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百零八章 两种画风【1 / 3】

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陵,其实分新旧两城。

旧城在北,新城在南。

旧城位于楚郢都旧址附近,秦汉相继修缮。关羽镇荆州时,曾大修此城,不过也不算大,城周十余里。

朱然镇江陵时,修江陵新城,离长江很近,自此为魏晋重镇,旧城改曰“纪南城”。

纪南城有守军,共三千人,其中两千算是比较能打的部队,另外一千则是流民丁壮,训练不过两年,以为郡兵,也还凑合。

江陵城守军稍多,差不多是四千精兵、数百丁壮。

当然,江陵附近还有水师营寨,只不过现在人不多了,被调走了。

江陵是重镇。

晋初,荆州主官或治襄阳,或镇江陵。渡江以后,不厥常理。

王敦把家安在武昌,但他人时而在襄阳,时而在江夏。

陶侃把家安在江陵,治所也设在此地,但他人主要在武昌或夏口,因为他现在还兼领刺史之职。

简单来说,江陵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武昌或夏口是军事中心。

如今大战方起,陶侃几乎日夜蹲在夏口、杨口一线。

至于江陵和纪南城,则留给参军陶斌(陶侃之子)、南郡太守陶臻(陶侃之侄)守御——纪南城也是现在南郡的治所。

堂兄弟两个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派信使进行了联络,然后进行了一番部署。

最重要的事情是联络各地的豪强……

十一月初八,江陵西北的湖泊沙洲中,黄和喝完酒后,将瓷碗摔碎于地,大喝道:“汉时我家祖上以江贼破英布,得封侯。今又有何不敢?跟我上。”

说罢,套上皮甲,当先登上一艘船只。

千余人紧随其后,纷纷登上各艘船只。

黄氏族人站在高楼上,静静看着族人部曲的远去。

整整一千五百将士,算是他们江陵黄氏的老底子了。大军压境之际,不退反进,对得起陶公了。

船队沿着漳水(非河北漳水)北上,速度不紧不慢,但浩浩荡荡,气势雄浑。

向北行了一天后他们甚至看到了几名四处游弋的梁军骑兵。

这些骑兵也是大胆,竟然在岸边远远跟着,时不时破口大骂一番。

船上之人也跟着骂,各自用出最恶毒的语言,问候祖宗十八代,非常热闹。

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双方都听不懂对方在骂什么吧。

船行两日之后,已可远远看到远方地平线上的当阳城。

此城离河道还是有点距离的,看着近,走过去其实不近。

黄和没有管他们,而是度入了一片芦苇荡中。

北边数里外,有一位他的结义兄弟,正好去会一会。船停他家坞堡附近的湖池中就是了,顺便讨要点干粮,如果能说服他一起北上,那就更好了。

邵兵好大胆,深入这么远,正好去寻一寻其有无运粮的车队,如果能成功突袭,恐能发一笔大财。

战术就是这么个战术。

邵贼不可能到处都是骑兵、甲士、精锐,他总有战力羸弱的丁壮,以有心算无心,总有机会的。

江陵黄氏如此,华容胡氏也在稍晚时候接到了命令。

他们选派了千名部曲,携带刀盾弓枪,向北越过杨水,进入云梦泽与沔水之间的湖沼区内。

其间有几个水寨,非官府所设,乃百姓自发聚集形成。

洲中开圩田种地,河湖中捕捞鱼虾,往来全靠船只,外地人很难知道他们的所在。如果能藏身其中,骤然杀出,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或有斩获。

大山之中的临沮县河浦码头上,县令正在给庞旸送行。

数十县兵全交给他了,几个豪族也聚了三四百兵,作为襄阳庞氏的分支,庞旸自己凑了百余宗党,外加一千丁壮,总计一千五百余人,翻越山岭,先借宿于相熟土族庄园中,再顺漳水而出,步行北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