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卷之五學校志【1 / 3】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學額學基學田附重慶府

歲試取進文附學生二十名,科試亦如之,武生歲試取進二十名,廩膳生員四十名,每歲額給餼糧銀三兩二錢,遇閏加銀二錢六分,增廣生員四十名,一年一貢。

學基

宮左牆外,舊有隙地,橫三丈,長四十五丈,右牆外,橫十七丈,長十七丈五尺,尊經閣後隙地,橫四丈二尺,長二十五丈二尺,乾隆十九年為朱、胡二姓侵佔,諸生具控清理,知府傅顯勘斷歸學。二十一年,知縣王爾鑒勒限拆遷,紳士勒石于靈星門內。

學田在城西五里地,名王家園,直里一甲,冊名在縣。康熙四十九年,知縣孔毓忠,詳撥朝天驛官莊上田八十七畝六分,中田七十三畝,下田一百三十畝四分,中地一十三畝七分五厘,下地一十一畝二分五厘,共征條糧一兩七錢八分七厘四毫,歲收租米銀七兩六錢五分。

巴縣

原額十二名,嘉慶十六年,增江北廳學額六名,巴縣裁撥三名,額止九名。二十一年,銅梁裁減一名,安居裁減二名,撥還巴縣。二十三年,安居呈請複還一名。道光七年,汶川縣裁撥一名歸巴縣,仍復原額十二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基長五十餘丈,寬十丈有奇。

學田在城西佛圖關外,直里一甲,歇檯子大井灣,冊名縣學。明萬曆二十九年,川東道張文耀、知府傅光宅捐置,兵燹荒蕪。康熙二十六年,知縣李錦勘復舊田,酌定歲租谷九石三鬥九升六合,折租銀三兩七錢五分八厘四毫八絲。原系地方官收解,康熙五十七年,始歸教官收租。雍正七年,丈上中下田共一百九十三畝二分七厘九毫一絲,應徵條糧七分八厘二毫五絲,載種一石四鬥,共收租銀七兩。府縣兩學租銀除納條糧外,餘銀存作修補牆垣及諸生考課茶食等費。

江津縣

原額進八名,雍正四年,提學任蘭枝題增四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三年兩貢。

學田一百三十七畝。

長壽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永川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田明萬曆四十三年,知縣戴靈武捐置一百有二畝,知縣汪昆麓捐置三十畝,邑人黃汝德捐田八十四畝。

榮昌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基廟前

牆抵縣署內城垣為界,右側隙地沿墈,下連民房,直上抵考棚左牆為界,考棚後抵鹽課地為界。左側隙地沿墈抵縣監倉為界。監倉上由五穀廟曲轉抵民田為界,後山原止沿墈。嘉慶十四年,邑紳鐘宣琳捐施墈下山地一段,直抵城北垣為界,植木五百株,其左右招佃居民以及轉更樓店房基一間,接連鼓樓壩店房基三間,只許頂換房屋,不准盜賣。

學田乾隆四十三年,邑紳顏懷舒等捐置四十畝。又

牆右濫泥溝水田三坵,北齊街心為界,西連營地,築土牆為界,內開水溝一道,以便泄水,禁止居民渣滓淤塞。南抵營田為界,東抵縣署後牆為界。

綦江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南川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田道光辛醜年,傅天淮捐傅家溝田產一分,糧五分六厘,歲收租八石。癸卯年,張承淮捐蕭家莊田一分,歲收租九石。

合州

原額進十二名,廩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兩貢。

學田明置永清里、安賢里二處,今廢為民田。學地在洛陽溪右岸,萬曆間,李舒華置。

涪州

原額進十二名,廩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兩貢。

銅梁縣

原額進八名,嘉慶二十一年裁撥一名歸巴縣,額止七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安居鄉[縣]

原額進八名,嘉慶二十一年裁撥二名歸巴縣,二十三年呈請複還一名,額止七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大足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田七畝六分。

璧山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