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义军都能从投降的贼寇、乡勇中选拔民勇,总不能不要主动投军的青壮吧?
只不过,随着麾下民勇营越来越多,杨和庆已经有种指挥不畅的感觉。
如今他手下除了第三团,还监管着二十个民勇营!
同时对团级、营级编制都有所改动···
成诵还在细看军令时,杨和庆便已经为此事开始下达一项项命令了。
其中只有四个民勇是从汝阳带出来的,剩下十六个都是在攻下真阳、信阳州、罗山之后编练的。
其次就是自负勇力的草莽,走投无路的工匠,及抱着试一试心态的普通百姓。
按照这封军令,杨和庆晋升为常备军第三旅旅长,张遨晋升为旅副,他则晋升为旅军政员。
所以,东路军便沿汝水南下,先拿下了军事要地固城仓——此地在后世名为固城(非固始),实际是一座由重要仓储、物资集散地发展而来的小城池。
了解完东路军的情况后,刘升又调来资料,查看了义军在汝宁、遂平的兵力布置。
杨和庆正在军营中处理军务。
两人正谈论着这件事,便听见营帐外隐约传来一阵马蹄声。
成诵点头,“季象乾这县丞确实干得不错,至少在决狱方面很有一套。”
“俺就是团指挥杨和庆。”
这个骁骑卫其实认得两人,听两人报出姓名不过是走流程。
杨和庆、彭有义这两路义军攻下州县后,都是按李长文的办法,先从当地愿投效义军的人中委任临时官吏。
眼前这封黄头的,便代表的是重要军令,所以须得有三位团级将官中的两位在场,才能交接。
没想到季象乾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县衙积累的案件都处理了,还把其他方面的事也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成诵小小震撼了一把。
义军接管县城后,成诵照例展开公审——对象包括县城中作恶的大户以及贪污害人的官吏。
这样有才能的读书人主动投靠义军,他是打心眼里高兴。
发现这两地也新编了不少民勇。
并且委任官吏的事都由军政员负责,团营主副将官不准插手。
只不过此前南路军招贤令张贴后,来投效义军多以城中地痞流氓为主——这类人义军当然不会接收。
他正待出去巡营,看看民勇训练得怎样,顺带活动活动,便见军政员成诵回到了营地。
此时义军赈济难民的消息已经远远传播开,便连江北(南直隶长江以北部分,主要是后世安徽)都有不少难民跑来求活命。
又验明两人的印信,他这才将竹筒交了出去。
然后就是高兴。
根据彭有义的战报,明军在此是驻守了一千多营兵的,又有乡兵一千余,比好些县城驻兵都多。
三月初八,息县。
好在义军攻占城池后,都会顺便张贴去年刘升让人撰写的《招贤令》,募用贤才。
二十几个营的军务并不少,即便其中大多数只需要杨和庆浏览、签名、盖章,他仍是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将这些军务处理完。
杨和庆看完,将军令递给成诵,笑着道:“大帅就知道俺们现在头疼什么,这不,传令让俺们组建第三旅!”
既练又养,一个月的功夫,这些民勇勉强有了些战斗力,彭、胡二人这才计划着下一步军事行动。
但两人都知道,刘升接下来计划先稳一波,搞搞内政。
从二月中下旬,到三月中下旬,胡东流在新蔡编练了10个民勇营,总计6000民勇!
其人十六岁中秀才,年轻时有狂生之名,可惜后来乡试屡不中举,还耗尽了本就不多的家资,后来不得不沦为讼师,靠给人打官司养家。
这倒没什么,大不了打仗时他少带几个民勇营,将多余部队分派去镇守各处要地就是了。
再之后便是昨日攻占的朱皋镇了。
南路军如今有二十个民勇营,属实指挥不畅。
再考虑到接下来崋部将要面对的形势,以及初步搞好内政后扩张地盘的需要,刘升觉得,是时候再次给义军升级了···
只不过季象乾并非什么官司都接——他只接受害人的官司。
彭有义用兵依旧比较刚,所以这一战崋部义军死伤两三百人。大多数是民勇,而非常备军。
如果崋部下一步整体战略是向外大肆扩张,那么两人大概率会向北或向东攻打。
他先让警卫兵安排信使去休息。
然后又分派好几个警卫兵,去传令让团副张遨及第三团各营指挥、营副、军政员安排好手中军务,前来开会。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