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三编【9 / 9】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宫错姜漂王即位后,仍封三位王后为后。后来北宫王后又生了阿奴律陀。基梭和叟格德王子长大后,建造了一座幽美的寺庙,奏请姜漂王“前去洒水祝祷”。宫错姜漂王信以为真,来到寺庙。基梭和叟格德便将其擒拿,逼他落发,然后对外说,国王热衷于佛教,已削发为僧。宫错姜漂王58岁登基,在位22年,80岁被黜。其生辰为日曜日。被黜之时,佛塔上出现奇妙景象;金星踩着月亮行走;月初二之时,月已圆;地动山摇达七天七夜之久;河水停流。

[1] 征税官一词音译即:“宫错”,原意是:征集蒟酱叶者。

[2] 十念。即:念佛(不忘佛的功德)、念法(不忘法的功德)、念僧(不忘僧的功德)、念戒(不忘戒的功德)、念施(不忘布施的功德)、念天(不忘修行成神之善业)、念解(不忘解脱之道)、念灭(不忘无常灭死之道)、念身(不忘自身乃毛发等之集合物)、念定(不忘专心呼吸修习定)。北传佛教有所谓“六念”者,即上述十者中的前六者。

[3] kyiso旧译弃须。

[4] sukkate旧译须迦帝。

(133)基梭王与叟格德王

缅历348年(公元986年)基梭王即位。该王在亲敦纽建造行宫,常至班基十乡狩猎射鹿。某日,一猎户在守等小鹿来溪边饮水,以便射猎。鹿见国王来被惊跑。猎户未看清来人,搭箭便射,竟将国王射死。基梭22岁即位,在位6年,终年28岁。将死时,妖魔大笑半月,并往王宫乱抛石块。其生辰为火曜日。

缅历354年(公元992年)基梭王之弟叟格德即位,阿奴律陀侍奉左右。阿奴律陀之母照料老王姜漂。阿奴律陀与父母同住。

某日,兄叟格德当着阿奴律陀的面说道:“弟悉子辈,兄乃母辈。”阿奴律陀将此事告老王姜漂。老王说:“其意乃欲娶你母也。”阿奴律陀闻言大怒,求父王将天帝释赐给的骏马、兵器等给他。老王遂将阿粦陀摩神矛、底拉温达宝刀以及宝石簪针、指环等一一赐予。并说:“父王之马在父王被黜时即自行逃脱,但只要拿出父王的指环就可将其降服。得骏马后,你可骑马奔卜巴山,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待兵力雄厚之时再来推翻你兄。”

另有史籍载,阿奴律陀乃是从其兄手中夺得骏马的。

阿奴律陀在拿出指环获得骏马之后,便奔卜巴山一带积蓄兵力。其母被其兄叟格德立为后。

另有史籍记载,阿奴律陀可能将其母带走。

阿奴律陀备齐兵马粮秣,便进军蒲甘,遣使告其兄叟格德让出王位,否则就以兵戎相见。叟格德听罢盛怒,当即让来使回话:“乳臭未干的小儿,竟敢口出狂言,欲与朕武力较量。文武百官只需一旁观战,容寡人单枪匹马取他。”

阿奴律陀得其兄回话,十分高兴。至约定日期,便骑上神马,带上父王的宝刀神矛,来到的马梯河畔。叟格德见弟骑马而来,就迎上前去。阿奴律陀对兄道:“你比我大,容你先刺。”叟格德举起长矛直刺阿奴律陀。阿奴律陀举起阿粦摩陀神矛招架,未能伤及身躯,仅被刺中马鞍前部。叟格德见未能刺中其弟,十分惊慌,全身颤抖。此时,阿奴律陀举起阿粦陀摩神矛,大喝一声:“王兄刺过,该轮到我了,你就招架吧!”直刺叟格德。宝矛从胸前直穿背后。叟格德身中神矛,连人带马一起逃至江边,倒地死去。至今该地仍称为“敏格巴” 注 。

阿奴律陀之母北宫王后听说叟格德已被其子用宝矛刺死,胸罩脱落,号哭道:“儿子?!夫君?!”后来在该地造一浮屠,名为“博德林” 注 。胸罩脱落之地也造一浮屠起名“因屋究” 注 。叟格德28岁即位,在位25年,终年53岁。将死之时,两个篮子般大小的火球自天而降,落至王宫。其生辰为土曜日。

[1] 意即:连同马鞍一起。

[2] 即其号哭之词:“儿子?!夫君?!”的音译。

[3] 意即:“胸罩脱落。”

(134)阿奴律陀王

阿奴律陀刺死其兄后,随赶至其父王居住的寺庙,请求父王接受王位。其父说,父已老矣,吾儿即位为宜。于是阿奴律陀于缅历379年(公元1017年)登基加冕为王。并为其父举行隆重仪式,授君王登基五宝,封其父为僧王。阿奴律陀在寺中安排宫娥侍女多名侍奉老父。

