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译文】
再往西三百里,有座阳山,山上到处是石头,却没有草木。阳水就从这座山发源,之后向北注入伊水。水中有很多化蛇,这蛇长着人的面孔和豺身子,禽鸟的翅膀,像蛇一样蜿蜒爬行,发出的声音如同人的叱骂声,这蛇出现在哪个地方,那里就会发大水。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蛭(1),食之不眯(2)。
【注释】
(1)蛭(lóng zhì):神话中的兽名。
(2)眯:梦魇。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昆吾山,山里有丰富的赤铜。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和猪差不多,长着角,发出的声音就像人在嚎啕大哭,这野兽的名字叫蛭,人吃了它就不会做噩梦。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1),可以毒鱼。
【注释】
(1)芒(màng)草:也叫莽草,形状像石楠而叶稀,有毒。产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
【译文】
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有座葌山,葌水就从这座山发源,之后向北注入伊水。山里盛产金属和玉石,山下有大量石青、雄黄。山里有种植物,形状像棠梨树,叶子是红色的,它叫芒草,可以毒死鱼。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译文】
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有座独苏山,这山上没有草木,有很多水系。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而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蔓渠山,山里有丰富的金属和玉石,山下遍布着一簇簇的低矮竹子。伊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洛水。山里有一种野兽,名字叫马腹,这野兽长着人的面孔和虎的身子,发出的声音酷似婴儿啼哭,吃人。
凡济山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译文】
济山山系,从辉诸山起到蔓渠山,一共有九座山,行经一千六百七十里。诸山山神都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祭祀山神的礼仪如下:用毛物作祭品,还要献一块美玉,把祭品都扔到山谷里,祭祀不用米。
中次三山山之首(1),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琈之玉(2),其阴多赭、黄金(3)。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茜如举(4)。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
(1)(bèi)山:山名。
(2)琈(tu fú)之玉:一种美玉。
(3)赭(zhě):一种红色矿石,可以用作染料。
(4)如茜(qiàn)如举:茜,就是茜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是黄红色,可用作染料,也可入药。举就是榉柳,一种落叶乔木,叶小呈椭圆形,有毒。
【译文】
中央第三列山系叫山山系,它的第一座叫敖岸山,这山的南面有大量琈玉,北面有丰富的赭石、黄金。一个叫熏池的神住在这里。在这座山中常常会发现美玉。从这山上向北望,可以看到黄河和大片丛林,它们的形状就像茜草和榉柳。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白鹿,长着四只角,名字叫夫诸,这野兽在哪里出现,那里就会发大水。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是多驾鸟(1)。南望渚(2),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3)。武罗司之(4),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5),而穿耳以(6),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7),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8),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9),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注释】
(1)驾(jiā)鸟:一种鸟名。驾,或作“”。
(2)(tán)渚:地名。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3)仆累、蒲卢:仆累即蜗牛,软体动物。蒲卢也是一种具有圆形贝壳的软体动物,蛤蚌一类。
(4)(shén):鬼中的神灵。
(5)要:“腰”的古字。
(6)(qú):金银制成的耳环。
(7)畛(zhěn)水:水名。
(8)(yǎo):鸟名。
(9)藁(gǎo)本:一种香草,可以入药。
【译文】
再往东十里有座青要山,那里是天帝的密都。有很多野鹅。从青要山向南看,则可以望见渚,渚是大禹的父亲鲧化为黄熊的地方,这里有很多蜗牛、蒲卢。山神武罗掌管着青要山,这个神有着人的面孔,身上长着豹的斑纹,有细小的腰身和洁白的牙齿,耳朵上挂着金银环,她说话的声音就像玉石彼此撞击的声音。青要山适宜女子居住。畛水就从这里发源,之后北流注入黄河。山里有种鸟,名字叫,形状像野鸭,身体是青色的,长着浅红的眼睛和深红的尾巴,吃它人可以多生孩子。山里生长着一种草,形状像兰草,茎干是四方形的,开黄色的花朵,结红色的果实,根像藁本的根,它的名字叫荀草,吃了它能让人的气色变好。
又东十里,曰山(1),其上有美枣,其阴有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注释】
(1)(wēi)山:山名。
【译文】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山里盛产甜美的枣子,山的北面出产琈玉。正回水就从这座山发源,之后向北流注入黄河。正回水中生长着许多飞鱼,这鱼的形状像小猪,身上长着红色斑纹,人吃了它就不会怕打雷,还可以躲开兵器的伤害。
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1)。滽滽之水出焉(2),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黄贝。
【注释】
(1)蔓居:即蔓荆,一种草本植物。
(2)滽滽(yong):水名。今河南嵩山西有滽水。
【译文】
再往东四十里,有座宜苏山,山上有大量的金属和玉石,山下遍布着蔓荆。滽滽水就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北流注入黄河,水里有很多黄色的贝壳。
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1)。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注释】
(1)河之九都:九条河的发源地。都,当作“瀦”,水流汇聚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