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章 《北山经》(北次二经)【1 / 2】

散清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山海经》是古代的一部神话地理著作,其中“北山经”是“山经”的组成部分,而“北次二经”则是“北山经”中的一个部分。

北次二经,记载了大量的山川地理、神话传说、异兽植被等内容,是研究古代神话传说和地理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后人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北次二经”记载了哪些神奇古怪的事情呢?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开启一趟奇妙的自然景观大探险之旅吧。

北次二经,所记载的首座山脉,它的名字叫“管涔山”。

管涔山,位于汾河的东岸,山脉的首端就矗立在汾河河畔,像是一位巨人的头颅,枕靠在汾河。

管涔山上没有高大树木,漫山遍野长满了青青的草丛。山脚下蕴藏着丰富的玉石资源。

汾河就发源于这里,汾河如一条银丝带,穿越山谷,蜿蜒向西流淌,然后注入大河。

管涔山作为“北次二经”所记载的首座山脉,没有巍峨的气势,没有茂密的植被,也没有异兽、飞鸟、怪鱼生活,着实有点担不起首山的统领与霸气。

自首山管涔山,向西二百五十里,就是“北次二经”记载,名字叫“少阳山”的山脉。

少阳山,山上有大量玉石分布,山下蕴藏着赤银。赤银,并不是我们现代所熟知的银,而是一种赤红色的矿物质,很可能是赤铁矿。

酸水发源于少阳山,向东流淌,汇入汾水。酸水,之所以被称为酸水,可能是水中含有酸性矿物质。因为,水中产一种名字叫美赭(zhě)的矿物。美赭,是一种红褐色的矿土一样的物质,它的粉末可以作为染料使用。

管涔山向北五十里处,有一座山脉,名字叫“县雍山”。

县雍山,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山。山上储有丰富的玉石,山脚下储有大量的铜矿。

在这片土地上,还生活着各种神奇的生物。闾麋(lu mi)是这里常见的大型哺乳动物,它体型比牛大,雄性长有巨大而多叉的角,尾巴像驴的尾巴,蹄子分两半,颈部比鹿短小,是一种“四不像”的麋鹿品种。

这里的山里还生活着白翟、白(you)等鸟类。这两种鸟类,都有着白色羽毛,样子长得像野鸡。它们在座充满灵气的山脉,翩翩起舞,犹如天空中的精灵,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发源于县雍山山脉的河流,名字叫晋水。晋水蜿蜒曲折,向东南方向流淌,汇入了汾水。

这条河流孕育了一种奇特的鱼类,名字叫“鮆(ci)鱼”。鮆鱼,形状具有儵(shu)鱼般流线型的身体,鳞片是赤红颜色的,在水中游动时,显得格外美丽。它的叫声叱咤,清脆悦耳,仅能愉悦人的心灵,还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在困境中找到力量。

传说,食用鮆鱼的肉,能够使人去除烦恼,不骄不躁、心旷神怡、精神焕发。

再向北行二百里,这里的山脉名字叫“狐岐山”。

但从字面理解,这座山应该居住着很多狐狸。狐狸是一种外表美丽、聪明伶俐的仙兽。可惜的是,此山虽然名字叫狐岐山,山里却没有狐狸生活。

狐岐山,比较荒凉,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却蕴藏着会丰富的青碧。

胜水发源于狐岐山,它向东北方向流淌,汇入汾水。水中孕育着大量的苍玉。

自狐岐山向北行三百五十里,见到的山脉名字叫“白沙山”。

白沙山,地域辽阔,方圆三百多里,自然条件恶劣,属于砂砾型的山脉,山体基本是由连绵不断的沙丘构成,没有草木生长,更没有鸟兽在此繁衍生息。是一座人迹罕至,荒凉无比的孤山。

鲔(wěi)水发源于白沙山的山顶,但山上却看不见水的踪迹,只有到了山下,才会发现山里的水流。这或许是,白沙山遍布砂石,质地疏松,河流自源头慢慢渗入了地下的缘故。

白沙山蕴藏和丰富的白玉石,质地细腻、光泽柔和,色彩洁白如雪,是人们十分珍惜和喜爱的一种玉石。

白沙山再向北四百里的山脉,名字叫“尔是山”。山上没有草木生长,也没有河流萦绕,是一座没有生机的山脉。

沿着尔是山继续向北三百八十里处,这里的山脉名字叫“狂山”。

狂山环境特殊,高大险峻,山上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总是白雪飘飘,终年被大雪所覆盖,不生草木。

狂水,也就是积雪融化的水,在此发源,向西流淌,注入了浮水。狂山虽然气候条件恶劣,这里却蕴含着大量的各类美玉,是盛产纯净美玉的摇篮。

狂山向北行三百八十里,这里的山脉名字叫“诸余山”。

诸余山没有独特的传说与故事,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铜和玉,山下植被茂密,以松树和柏树为主。

诸余水,从山脉中流淌而出,向东方注入了旄水。

诸余山向北三百五十里的山脉,名字叫“敦头山”。

敦头山,山上盛产金和玉,却无草木生长。

旄水发源于此,向东流淌,注入印泽。

敦头山,生活着一种异兽,名字叫“(bo)马”。马,身体是白色的,尾巴像牛的尾巴,长着一只角,它鸣叫的声音,就像是自己在呼唤自己,名字由此而来。

敦头山向北行三百五十里,这里的山名字叫“钩吾山”。山上储有玉石,山下储有铜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