史籍上无阿奴律陀缅历379年登基之记载。以上内容是从阿奴律陀之母《北宫王后塔碑文》上得知的。该塔碑写明:“缅历379年女宿年10月23日(公元1018年1月11日)月曜日,阿奴律陀登基,公正合法地统治黎民众生与文武百官姬妃王子。”

阿奴律陀刺死其兄后,整整6个月不得安睡。是时,天帝释托梦:“大王欲消弭所犯杀兄之罪,可广建浮屠、佛窟、寺院与佛亭。此外可凿井掘池,开沟挖渠,筑堤疏河,辟田垦地,以此为你兄做功德。”

阿奴律陀王即位后,除册立苏卢之母为王后外,还遣使臣带礼品到南赡部洲各地,为其物色门当户对的公主为后。话说中天竺吠舍厘国国王有七位公主,其中大公主僧伽密达与许多比丘尼在一净园中食斋持戒。

是时,僧伽密达比丘尼栽种的一棵印度枳树结了一个大瓮般大小的果子,成熟落地变出一个美丽端庄的少女。众比丘尼随将其献给吠舍厘国王。国王为她命名“鲁纪亚巴芭瓦底”,并将其许配给王储为妻。不久,国王辞世,王储继位,封鲁纪亚巴芭瓦底为后。加冕之后生下一美貌公主名般萨格勒亚尼,居于宫闺之中。

阿奴律陀王的使臣探知这一消息,赶赴吠舍厘国献上礼品,奏道:“抱迦雅马 注 大国国君阿奴律陀王尚无王妃,特遣臣等前来求亲。”吠舍厘王鉴于阿奴律陀的请求,只得答应。遂派80名宫娥侍女相陪,掮舆护送般萨格勒亚尼公主。使臣迎接公主回国。般萨格勒亚尼公主具五美 注 ,无六瑕 注 ,有着纯金般的外表,容颜耀人,肌肤滋润,性情文雅。使臣见之,心生邪念。不日,终与公主有私。使臣思忖:“若与此随从人等同回蒲甘,一旦大王得知此事,我必遭大祸。”遂将随从人等逐镇逐乡一一遣散。抵旦迎瓦底后,奏知阿奴律陀王。阿奴律陀王亲率象、马、车、步四军迎接。接受献礼后,一同回京。至今,此地仍称为“明边当” 注 。

至阿梨摩陀那京城,阿奴律陀拟准备将迎来的吠舍厘公主纳入金宫。原迎亲使臣奏道:大王,吠舍厘并非一般不足道之小国,乃古代多位著名国王统治的大国。倘若公主是该大国君王亲生,岂能如此草率将女儿献上。若慑于大王威力将公主送来,亦应由高级文武率领宫娥侍女、保姆奶娘、裁缝厨师等陪送。故臣以为今献来之公主,定非吠舍厘国王亲生。

阿奴律陀听罢使臣谗言,未加调查了解便信以为真。大怒道:岂有此理!居然不献亲生之女,而把养女送朕。随即将献来的吠舍厘公主暂置西宫,交勃粦马大臣。公主抵勃粦马地方后,公主与阿奴律陀同房所怀胎儿已足月,此时发生巨大地震。

阿奴律陀王召见宫中星相家,询问地震缘由。星相家奏道:国北有一胎儿,日后将登基为王。阿奴律陀王闻言,遂命杀尽北方孕妇。据称被杀者逾7000,一条幼龙将江喜陀之母藏起,使其免遭死难。阿奴律陀王又召见星相家问孩子是否已被除。答:未被除,现已出生。大王又令将哺乳期和襁褓中的婴儿统统杀死。据称被杀者逾6000。幼龙又将江喜陀藏起未遭此难。大王又问星相家,孩子是否已死?答:仍未死,已是牧童般年龄。大王又下令杀尽牧童般年龄儿童。据称被杀者逾5000。此次又因幼龙保护而幸存下来,未在被杀之列。

另有史籍记载,因其乃是未被杀死的幸存者,故名江喜陀 注 。

也有史籍载,因其美貌形象具足,故称为江喜陀 注 。

在此顺便说说他的几个名讳。因其出生于勃粦马,故也称其为勃粦马喜陀。因为用水壶让他喝水时,口中就会现出表现帝王宏威的光轮,水壶就会自然向后倾倒,故又名克亚兰 注 喜陀。

据《瑞喜宫佛塔史》载,因每次清查杀戮他都幸存下来,后来阿奴律陀赐名为江喜陀。又因为是鄂梯莱村村长的主人,他又名梯莱辛。

部分史籍记载,在旦迎瓦底城国王听信使臣谗言,将般萨格勒亚尼公主逐往勃粦马,在此之际,公主面向金宫屈膝叩拜。后来江喜陀登基,就在当年母亲叩拜之地,造了一名为巴膝豆 注 浮屠,以作纪念。这段历史是十分清楚的。可见,只能认为般萨格勒亚尼公主是在到了京都以后,才被逐往勃粦马一地的。

