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章 《东山经》(东次二经)【1 / 2】

散清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山经》(东次二经)是古代经典文献《山海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东山地区的山脉、河流、异兽、怪鸟等地理特征。

本章将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东次二经”,东山地区的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深入探索其中的异兽、怪鸟等生物以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礼仪习俗的特点。其中记载的众多生物不仅是东山地区的特有物种,也是古人对图腾崇拜的体现。他们相信这些生物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保佑家族平安、五谷丰登。

通过对“东次二经”的深入探索,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化,激发人们对自然、生命、智慧与精神世界重新审视和偏见怀疑态度的修复。

东次二经所记载的首座山脉,它的名字己叫“空桑山”。

空桑山流传着一个“桑桑仙子”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空桑山上有一位美丽的仙子,她善良、聪慧,深受山民们的喜爱。突然有一天,只见乌云压顶,狂风大作,一只看不见头尾的怪兽,扯起仙子随狂风和乌云不知所踪。从此,人们再也没有得到仙子的音信,看到仙子美丽的身影。失去桑桑仙子大山,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缺少了往日的生机。人们为了纪念“桑桑仙子”,把这座山取名为“空桑山”,人去山空的意思。

空桑山,山势险峻,奇峰异石林立,洞穴密布。空桑山四周地形多样,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良,种类繁多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站在空桑山的顶峰远眺,它北临食水、东望能看见沮吴、,南望能看见沙陵,西望能看见“湣(hun)泽”。

从独特的地理位置来看,在古代,自空桑山出发,可以通往中原地区,也可以连接江南地区。因此,空桑山不仅是地理上的交通枢纽,也是古代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空桑山不仅有美丽悲壮的神话传说,这里还生活着一种名字叫“軨軨(ling ling)”的异兽。

軨軨的体形像牛,身上长着老虎一样的斑纹,它叫起来的声音,就像是人在虔诚祷告的单调声音。它的名字就是它自己发出声音的音准。传说,軨軨如果出现在某个区域,将预示着这里会有洪涝灾害降临。

自空桑山向南行进六百里,这里的山脉名字叫“曹夕山”。

曹夕山,地貌也非常独特,大小山谷众多,却没有水源,尽管在这里生活的鸟兽数量繁多,

在没有水源的条件下,这些生物如何生存,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生态之谜。不过,有句民间俗语说:山多高,水就多高。虽然山上没有河流发源,山间的岩石缝隙,一般会有滴水岩形成。因此,记载的山中多鸟兽,虽然水源不是很充足,但基本生存对水的需求,应该不是大的问题。

沿着曹夕山向西南行四百里处,这里的山脉名字叫“峄皋山”。

峄皋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山上产金玉,山下遍布一种名字叫“白垩”的矿物质,白垩作为一种优质,制作瓷器和建筑材料的原料,在古代就已经被认知和广泛应用。

峄皋水,发源于此山,河水向东流淌,注入了激女水。水中生活着一种名字叫“蜃珧(shèn yáo)”的河蚌类水生物。蜃珧不仅肉质鲜美,它的体内也能产颜色洁白,质地优良的珍珠,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

激女水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名字。这里的水应该是舒缓、优美的样子。因为它具有它洁净、滋养、细腻的特性,女性如果是在这里沐浴,或饮用这里的水,就会激发女性潜能、焕发女性的内在魅力,使其在自然之美中找到自信,从而让生命大放异彩。

从曹夕山乘舟走水路向南行五百里,在趟过三百里地的流沙地带,就到了葛山的山尾。这里是漫漫的无垠沙漠,风沙骤疾,是生命的禁区,没有草木生长,遍地都是被风雨侵蚀的砥砺石块。在阳光的照耀下,沙漠泛起一层又一层的黄沙之波澜,宛如大海的波涛一般,显的既壮美又残酷。

继续向南行进三百八十里处,有一座山不生草木的山脉,它的名字叫“葛山”。从曹夕山看见的是葛山的山脉尾部,这里则是葛山的主峰。

澧水发源于该山脉,河水向东流淌,注入了余泽。澧水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鱼类,它的名字叫“珠蟞鱼”。珠蟞鱼的外形像一片肺叶的样子,长着大大的眼睛和六条腿,皮肤的样子不是很好看,但它却能产出稀有的珍珠品种。

珠蟞鱼的肉酸中带甜,食之令人愉悦,还可以治疗疠病。

再向南行进三百八十里,这里的山脉名字叫“余峨山”。

余峨山的山上生长着许多梓树和柟树,这两种树种都是制作家具和用于建筑的上等材料。山下遍布着荆棘和芑(qi)草。芑草是一种野菜,味道像苦菜。

杂余水自山中流出,向东流淌,注入黄水。

余峨山里有一种异兽,它的名字叫“犰狳(qiu yu)”。

它的形状像野兔,嘴巴像水鸟的长喙,眼睛像鸱(chi)鸟的眼睛。鸱鸟,是指鹞鹰,眼光透着机警凶猛。它的尾巴细长像蛇的尾巴,见到人或者比它强大的动物,就会蜷缩起身子假装死去,来保护自己。它叫起来的声音就是它的名字的音准,它的喙尖而长,能探入洞穴深处,觅食小昆虫。犰狳是螽(zhong )虫、蝗虫,这类危害粮食作物类昆虫的天敌,所以,只要它一出现,这些昆虫就会迎来灭顶之灾。

因此,犰狳,在古代人心目中是代表着祥瑞之兆,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余峨山向南三百里,看见的山脉名字叫“杜父山”。杜父山,十分荒芜,山上不生草木,但水资源丰富。

再继续向南行进三百里,这里的山脉名字叫“耿山”。耿山,山上不生草木。但因水资源丰富,产水碧(水流冲刷形成的玉石),也有很多蛇类在此繁衍生息。

耿山的山中还生活着一种异兽,它的名字叫“朱獳(nou)”。

朱獳,它的体形像狐狸,长着像鱼一样的鱼翅,它叫起来的声音就是自我呼唤名字。

传说,朱獳一旦出现,将预示着国家会有恐惧或灾难的事情发生。

从耿山向南行进三百里,遇到的山脉,它的名字叫“卢其山”。

卢其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土地贫瘠,山上草木不生,遍布沙土砾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