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62章 夸张的销量【3 / 4】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语双关,要是放在作风保守的中国,鲍里斯恐怕要遭遇几个白眼,甚至是被喊耍流氓,可这里是美国。

眼前的妹子意会后,反而露出了个甜美的笑容。

鲍里斯因为丢了工作而阴霾的心情,在这个笑容过后如同雨过天晴。

“鲍里斯·麦克斯韦!”

褐发女郎轻轻握住鲍里斯的手,“莉莉安·格雷克!”

“莉莉安,你在这附近工作吗?”

“我在四十九街的洛克菲勒中心工作。”

“啊哈!nbc电视台,看来我们算半个同行……”

话说到一半,鲍里斯的话戛然而止,他才想起自己刚丢了工作。

“今天的天气很适合去喝杯咖啡!”鲍里斯换了个话题,向莉莉安发出了邀请。

“确实很适合!”

得到莉莉安的回应,鲍里斯心中雀跃,他打算去结账,莉莉安却也想从书架上拿一本书。

“也许,我看过这本书之后可以借给你。”鲍里斯说。

莉莉安的手放了下来,“不错的主意!”

两人来到收银台,斯泰洛夫女士满头银发,眼神坚定有力,还带着点不满。

小伙子,泡妞可以,为什么要搅黄我的生意?

鲍里斯有些尴尬的结了账,在斯泰洛夫女士审视的目光中绅士的为莉莉安推开了门。

走出书店,天空中仍飘着雪,鲍里斯看着莉莉安的背影,不知为何脑海中忽然出现多年后的场景。

别墅、阳光、绿地、女人、孩子、狗……

真是令人陶醉的美好画面!

他快步撵上莉莉安,两人相视一笑,漫步雪中。

鲍里斯转过头看了一眼哥谭图书市场,它的门外有一个小约翰·赫尔德设计的招牌,这位禁酒令时代的标志性漫画家送给了哥谭图书市场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语——

智者在此垂钓。

多么有先见之明的哲理啊!

不过比起小约翰·赫尔德,他更加感激斯泰洛夫女士。

当然,还有林,伟大的中国作家,我赞美你!

如果林朝阳知道大洋彼岸纽约城里的鲍里斯对他的感激,他定然是不会高兴的,还会发出和斯泰洛夫女士一样的抱怨。

冬日傍晚,因为下雪的缘故,天色比往常这个时间段更加昏暗。

向西望去,时代广场那壮观又花哨的霓虹灯在昏暗的天气下泛着雾蒙蒙的光。

同为广场,联合广场远没有时代广场的繁华,不过去年才开业的巴恩斯·诺布尔书店为联合广场附近增色了不少。

上万平的巨型商店在这个周末的傍晚灯火通明,读者如云。

自从开业之后,巴诺书店受到了附近热爱阅读的市民们的热烈欢迎,非工作日总是这样热闹。

赶上有作家在此举办签售会,那就更热闹了,比远在两英里之外的歌坛图书市场更像“市场”。

不过对于书店的工作人员们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了,店长劳伦斯闲暇之余还有空跟收银员艾米丽闲聊。

又一位读者过来结账,劳伦斯看着书籍那异域风情的封面,说道:“那位中国作家的书卖的不错!”

“何止是不错,下周它一定会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的!”

艾米丽的语气有些夸张,但并不是空穴来风。

联合广场的巴诺书店虽然去年才开,但她已经当了四年收银员,每天经手结账的图书少则几十本,多则数百本,书店里哪部作品畅销她再清楚不过。

这一整天里,她经手卖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过了70本,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畅销书上市的时候。

艾米丽甚至觉得《舌尖上的中国》有可能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不过今天毕竟只是书籍上架第一天,她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死。

“登上畅销榜不难。他在那些阅读爱好者里的号召力可不低,上次签售会你看到了。

而且这里可是纽约,《纽约客》的大本营!”

劳伦斯回想起上次林朝阳来巴诺书店举办签售会时的场景仍印象深刻,他在书店工作多年,不是没见过受欢迎的作家,但这么受欢迎的外国作家他还是第一次见。

有许多外国作家也许在美国文化界的名声很大,但作品销量和那种在读者当中的号召力,却远不如那位中国作家。

而且劳伦斯觉得有意思的是,那位中国作家竟然能在《纽约客》上开专栏,他看过那些专栏作品,不太符合他的阅读口味,但实事求是的讲,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劳伦斯出生、工作在纽约快四十年,他非常了解纽约这座城市,它有纸醉金迷的一面,也有文化艺术昌明的一面。

《纽约客》畅销欧美国家是没错,但它每期销量的近1/6都是纽约城的那些知识分子消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