,他连重新依附杜姜的退路都没有。

杜姜十有八九也参与了这件事。

“夫人……知道吗?”李左车抱着一丝期望。

“救援柯氏的时候,她才知道的。”

“哦。”李左车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懊恼地搓着手。

李唐见状,只得说道:“左车,我知道这件事不合君子之道,也不想做过多辩解。只是眼下情势紧急,我们还是先解决问题。分出胜负之后,你如果还是不能接受,我绝不勉强。”

李左车勉为其难的点点头,又提醒道:“我如何想,并不重要。陆言如何想,才是最重要的。他为人刚正,如果觉得与真蜜等人合作非君子之道,临阵罢斗,可就麻烦了。”

李唐赞同李左车的看法,决定提醒杜姜。

“主君,将来回到杜国,仇大夫肯定是会挑起事端,如何应付,你也应该有所准备才好。”

李唐起身,向李左车行了一礼。“多谢提醒。”

——

李唐迅速写了一封信,派人出城,到和真蜜约定的地点,由真蜜转交杜姜。

宁国的军队还做不到围得水泄不通,一两个人潜入仪国大营还是没问题的,尤其是真蜜手下那些人。

信里,他只说了两件事:

一是宁国的箭矢有限,不能按事先用来对付宁国战车的计划对付步宁国步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

二是真蜜的事要和陆言说清楚。如果陆言恪守君子之道,不肯继续作战,就只能临时剥夺陆言的指挥权,由杜姜直接指挥。

以他对陆言的了解,陆言应该做不出表面配合,背里捣鬼的事。

道不同,不相为谋,好聚好散就是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他和李唐一样,也就没必要翻脸了。

写信的时候,李唐多少有些自责。

虽然知道政治就是如此,良心却还是隐隐作痛。

说到底,他毕竟还是个普通人,做不到政治家那么理性、无情,对道德的认同感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