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619章 劝他放弃这项目【1 / 1】

羽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段时间接触下来,贾勇觉得段云峰不像何洪利那么能白话,真没看出他挺木讷,又有些鲁莽的人,会有这个心眼。这个段云峰到底要干什么啊?他跟陈先生合作又是怎么回事呢?

段云峰在一次使馆组织的当地侨社活动中,与陈先生不期而遇。初次见面的陈先生,竟然会主动向段云峰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对于陈先生提出的合作开展节能灯业务的建议,段云峰虽然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但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在段云峰的内心深处,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下海经商所选择的项目,也与他的专业领域紧密相关。他自以为,他对汽车制造行业是看得懂的。

第一次访问巴西后,段云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有艾乌勒这样的关系,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段云峰踌躇满志地思考着回国后如何寻找国内的合作伙伴,实现他心中那个宏伟的轻卡组装厂项目规划。

然而,在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方之前,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辞职了。

段云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他的性格就像四川的辣椒一样火辣。他心里藏不住事,甚至有些时候会过于急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段云峰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在单位里一直怀才不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拔和重用,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所以他要用辞职这种方式来向单位表示抗议,他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得到机会。

对段云峰他从巴西带回来的轻卡组装厂项目的项目,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持怀疑态度,不理解他为什么急于辞职。

但是他们并没有为难段云峰。什么事都怕万一,万一段云峰的项目要是做成了呢?万一段云峰要是发达了呢?

原单位按照段云峰的申请进行了处理,没有收回分配给他的房子,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好的分手礼物,肯定了他在原单位的工作表现,让彼此之间能够好聚好散。

事实证明,原来工作单位没有重用段云峰确实是有一定原因的。段云峰这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他总是习惯性地将事情朝着积极的方向去想象,甚至有些设想已经乐观到了近乎荒唐的地步,完全不像是一个他这样年龄、有家有业的人所能做出的判断。

离开原单位后,段云峰开始四处奔波,积极寻找能够与他合作轻卡组装厂项目的汽车制造厂。他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和热情,坚信只要找到合适的合作方,这个项目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段云峰虽然是学机械的,在工程设计院工作过。但隔行如隔山,辞职以后,段云峰开始专注寻找国内合作伙伴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了解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的大环境。

国内的汽车制造业起步于建国之后,在那个时期,除了由前苏联援建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之外,各地也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制造厂。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全国范围内冠名汽车制造厂的企业数量大约在一千家左右。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这些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能力有限。

当时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特点可以用“散、乱、小”来概括。

所谓“散”,是指这一千家企业分布在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全国各地,每个省都有至少一家汽车制造厂。

所谓乱,指的是这一千家企业并非统一隶属于某个特定的系统,而是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系统之中,各管各的,自行其是。

其中有些企业直接隶属于部委,而另一些则隶属于地方政府。

在直属地方政府的企业里,情况也颇为复杂,不仅有省级政府投资建设的,还有地市级政府,甚至有县级政府投资建设的汽车制造厂。

所谓小,主要体现在这些企业的规模上。一般来说,年产量能达到万辆的企业就算是规模较大的了,而有些小厂的年产量仅有区区几百辆。

段云峰是那种草莽英雄性格的人,袍哥作风,敢字当头,向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不是专业的人,却敢干专业的事。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当他辞了职,真正光着脚踏入汽车制造行业这条河流时,他才意识到其中的困难和风险,内心不禁涌起一丝恐惧。

段云峰开始寻找轻型卡车组装厂合作伙伴的时候,正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中国汽车工业存在“散、乱、小”的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为此,有关部门制定了“三大三小”的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旨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推动中国汽车工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大”指的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以及上海汽车制造厂这三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而“三小”则是天津汽车制造厂、航天系统中原本生产直升机的一家工厂以及兵器系统里原本生产军用摩托车的一家工厂。

段云峰一开始就把“三大三小”汽车厂作为自己理想的合作伙伴来接触的。走了一圈后发现,人家这些重点汽车企业对他的项目,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国内的主要汽车制造厂,工作的重点在于引进国外技术,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轿车制造业。

国内主要汽车制造厂对出口市场无暇顾及。除了因为当时国内市场的钱太好赚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识到国内外汽车制造技术差距很大,汽车出口业务很难做。

国内一位参与过引进德国大众技术的工程师曾经去大众在巴西的工厂考察过,认为巴西本土的汽车市场已经被欧、美、日的汽车生产企业瓜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很难在这个市场上拿到份额。

欧、美、日资企业在巴西投资建设的工厂,技术水平较国内合资企业更加先进。这位工程师建议段云峰放弃在巴西建设轻卡组装厂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