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 14章 丢失的嫁妆【1 / 2】

软萌味的小仙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十年代初…

不像现在这么自由,家家户户都有吃有喝,有自己的田地可以种。

那个时候,还是生产队的集体生活,大家都在一起劳作,一起上、下工,一起吃大锅饭。

过着属于集体的生活,家里却穷的叮当响。

吃的、喝的,需要用工分换取,穿的、用的,都是各种票据,有钱没票也是干瞪眼。

不像现在,有钱想买啥就买啥,自由自在。

听老一辈儿说,那个年代的人,生活是真的艰苦。

家里的孩子都多,三、五个的都属于少的,多的人家,十几个的都有。

缺吃、缺喝、缺穿的年代,每天就靠上工,赚取少的可怜的那一点儿工分过活。

特别是孩子多的家庭,干活的就那么几个,全家高高低低的一群孩子张着嘴,等着投喂。

大一点儿的,还能去捡个牲口粪,打个猪草。

小的只能在家,等着大人劳作回来分的一碗能照出人影的稀饭。

就这一碗稀饭,还是一家子的口粮,分了一份儿又一份儿。

你问能不能吃饱?那肯定是不能,最多加点水,喝个水饱。

饿了就忍着,实在不行,就出去找点草根、蚂蚱吃。

相比之下,现在的社会,某些女人,怀孕就开始在家,生怕磕了碰了。

医院各项孕检,那是一样没有落下,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生了孩子,都是全职在家,立马变成全职宝妈!

而且,你看现在的孩子,吃的、喝的、穿的那样儿不是最好,提起来一根磨牙棒都是一百多……老人听了都啧啧啧!

这还不算什么,钙、铁、锌,什么维生素,各种补充的都少不了,现在没钱,你养个孩子试试?

穿的、用的,就更不用说。

可是在那个年代,怀孕,就是赶上快生了,基本还在地里劳作…

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只要你没死,就得下地干活儿!

还奢望孕检什么的,休息什么的,那都是不存在的!

很多女人,一辈子生了十个八个,连医院都没去过,你信吗?

附近的收生婆就是专门干这行的,十里八村都是靠她跑来跑去接生。

以前的孩子成活率低,也有很多原因,医学不发达,农村条件差,很多孕妇怀孕,营养不良,也不定期检查。

有的是生产时候难产,轻的孩子夭折,重的直接一尸两命

有的是好不容易顺利生产,孩子却很难养活。

还有比较稀有的双胞胎,生一个,死一个,能活着都是奇迹,那个年代真是又艰苦,又落后。

——————

村子下面有一户人家,姓周,家里条件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算是上等。

盖起了,村里的唯一一座,青砖大瓦房。

父母都是村干部,父亲村支书,妈妈妇女主任。

家里一个女儿25岁,已经出嫁,剩下一个宝贝独子,十九岁未婚。

老两口儿,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在当时的年代,家里孩子少,父母还都年轻,还都是干部,可想而知,儿子婚配的事儿,就比较遭人惦记。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个时候很多都是相亲结婚,不像现在自由恋爱。

老周家,早早的,就被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家盯上,上门说媒的络绎不绝,差点把他家的门槛踩破。

作为妇女主任的妈妈张巧枝儿,嘴巴那叫一个能说会道,村子发生什么纠纷,那都是她,第一个冲在前线。

不说都是她上门调解吧,大部分都是她劝解处理。

十里八村,谁不知道张巧枝儿那张巧嘴儿,死的都能给你说成活的,还犀利的很。

见识过太多家庭纠纷,张巧枝儿心里对自己儿子没啥别的期望,就希望他以后找媳妇擦亮双眼。

千万不要找个闷葫芦儿,一天天的在家不受待见,出门受欺负,嘴巴还跟挂了油瓶子一样笨的要死。

再说她自己也是利索人,不喜欢磨磨蹭蹭的肉刺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