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46章 千里呈名单【1 / 2】

荣誉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许多的交谈中,杨苏有自己的判断,他能够真切感受到赵家两兄弟不会是假装,谈到汉的时候非常激动,那种从眼眸到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神态并不是想要假装就能装出来。他还有感受到另外一点,那就是赵家兄弟有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好像是要干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每每战乱必将产生土匪、强盗之类的人,哪怕是汉部极力在收拢战争难民,可还真的无法避免有一些人没能被找到。

啥玩意名单?其实就是赵林书写,一些会在得到命令之后起事的家族名单。

从辽东通过海路登陆东牟郡,休整了三天被分配前往哪里,随后就是分配开拔。

想要有足够的经验,那代表得在一场又一场血战中生存下来,而想要在血战中生存下来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杨苏所在的辅兵大队与邻村的五百人整合为一个曲,他有幸成为这个曲的别部司马。因为分批开拔的关系,这支队伍就是杨苏作为主官,不但管一千名辅兵,还要管随军的一批马车。

北海郡的下密城周边已经成了一个大兵营,赵家两兄弟进入下密城之后,很快就由吕绍阳接待,没有什么拖拉被带到了刘彦所在地。

千万不要小看管理学科,现代一名合适的部门主管都那么难培养,那还是拥有足够知识的底蕴。在这个文盲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无数个九的年代里,什么都是依靠经验,培训什么的因为不识字很难办到。

事实上蓬莱城守韩锲的手札只在蓬莱县的范围内有用,出了蓬莱县的范围那个手札会不会被承认,看的是其它地区给不给同僚一个面子。

军队的阶层从来都是越往上越难培养,比如屯长以下仅仅是管理士兵,那么屯长以上不但要会管理士兵,一些必要的后勤知识和战场战术也要懂。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一些人是不信,另外一些人是想要趁乱盘踞。”

辎重全部为各种布料,怎么看都不正常,哪怕是一个小兵都真切的知道一点,对于军队只有粮秣才是最重要,有足够的粮秣才是胜利的保证,一旦缺粮就等着军心涣散,来个不败而败。

新开辟的官道其实不能称呼为真正意义上的官道,宽度不够的同时地面也不平坦,就是一条又一条因为太多人走,给走出来的大道。

“我俩必须亲手交给君上。”

杨苏乐呵了几声,他已经知道军方派出骑兵要沿途护送赵家这支队伍的消息,知道事情还真的有些严重,爽朗地相约日后要是能够再见必然要交盏三百酒。

“那些家伙真是该死,君上在为汉家苗裔生存浴血苦战,他们竟然威胁军队的后勤线!”赵文骂了有一小会,才对杨苏说:“杨兄,已经抵达地界,一路上已经耽搁日久。事情颇大,我等亦是得到担保,却是要快速前行。”

盒子的加密方式比较奇特,大概就是需要正确的手法才能打开,结果是折腾来折腾去还是需要赵家两兄弟来打开。

实际上很多军官残疾了,但他们的经验真的还在,无法率领袍泽继续冲锋陷阵,可是作为管理者依然合格。

“应该是像上次那般,人口被聚拢起来一块安置。”杨苏因为失去一条手臂吃饭比较不方便,幸运的是作为汉军的一员,吃饭的家伙是经过科学考究配置,像是饭盒、汤匙、筷子啥的乃标配,甚至是有叉子、匕首能够申请。

部队从东牟郡开拔,一路是走着新开辟出来的官道向西边前行。

杨苏发现事情比自己想的更为复杂一些,像他这一类的退役军官竟然没有被辞退,是作为预备役军官还是什么?反正就是类似的意思。他们被安排继续为军队服务,一般是作为基层管理者为后勤服务。

更有最直接的一点,东牟郡的驿站虽然也有驻兵,可是数量并不多,到了东莱郡驿站的驻兵开始增多,北海郡这边每个驿站的驻兵竟是多达一个曲,个别地段甚至超过一个曲。

赵家兄弟是挺赶也挺着急,要不是路途遥远也显得不安全,他们真的不想磨磨蹭蹭。

那支队伍的人数并不是太多,约是五十来人的样子,先前杨苏已经有派人前去查过,队伍来自蓬莱的赵家。

战兵部队尚且是强制晋升,预示着只要是合适的人基本都被抽调进入战争部队,那么例如辅兵之类的部队呢?所以那一批身体残疾但有足够经验的人被重新启用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马车数量并不多,运载的是一些麻布、帛、绢和少量的丝绸,其中没有半点的粮秣。

本来军队不是谁都能吊尾跟随,杨苏有进行过驱赶,还是到后面那个叫赵文的人拿出蓬莱城守的手札,里面写明白有畅行的权利,杨苏才没有再次驱赶。

吕绍阳其实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是被吩咐借人,然后拿什么名单。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他当然也就没有多么大的所谓,一听说得那么严重倒是一愣,稍微迟疑就笑着要拿密封的盒子。

杨苏内心里无比的懵逼,他还知道辎重里面的丝绸是紧急向民间收购,田朔可是跑了不知道多少家才算是凑足十六车。

杨苏有与赵文、赵武两兄弟聊过,能够判断得出那两兄弟,怎么说呢?对,就是愤青。是属于那种渴望加入军中,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够加入进去的类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