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606章 远方来客【1 / 1】

北海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河中郡正式划入顾南夕的势力版图,顾南夕的短板终于也露了出来。

如果把幽云十六州以及草原全部包含在内,顾南夕的实际控制区域跟大周皇帝差不多大小。

但地方的资源,人口数量,开发程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缺钱,缺人,缺粮是挡在前面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因为和大周皇帝闹掰,云州生产的羊毛制品,果子酒,罐头等等失去极大的一个市场,光靠云州朔州两地的消费能力,完全无法支撑起整个财政。

至于兵力,那更是捉襟见肘。

西夏边境要部署顾家军,幽云十六州也得留一部分云州兵,云州七镇要战后重建,朔州这流民虽然已经被安排好了,但也需要布置兵力。

至于刚拿下来的河中郡,那更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好在王不喜派来的云州兵,很快就抵达了河中郡,领头的正是阿勒川。

久经沙场历练,阿勒川不再是当初那个脏兮兮的异族少年。

现在的他好像一株白杨,腰杆背直,骑在马上,气宇轩昂,五官长开,鼻梁高耸,目光如炬,颇受娘子们的喜爱。

阿勒川刚到河中府,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顾南夕安排城防任务。

尤其是在河中府,遂宁县一带,要随时防备王守杰主力大军的进攻,不可放松!

“阿勒川,云州还好吗?”李明德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去请阿勒川吃个饭。

多年未见,李明德险些没认出来阿勒川,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干娘最近实在是太忙了。莫说是她,便是我们,也忙得脚不沾地。”

李明德嘴里抱怨着,实际上是在替顾南夕解释,没有给阿勒川举办接风宴,不是瞧不起他,而是因为大家伙真的太忙了。

李明德选的这家食肆,就在河中府城墙不远处。

由于阿勒川待会儿还要去接管城墙防务,不能随意喝酒,所以李明德没有带他去酒馆。

李明德熟门熟路地点上食肆的招牌菜,又给阿勒川倒上一杯苏子饮。

“干娘还说,等我们打败王守节,就让我们放假。结果现在又说忙完这一阵子就能休息,我瞧啊,全都是骗人的!真相也许就是,这一阵就是一整年!”

阿勒川不是以前的那个傻憨憨,自然听得出来李明德话中的意思。

毕竟是有很多年没见过了,双方都感到有些陌生,这是很正常的事。

阿勒川喝了一口热乎乎的苏子饮,笑着道:“大将军就是这样的,忙起来可以连续三四天不睡觉。我们出征那会,士兵们都快累趴下了,大将军还斗志昂扬!”

李明德心里暗道,在干娘身边就是格外锻炼人,就连阿勒川也学会听话听音了。

“可不呗。干娘手下还是太缺人了些,前几日我去信给牛锦一,想让他调几个人来河中府搭把手。他可倒好,不仅不派人来,还把我的书童给扣下了!”

一想到这事,李明德就生气。

自己总共就两名书童,跟着自己一路从京都来到河中府,是经过精心调教过的,能帮自己做不少事呢!

其中一个去朔州找牛锦一,就像肉包子打狗似的,一去无回。

另一个被派去云州,结果阿勒川都来了,他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是被谁扣下了!

没有两名书童帮忙,李明德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阿勒川可太理解李明德的状态了。

想当初,云州和鞑子打仗的时候,云州全体官员从上到下,全都是如此!

阿勒川安慰道:“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到了年节,肯定会给休沐的。”

李明德是真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快被掏空了,期待道:“去年,你们年节放了多长时间的假?”

阿勒川的笑僵在脸上,眼神闪躲,随即心虚地哈哈大笑:“放了许久呢,两个节日合一块,得放了将近一个月。”

李明德不信:“说实话。”

阿勒川叹气:“老百姓们放了大半个月。我们也就放个半天一天的。不过,今年肯定不一样!幽云十六州都收回来了,大将军肯定会举办庆祝活动的!说不定还会再次举办蹴鞠大赛。”

李明德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干娘扩张的速度如此之快,工作量也是呈指数倍的上涨。

李明德都不敢想,如果干娘又拿下广德府,自己还能有时间睡觉吗?

“唉,干娘还是太缺人手了,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手!”

阿勒川点头赞同:“没办法。读书艰难,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士族出身。即便百川书院不拘一格,招收学生,但仍然供不上大将军的需求。士族和大将军的关系又不好。”

李明德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达到干娘的用人标准,何其之难?”

士族和大周很多学子都瞧不上顾南夕,觉得她自甘堕落,居然用一些出身贫寒,甚至贩夫走卒之辈去管理疆域,而不是选择和士族合作,肯定走不长远!

李明德在顾南夕手底下干了几天活,也就明白士族的怨气和鄙夷从何而来。

顾南夕为了政令的通达,直接摒弃了原本辞藻堆砌的毛病,要求言简意概,能使用大白话最好。

例如要求拨款的,除了开头和落款。

读过书,文笔稍好一点的,写的是【窃查某县,自春徂夏,雨泽稀少,麦收歉薄。近日虽得微雨,未能沾足。现已饬令县衙开仓平粜,并劝谕绅富捐资助赈。可否请旨拨发帑银三千两,以济民困?】

但李明德接触更多的则是【某县今年下雨稀少,收成不高,虽然县衙开仓济粮,但钱还是不够,请求拨款三千两。】

这种水平的文书,士子们看了要落泪,文武百官们看了,要怀疑人生。

但不得不说,用大白话宣传政令,能让更多的百姓看懂,也会减少政令在从上到下的传达过程中,出现的被误读。

李明德在适应了好几天后,也就习惯了,甚至隐隐有一种,这样也挺不错的感觉。

如果换成大周的文书格式,还得先拍好大一份马屁,这么多份文书,写起来挺费手!

李明德和阿勒川聊了好一会儿,时间和距离带来的隔阂渐渐消散开。

“将军,李大人,京都来人了,就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