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一级的郡县兵,他们其实就是所谓的守备军,素质参差不齐的不说了,其实并没有正儿八经的有大将过来操练,拉到野外战场连基本的军阵都组不起来。
冷兵器时代能够动员出百万兵力的国家一直是属于少数。
疾隆坡的西北方向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波斯军队过来之后是选择在汉军营地一百二十里之外安营扎寨。
历史上能够统率七十万以上的大军,并且还能做到如臂而使,韩信很想问:还有谁?
再往后面看,北宋的常备兵力一直超过百万,可是能够拉出去野战的,其实一直都没有超过十万;明朝也是一个常备兵力大半时期超过百万的朝代,与北宋相同的是,所谓的常备军真没有多少野战部队。
季多罗王国选择站在汉帝国的阵营加入这一场战争,极可能是会形成一种对反汉轴心非常不妙的效应。
上述那些基础有了,必不可缺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要不然就算是国家人口再多,经济有多么发展,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国家有再强大的实力其实都属于无法利用的层次。
韩信对自己的评价当然是无比的牛逼,一句“点兵多多益善”足以说明一切。他也没有吹牛逼,用诸多的战绩来证明自己的确是无比的牛逼。
“或许不能再等了?”哈比布拉刚才看完从季多罗王国那边传回的情报:“汉人派遣使者前往西贵霜和克什米尔。西贵霜惧怕汉帝国的兵峰,有极大的可能性会选择站在汉帝国那一边。”
在帕提亚人统治这一片土地时期,一度组建起一万五千弓骑兵,他们在与罗马人较量的初期,弓骑兵是将短腿的罗马人打得找不到北,逼迫不擅长骑战的罗马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步兵防御,罗马人的龟甲阵就是在抵抗帕提亚弓骑兵的过程中被弄了出来。
同一时期的其余战国,能够动员百万兵力的国家并不算少,可是通常因为中枢没有足够的执行力,明明是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可是通常能够动员二三十万兵力就是到达极限。
谢安得知自己将会统率实打实的五十万军队时,心情是忐忑远要多于激动。
硬刚的打法几乎是不会存在什么大胜大败,胜了自身伤亡也不会比敌军少多少,差不多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也是韩信瞧不起白起的原因?
没有马鞍和马镫之前,萨珊的具装重骑兵虽然能够横冲直撞,问题是哪怕仅是冲击直线也会有骑士掉落下马。再来就是因为双腿没有借力点的关系,他们的主兵器只能是一杆长度约六米的骑矛,还是那种硬杆款式的骑矛。
这一次西征幕府最终会达到五十万的兵力,谢安身上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事实上萨珊与季多罗王国的关系本来就不好,沙普尔二世登基的早期可没少拿季多罗王国刷战绩,好几次都打到白沙瓦城下,逼迫季多罗王国献上足够多的贡品和奴隶才悠哉地撤军。
像是西汉孝武皇帝动员百万兵源,但是拉到战争的兵力其实没有那么多,最多的一次是卫青统兵四十五万,霍去病统兵三万,除了这一对舅甥两人之外,其余几个边疆太守和校尉兵力合起来约有十三万左右,再加上一些边军,一次战役动用的总兵力七十余万。
白起统率兵马最多的时候是达到四十万,或许还要少于这个数字?
萨珊已经从汉帝国那边获知了马鞍和马镫的重要性,他们是第一时间就进行仿制。
历史上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以上的人,要么是成为赫赫有名的名将,要么必然是会成为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罪人。不管是战而胜之成为名将,还是一败涂地成为罪人,其实后面的下场都很难预料。
谢艾真的听懂了谢安的意思,除了兵源的素质之外,关键的是统兵的将军。
“殿下两天后就会到?”帕尔司是东部大贵族,也是这一支波斯军队当前的副将,得到答案点了点头:“我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要是汉帝国没有那么霸道,萨珊没有意识到再怎么忍让也无法避免发生汉帝国西进,他们在得到那些加强之后,是再一次有了将罗马人摁在地上摩擦的信心。
能够动员百万兵力,同时还能将军队调动上战场,那么就独独先秦时期的秦国和楚国,再加上刘彻时期的西汉。
白起真的是那样带兵的?翻找一些白起统兵作战的战例,似乎韩信并没有说错,白起统兵作战就一个“刚”字,不管有多少敌人,设下营地等着被刚,等待敌人刚不动了,就该轮到白起去刚了。
包括为数五千的弓骑兵以及名头传承了将近千年的一万不死军,另外就是为数三千的具装重骑兵和数量为六千的战车,由这些部队构成东部军团的绝对主力。
元朔十六年之前的汉帝国,算上虎贲军和羽林军是总共有十五个常备军。这些常备军都是拥有野战能力的军团,总兵力约有二十万。
像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一再以四五百万的人口动员出五十万以上的军队,秦庭就是一个属于有高超战斗力的中枢,不但是将兵源给动员起来,通常还能保证有足够的军需。
谢艾听懂了谢安表达的意思。
由于马鞍和马镫根本不存在什么科技壁垒的关系,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工匠就能大批生产,短暂的一年之内波斯骑兵就普及了马鞍和马镫。
得到马鞍和马镫的萨珊弓骑兵,他们是被派到中东战场进行实战检验,面对那些造反的阿拉伯人,是比以往更加轻易地进行了一场又一场一面倒的杀戮。
以正合,以奇胜,这个兵法要诀被白起掌握得透彻,但是这样的打法对麾下军队的素质要求极高,尤其以来工程兵部队,同时对后勤的消耗也会非常恐怖。
动员起百万军队,又真的将百万军队调配到战场,数来数去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先秦时期的秦国。
韩信对李牧的评价也要远高于白起。
原因是李牧统率十来万兵马在广袤的草原之上,多次分兵合兵,又玩出高超的战车与骑兵配合战术,甚至还要一边指挥数量更加庞大的步兵,对付全由骑兵组成的匈奴人战而胜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