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衣钵之职。谙历丛林。老成之士。乃任厥责。诸方通用晚辈。败德悞事非轻。进纳贤良。忠谏过失。应缘接物。不可违时。方丈一应礼节。究心提点。头首寮舍缺典。一一以时照拂之。两序进退。须预咨谋。贵在得人。庶符舆论。如佛照和尚。两主育王。皆元庵主侍左右。浙翁退知客后。韬晦前资十七年。元异顾之。
密庵和尚住华藏。松源岳司藏钥。脾疾赴众缺典。庵叱之。后赴灵隐。不得侍行。如侍者掌衣钵合。左转右旋之。二大老后世其家。住持者可不审诸。
圣僧侍者。贵在道心。二时下供。打下堂槌。朝夕交点被钵位。中夜剔灯。同维那交收亡僧钱。住持迁化。系把帐。上首不过堂入堂打槌。供头上供。参头打下堂槌。本山侍者名字退耕和尚。自此职历至前板。然后出世。此是前辈立身之模范也。
汤 列项职员
副寺之职。职小任重。众人命脉所系。米面当须细洁。粥饭贵得精丰。酱黄豆豉。合办及时。盐醋姜油。满足供众。缺乏预谋上首。克落常慎下流。无徇私情。勿图己计。推情保惜。如护眼睛。先德分司列任。本为众人。今昧原深加刻削。粗饭薄粥。臭醋淡韲。非惟任责者之无知。实在住持之有过。
典座之职。无真心供养者。不宜徇关节妄请之。当与前堂首座谋议。从众擢用。万不失一也。当广种蔬菜力除草秽。四时合种杂物。勤看老圃须知。园丁当以私惠优其寒暑。调和羹菜。五味须全。油酱椒料。常住有限。须出己囊助办堂供。一人办心。诸天办供。多见所在。假名职图监收。园地半占。栽麻苎以为园丁补洗。递代相承。习以成弊。厨中不许弃贱诸物。执役选用苦行老成。若设大斋。食次与上首知事商议。过多减除皆不可也。行者不律。诲而至再。不受训者。责之罚之。同利均表。粥饭上桶。焚香。望僧堂设拜。常把众人顶在头上。自获福利。不汝欺也。
直岁之职。日生事务。无爽其时。护惜山林庇风水。牧养火佃。成褫常住。扫洒廊庑。疏决沟渠。措办柴薪。巡警火盗。灰记漏迹。待晴整捉。凡大修造。各有司存。勤苦向前。以尽厥职。古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思之。
庄主之职。提督农务。不可失时。捡察田段。牧养客佃。顽暴者惩戒之。贫病者优补之。单丁者以时差役之。旱涝灾氛。课诵禳保。勿纵淫祀。恣害物命。诸佃重过。具申山门。暂到经过。温存食宿。毋尚刻剥。竭力运谋。使火佃有追思之心。常住有羡余之益。方为善美矣。
寮元之职。随处毗尼。江左丛林盛时。大慧挂牌普说。班列西序之下者。当知所自也。
每日早粥下堂。茶头鸣寮前大板三下。大众归寮问讯。寮长分手。寮主副寮对面左右位。副寮出烧香一炷。归位。茶头当中立。喝云。(不审)大众和南了。各回寮舍问讯。
朔望系寮元自烧香。令挂点汤牌。烧汤出盏。鸣寮前大板。大众如常入位。寮长分手。寮元起。烧香中炉上下间。问讯了。复位坐。行汤毕。起炉前谢汤。每日督备茶汤。冬月炭火。暑天熟水。烧汤泡衣。洗衣濯足。收拾动用什物。经书玩具。为众如己。何事不办。事事准绳合度。人人礼貌可观。所谓旃檀丛林。旃檀围绕也。
寮主之职。为众结缘。递相恭敬。维那拜请。送归寮舍。捡点经书玩具。夏中兄弟借看。具名上单。中夏收起。兄弟入寮。系接迎之。公界坐禅看经。看守经柜。夜间同寮元巡视经桉。或失锁者。留记锁之。天明白之。遇节腊。举经回向。一旬职满。退白堂司。寮元它出。余事一同。
副寮之职。其事繁重。寮中什物。逐一交割分明。职务一旬。关摄诸事。粥前参后。不许登阁。有急切干者。须白寮主书日书名。打板上阁。庶免后患。时时提点汤瓶。夜看火烛贼盗。扫地拭桉。换水添香。勿容外人止宿。寄卖物件。子细收藏。衣竿熨斗。洗衣桶。众人所用之物。各收元处。善用其心。获胜妙功德也。
望寮之职。先辈深有意焉。受职到寮。预知寮中细大。副寮出盏点茶。相与收拾。放参药石。行醋行盐。结缘边事也。
延寿堂主。奉养病僧。常备姜枣。油烛五味。以时管遇。病者呻吟。当生愍念。病稍轻安。勿纵补益。恣啖无厌。久占房榻。病是众生良药。当改过日新。孤灯独照时。正好着力。