关于江喜陀是龙王子之说:江喜陀之孙阿朗悉都 注 进军妙香国之际,缅历470年(公元1108年),在觉辛的当布雍基立的《赖道佛塔碑文》上有以下记载:“阿奴律陀王有一爱子梯莱辛、克亚兰喜陀。梯莱辛、克亚兰喜陀之孙敬祝金佛窟施主、老王万寿无疆!”可见,为使子孙后代清楚了解,江喜陀乃阿三彬那王族世系阿奴律陀王之子,在阿朗悉都时已在碑铭上作了记载。然而,却置此于不顾,一味追求所谓古蒲甘骠绍梯王乃天龙之子一类错误之说。且人云亦云,错误地认为,神通广大的人理应受到天龙的监护,江喜陀乃受其父的保护,故他乃天龙之子云云。关于天龙监护之说有以下几例:中天竺华氏城君王苏苏那伽王,幼时曾被天龙保护;蒲甘国王乌兹那之妃普瓦绍幼时在林中被其父哄睡在一棵大树之下,曾有一大环蛇保护等等。因此,梯莱辛江喜陀如此神通广大,弘扬神圣佛教大业的君王必定是一位天龙保护的人物。

江喜陀母后将子送往国师处为僧。此时,星相家又奏道:“此人已出家为僧了。”国王问:“怎样才能知道呢?”星相家道:“供斋饭后,用水壶敬水时,将见到该未来君王口中现出轮状光芒。”于是大王每日斋僧。一日,国王供江喜陀斋饭,用斋毕,依例用水壶敬水,此时,国王见其口中出现帝王环状光芒,惊恐之际,水壶翻倒。国王问星相家:“此人是否将夺寡人之王位?”答道:“将于大王之后隔一代为王。”国王说:“你等为何今日才将此话告我?因恐其夺朕王位,朕已误杀许多生灵矣!”国王遂命江喜陀还俗,在御前侍候。因他乃国王之亲子,国王怜惜他,并赐名江喜陀。

敏木有位名叫鄂推友 注 的青年,据说是位善爬棕榈树采棕榈果的能手,他能在所规定的时间内,采摘完1000棵树上的棕榈果。阿奴律陀王得知后,便召其与江喜陀为伴同住。

卜巴有位名叫鄂隆赖佩 注 的农户,据说是位耕地的能手,他能同时驾驭30对牛耕地,工作细致且熟练。国王得知后,便召其与江喜陀、鄂推友为伴同住。

良吴有位名叫良吴毕 注 的泅水能手,据说他能从良吴高岸上跳入水中泅渡过江到对岸昂达,然后又不停歇地泅渡回来。国王得知后,便召其与江喜陀等三人为伴同住。

有一次,下臣奏知大王:“赖窦地方有四匹马鞍饰物全备的无主骏马,人们捉不住它们。”大王遂命江喜陀、鄂推友、鄂隆赖佩和良吴毕等四勇士前去擒捉。四勇士巧做一围场,围场中灌满水,通向围场的小路两旁用篱笆遮住,然后将马赶入围场,待马在围场中游水之时,四勇士奋力上马,并将它们带回献给大王。大王将马交给四勇士喂养,为王效力。这四匹骏马乃无价之神马。阿奴律陀的坐骑叫甘帝伽赖拉;江喜陀的坐骑名那龙空冈;鄂龙赖佩的坐骑名礼牟英康;鄂推友的坐骑名那龙林代;良吴毕的坐骑名那龙阿杜末悉。这五匹马合称五神骏。

阿奴律陀王即位第四年,其父姜漂王崩。姜漂王58岁登基,在位22年,逊位居庙31年,任僧王4年,终年115岁,缅历383年(公元1021年)殁。

《缅甸大史》载,阿奴律陀王于缅历364年(公元1002年)即位,4年后其父姜漂王崩。阿奴律陀王为其父建造的《马梯庙碑文》上说,该寺庙建于缅历382年(公元1020年)。根据这两个数字分析,姜漂王似乎是在建寺庙前14年逝世的。关于阿奴律陀王于缅历379年(公元1017年)登基,即位第3年开始动工建造该寺,建寺一年后姜漂为去世之说,与其他许多碑铭和《新史》记载是一致的。

[1] 蒲甘一古名。为便于读者理解,后文中此名一律直译为蒲甘。

[2] 五美,缅甸人谓美女必备的五个条件:又长又黑的头发、丰满的肌肉、洁白的牙齿和有血色的指甲、滋润的皮肤、青春的年龄。

[3] 六瑕,缅甸人谓女性长相的六种缺陷:太高、太矮、太胖、太瘦、太白、太黑。

[4] 意即:王归山。

[5] kyansittha意即:幸存者。

[6] kyansittha又可理解为:非常美貌的孩子。

[7] 意即:水壶向后倾倒。

[8] 意即:屈膝叩拜。

[9] alaungsithu旧译阿隆悉都。“阿朗”意为:未来成佛者;“悉都”悉从巴利文音变而来,意为:英勇胜敌者。

[10] 旧译牙兑由、牙底由。

[11] 旧译牙隆梨毕。

[12] 旧译良宇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