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的小白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士颂不顾自身形象和人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把曹操相关的诸多丑事,不论真的,假的,还是他自己刻意抹黑的,诽谤造谣的内容,全部都骂了出来。
他的那篇《骂曹檄文》,内容比陈琳那篇,要激进许多,只怕历史上被曹操贬到荆州的祢衡,也没有他骂得这么狠。
这篇《骂曹檄文》,很快就在全天下广为流传起来。
人们忽然发现,士颂和曹操,还真有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对于曹操,诸人心中不服,认为这曹操不过是阉人之后,趁着乱世,抓住了机遇而已。
在诸多中原世家的心中,曹家不过是个没有底蕴的暴发户而已。
很多他们想要骂曹操,或者只能在家里吐槽的话,被士颂骂出来了,他们也能借着朗读《骂曹檄文》的机会,过过嘴瘾,感觉也是不错的。
另外一方面,便是对士颂的态度了。
“黄口孺子,污言秽语,满口胡言,荒唐至极!”
这是所有曹魏统治区的士人,对于士颂的统一官方评价。
对于士颂的《骂曹檄文》,不论是曹操还是曹家,夏侯家的人。别说看完,就是看一半,听一半,都能气得牙痒。
士颂说什么,要把他们家后院女眷,都送去当天下的“共享后院”,说什么要把曹家,夏侯家的祖坟之地给刨了。
在这个时代,那都是杀人诛心的话语,是要和这个家族结下不死不休的死仇的话。
“这士颂狂悖乖谬,欺人太甚。”
魏王府邸内,曹丕叫的最为大声。
他现在的名誉,算是毁了个干净。
自己父亲和自己一起凌辱甄宓,这完全是子无须有的事,但就是这种荒唐事,在天下所有人看来,真就是他们曹家父子做得出来的事。
而且现在邺城和许都两地的市井之间,都在流传,士颂口中的那件龌龊事之后,甄宓也是同时侍奉曹丕和曹操两个人。
就连曹丕的儿子曹睿,似乎都不一定是曹丕的儿子,也有可能是曹丕的兄弟。
这种流言,尤其是在许都,传播的神乎其神。
后面,绝对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士颂这是被逼急了,陷入绝境之际,开始狗急跳墙了吧。”
程昱对士颂也极度不满,天天揪着自己杀人制肉干的事情不放,那时候,他不也是没有办法吗?
若是不杀那些百姓,抢夺他们的粮食,如何给曹操的军队提供补给。何况百姓的那些粮食,哪里够用。
在程昱眼中,他们那些人,不过是低贱的平民,生来就是要被收割的命。死了之后,血肉浪费也是浪费,做成肉干,怎么就不行。
司马懿瞥了一眼程昱,低头不语。
不远处的荀攸,也是眼观鼻,鼻观口,一语不发。
自从荀彧“自杀”之后,荀攸也是深居简出,但对外的公开场合,他是泾渭分明的表态,如今大汉朝,就应该和汉初一样,行黄老之治,对于擎天之柱一样的曹操,就应该封魏王,这才是人间正理。
或许是他还有利用价值,或许是他的“态度端正”,也或许,他本来就对曹家不够成威胁,曹家反正没有动他。
在荀彧不明不白的死了后,他依旧没有任何动作,这个行为,被不少人所看轻。
但没有任何动作这个表态,似乎又何尝不是最好的行动反应呢?
就好像如今在曹操的魏王府邸内,他荀攸的地位,依旧在第二谋臣的位置上坐着,依旧比司马懿这种世家代表的位置要靠前。
“士颂小儿,绝非沉不住气的人。他内心即便有怨有恨,也不至于要如泼妇骂街一般,亲自下场,来做这事。如此有失身份。当有何计较?”
曹操就是曹操,内心骂完之后,依旧还是希望能透过事情的表面,去看本质。
他想要知道士颂此举背后的意图。
曹操的目光扫过自己麾下文武,期望他们能给出意见,来供自己参考。
但是可惜,自从郭嘉,荀彧不在之后,他麾下的聪明人,多少对自己有了些忌惮。
荀攸本身就不说了,顾忌和不满应该都有,司马懿这个明哲保身的人,只怕也想法也不少。
唯一一个勉强能用,但在一众顶级谋士里面,明显差上一个档次的,也就只有程昱还在跃跃欲试。
“这士颂,怕不是想着联合孙权,刘备,从南向北,再次起兵来犯吧。”
“听闻近日,雍凉之地上,也多有南楚的探子活动,想要策反西凉群贼以呼应。不得不说,这士颂每次动手,手笔都还不小。”
曹操也算是给程昱面子,略微点头。
他分析道:“士颂这小子,是看我扫灭袁氏,北定乌桓,再无后顾之患,可全力南下。他也好,他麾下文武也好,多少有些慌张了。”
“其二,士颂趁着我这几年的主要精力,都在北面。他南下拓土,灭国立国,虽然都是些蕞尔小国,但多少也占据了不少土地。”
“他那边,粮食,辎重,兵源,也都得到了补充。实力上来说,也是恢复了一二,想要找我报仇,也是可能的。”
“诸位以为,若是士颂已经拉开架势想要开战了,我当如何应对之?”
“魏王。”司马懿看到曹操第二次有意无意地瞟过自己,很识趣地站了出来。
他拱手说道:“那士颂,绝不敢北上!”
“现下,他做出陈兵边境,威压曹仁将军的势态,不过是向我们示威。他想要告诉我们,他手上还有二十多万可战之兵,我们若是想要南下吃掉他,必定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他现在叫嚣的越是厉害,就越不会轻动。”
“而且士颂自己也清楚得很,他现在唯一能依靠的,不过便是长江天堑和益州群山阻隔而已。以他如今的实力,守住益州群山,或是仗着水军优势,横江自守,或还有一线希望,抵抗我军锋锐。”
“若是再次北上进入荆北,他所谓的大军,定然又是有来无回。他士颂不傻,麾下的贾诩,徐庶,马良等人也不傻,若未能在防守战上击溃我军主力,他是绝不会轻易北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