街坊之职。缘化施主添助常住。随彼施心。毫厘无易。缘事若多。不可重扣。初檀令生厌贱。世尊乞食。不越七家。如阿难之历街切。贫女寄破毡。奉佛。生难遭想。则可也。
水头之职。每朝烧汤。众人洗面。手巾乾净。冬月焙烘。常备灯烛牙药。更点未出。铺排面盆。候洗面毕。覆盆元处。揭起手巾。妨污染也。盆留一二只。旧巾一条。以待后来者。预积柴薪。善缘为念。
炭头之职。暑月做造炭团。办积白炭。或化施主。或出库司。预当究心备准足用。开炉后。粥了参前。更点未出。装炉。斋后随宜添之。无失常度。以道为怀。可也。
磨头之职。清众喉噤。麦用淘洗。乾湿令均。罗厨细密。面分头次。舂米洁白。筛簸糠碎。依时出粜。或归库司。或表同利。务在公明。为众办事外。修持道业。如东山。妙用纵横。火中莲也。
园头之职。勤苦率先。灌溉地段。栽布蔬苗。存抚园丁。朝夕无怠。收种下子。及节依时。火种刀耕。以古为念。忽然抛下镢头归去。岂不快哉。
树头之职。山门松径。荫样竹木。护惜山林。备修造。常切巡视。栽补及时。因果历然。功无浪施。人少松枯再来良未晚也。
净头之职。果自因生。每朝扫地。装香及时。剔灯点烛。换筹洗厕。出桶拖鞋。手巾乾净。汤水宽容。澡豆频添。灰土常满。或时狼藉打并。宜勤讨柴洗筹。俯恤人力。触边明净。道业圆成。雪豆在灵隐。牧庵妙喜宝峰会中。皆服勤斯务矣。
坐 百丈规绳颂
按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则别院。然於说法住持未合轨度。故常尔介怀。乃曰祖宗之道。欲诞布化。冀其将来。永不泯者。岂当与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耶。(梵语阿含。今云阿笈摩。即小乘教也)或曰。瑜伽论璎珞经大乘戒律何不依随耶。师曰。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於制范务其宜也。於是创意别立禅居。颂曰。
昔时居律寺 别院启禅门 大智禅师后 方知祖道尊
大哉大智禅师之立法也。尊住持以隆道德。列班序以显才能。纲纪丛林。昭烈今古。贵要人人遵守。祖道愈光。设或悖法乱伦。斯文丧矣。因立制令。区别贤愚。见贤思齐。庶成保社。
一堂中及寮内。去失衣物等。须具衣物色数。时节处所。闻白主事。验认有无虚实。如情重者。白堂司集众。搜堂及寮。犯者公行。妄者辨众。颂云。
众中如去失 色件要分明 物重须搜捡 情轻事可评。
一圣众内。或有盗窃酒色。及斗诤污众。喧乱不律等事。皆集众弃逐出院。不从。即闻公。颂云。
盗财并斗诤 酒色污僧伦 速遣离清众 容留即败群。
一或有假号窃形。混于清众。并别致喧挠之事。堂司维那捡举。抽下本位挂搭。摈令出院。贵安清众也。颂云。
不信天真佛 来为假比丘 即时抽挂搭 去矣莫回头。
一或有重犯。玷辱同伦。并院门。即须集众。以拄杖杖之。焚烧道具。逐从偏门而出者。示耻辱也。颂云。
犯重焚衣钵 应须集众人 山藤聊示耻 驱摈出偏门。
一堂内清众。如不充主首。掌握山门。但随众斋粥参请外。当各自省己守分。积德隆道。用光丛席。不可已外干管院务。擅自更张生事。走扇是非。有挠清众。无令安静。违者。即准院令。颂云。
三条椽下客 自了一身休 幸有僧知事 何须强出头
详此条制。有四种益。(一)不污清众。生恭信心。故三业不善。不可共住。准律合用梵坛法治之。当驱出院。清众既安。恭信生矣。(二)不毁僧形。徇佛制故。随宜惩罚。得留法服。后必悔之。(三)不扰公门。省狱讼故。(四)不泄外护。纲宗故。四来同居。凡圣孰辨。且如来应世。尚有六群之党。况今像末。岂得全无。向见有辈。但见一僧有过。便雷同讥诮。殊不知。轻众慢法。其损甚大。今禅门若无妨害者。宜依百丈丛林格式。量事区别。虽立法防奸。未为贤士。然宁可有法而无犯。不可有犯而无教。推百丈大智禅师。护法之益。其为大矣。
禅林备用卷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