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青山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人可是西市的常客了,但今时不同往日的是,以往他俩是乞丐,整日在这走街串巷低声下气地乞讨。
现在他俩可是腰缠万贯。
徐渭这几个月确实被苦日子给折磨惨了,现在到西市竟进入了疯狂地扫货模式,两人拎着大包小包,活脱脱地像个暴发户。
此时虽已接近傍晚,但这临邛城的繁华却有增无减。
看到这般景象,徐渭心中不由得一阵萧索。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数月,不知原来世界的父母妻儿现在过得怎样。
恍然间他想到一件事。
“老吴,你拿二百两银子,去市场购置一些东西,给破庙中咱们的几个伙计送过去。”
老吴闻言一阵感动,“公子真是慈悲为怀,小老儿马上就去。”
徐渭心想:老子是道士又不是和尚,怎么慈悲为怀了。
他心念一动,又从怀中取出一千两银票,“这一千两你去城隍庙,在咱们那帮人中选出个德高望重的。就有福叔吧,让他带着咱们那十几号人去乡下置办些产业,好好过日子吧。”
老吴听到这些,鼻头一酸,双眼一红就要哭了出来。
但他还是强忍住了,拿起了银票也不说话,便匆匆向城隍庙走去。
这些城隍庙的乞丐大都是老弱病残,平日没少帮徐渭干些缝缝补补的事。数月之间,竟让徐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徐渭安排了这件事后,心中仿佛卸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不一会就到了西市最大的兵器坊“龙渊阁”。
一进入店内,登时伙计迎了上来。
那伙计见徐渭一副文人打扮,料想这位定是买防身佩剑,便将徐渭引入了佩剑的区域。
不多时那掌柜也走了过来。
此时大宋虽然重文轻武,但并不是说文士就不会武功。
其实在明代以前,中国的文人还是相当强悍,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文士大都是文武全才。
比如李白、李贺和咱们的这位虞允文,还有比较逆天的辛弃疾、王阳明等人都是绝顶高手。
徐渭抚摸着伙计递来的宝剑,不禁感叹:这是以覆土法烧制锻造的唐剑,剑身上的花纹浑然天成,刻着“松溪”二字,剑刃寒光逼人,剑鞘的装饰也极为奢侈华美。就连徐渭这种不懂兵器的也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一把防身利器。
徐渭却不知,这乃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一上来不管你买不买得起,就把镇店之宝拿了上来,先给你个下马威。
那掌柜见徐渭看得出神,便顺势说道:“公子,这把宝剑削铁如泥,乃本店的镇店之宝,售价两千两银子。”
徐渭一听,心里一阵苦笑。
自己昨天还是一穷屌丝,可这把剑就是奢侈品,剑中的兰博基尼啊,不是自己买不起,是普通的更有性价比。
于是徐渭摇了摇头。
那掌柜见徐渭不答话,也不甚在意,便把徐渭领到了中档的佩剑区,自顾自地介绍了起来。
这时徐渭却被一把墨绿色的尺子给吸引住了,他向这掌柜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那掌柜一怔,脸色微变。
这是他们店前几年偶然得到的一块木头,虽是木头,但质地却十分坚硬,本来店中的铸剑大师想要打造一把兵器。
但毕竟是木头,烧不得也熔不得,质地又太硬也削不动,最后只能放弃了。
后来这木头辗转被伙计们当成了尺子,偶尔也能充当门栓之类的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