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1 / 2】

荣誉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为封地叫什么名字而有什么姓氏,致使先秦时期每个家族的姓氏都不固定,是随着封地的转换而有改变。那么也就是说,早期华夏的姓氏就是一部开拓史,任何一个姓氏都有着一段华夏先民与异族的征战痕迹。

谢艾到目前都还无法统计究竟多少人站在汉国这一边,有数据的是桓云和庾翼手头的六七万武装。

两父女待在一旁讲悄悄话,下面的争吵已经有了结果。看越众而出的那些人,他们一脸的严肃,其余是在叫骂,能够从叫骂声中得出将是什么结果。

“殊死一搏罢了。”桓云对最后胜负没有什么怀疑,却是有些疑虑:“将军,后续之军何时可抵?”

谢艾率军趁乱拿下了西篱门,想要再进入却是遭遇到拼死抵抗。不止他们这一路,从钟山方向而来的伏伟所部成功夺取北篱门,要再进入也是遭遇到强有力的抵抗。

知道华夏的姓氏一开始是怎么来的吗?是一批人攻占某地,比如那块地的名字叫“赵”,君王封赏开拓者“赵”这块地,一个姓氏为“赵”的家族也就出现。

石头城的请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汉军自然是一片欢腾,那些随着桓云站在汉国这一阵营的人也是尽情欢呼,震惊和愤怒属于依然站在东晋小朝廷这一阵营的人。

大多数世家随着“衣冠南渡”逃向长江以南,继续过着他们醉生梦死的生活,可并不是所有世家都真的一烂到底,但怀有志向的世家一直是被排斥,才发生屡次尽管可以收复中原又前功尽弃的事情。

先是石头城,后面鸡笼山、钟山等几个外郭城外的晋军皆是先后投降,起到的效应是外郭城墙的守军也爆发混乱。

王氏门阀曾经盛极一时,虽然有衰弱却依然是长江以南的第一门阀。他们长久的韬光隐晦策略像是让家族门风趋于软弱,遇到事情没有果决气概,要不然也不会以实力最强而气势显弱。

桓氏门阀是因为桓温的决断才由桓云主持归汉。这是一个当机立断的家族,亦是不会因为世俗而动摇奋发向上的决心,无视担负恶名反叛归汉,无外乎是认定刘彦统治的汉国必将一统天下,借小朝廷立功,好使家族可以得到更好发展。

也许是不幸,可能也是幸运,司马晋国因为权力争斗发生“八王之乱”,将大好江山拱手奉于胡人之手,中原的“生而有种”进程被打断。要是让司马晋国强盛起来,华夏也许就会如印度,使“生而有种”成为不再断绝的制度,今后的东方大陆将会有两个人生出来就注定人生阶级的国家。

谢艾并不愚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哪怕是之前没有想到,看到桓云这样的作态也该发觉。他知道要是尽数将来送死的人杀了,那些世家后面是会归顺,但也就是归顺。他更知道没有杀的话,世家会送上大礼。

任何制度或是阶级都有尽头,不会有什么与世长存。

“王羲之往前线接手兵权?”谢艾得到答案再问:“此人如何?”

就在数万双眼睛的注视下,石头城最高处的晋军旌旗被降下,随后是各处的旗帜撤掉,没有多久拦路的拒马、篱笆被推开,成队的晋军在几个人的带领之下出了工事地带,他们走出来之后就是跪在地上。

灭一国而霸嫔妃,可以说是华夏历史的一种常态,历朝历代的君王基本都是这样干,差别就是被霸占后的亡国嫔妃会不会被宠幸或是宠爱。不少君王在灭掉敌国之后,通常是会在其后一段时间玩弄亡国的王后,以此来享受战胜后的骄傲。

褚裒对于自己的女儿可能会被霸占心情有点复杂,答道:“或可得一安乐侯。”

重新回到宫城的褚蒜子等人,他们得知汉军不再急切进发宫城,有人松了口气,有人则是脸色变得更为灰败。

所谓“国无外敌者,恒亡”,不管是阶级还是人都是如此。“生而有种”的进程被打断,一些世家开始反思,曾经丢弃的一些思想回到某些世家,气节的思想自然也就得到延续。

汉国官方视这一场南征为南侵,官方记载也是用南侵而不是南征,打得既是光复之战也是侵略之战,可以想象制定的策略是怎么样,消灭更多世家就是策略之一。

王氏门阀虽然有派遣家族嫡系前往汉国,可是至今都没有太明显偏于汉国的动静,显然就如桓云所讲的那样,王氏门阀是在等待刘彦的态度,才会进行下一步的选择。

现在的建康城已经全面大乱,到处都在发生厮杀,以有限的八九万人想要控制住外城郭本身就有难度,不将外郭城全面控制住想要入内,面对的就是刚才所发生的事情,进取被挡住,外面又不断遇袭,可别主力入了外郭城却是被从外面围住。

石头城守军的不战而降是一种效应,预示着原本中立的世家也开始转变风向,对于率军来到建康的谢艾等汉将和一开始就弃暗投明的那些人是好事,对于想着抵抗到底的那些人则是噩耗。

可能是历史在开一个玩笑,华夏在创建“生而有种”的这一时期,天山以西土地上一个叫作贵霜的国家也在弄相似的制度。

世家发展到极致是到了曹丕时期,也就是曹操一生重用寒门的策略到曹丕而止,也让后面的曹魏被司马家族篡位立下基础。

抵达建康城的汉军只有两万左右,虽说是有助力,可是对于百万人口的建康城来讲真心是有些不够。

“褚氏荣辱皆在蒜子,桓氏与其余叛臣或可得到封赏,余下或会家灭族亡。”褚裒是以非常坦然的态度在说话,说完沉默了一小会,才继续说:“为父在其后将不仕,蒜子可依靠谢氏安石。”

包括殷康在内的世家子没人吭声,他们依然保持着沉默。

现在……只要是有智慧的人都知道结局差不多注定,该下决断的人不能再迟疑。

褚蒜子坦然地说那些,是她清楚自己在亡国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亦是自信自己的容貌。她所不确定的就是,有没有那个本事将刘彦给伺候爽快,好得到一丝丝的吝惜,不是被玩弄之后丢弃一旁,类如那些亡国的君王女人自己背负悲惨命运也是对家族和子嗣没有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