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时候的朱翊钧心里面,已经有了答案。
冯保心中一凛,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隐瞒,赶忙上前一步,恭敬且低声回道:“陛下,太后她……确实知晓……”
“昨夜,奴婢去见了太后,太后还曾想让奴婢设法将李文贵送出北京城,只是奴婢深知国法为重,此事万难从命,当时也只能暂且答应太后,实则并未着手去办。不曾想,海瑞就上奏弹劾了李文贵。”
朱翊钧听闻,眉头皱得更紧。
他并没有去怪罪冯保对自己的欺瞒。
终究是皇帝的母亲,大明朝的太后。
冯保于情于理都不能告知自己这件事情。
民不告,官不究,历来如此……
听完冯保的话后,朱翊钧只是轻叹一声,面色愈发冷峻,加快了脚步……
而冯保,陈矩等人又赶忙跟上。
李文贵虽然是朱翊钧的舅舅,但至今为止,朱翊钧都不清楚李文贵长什么模样,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李太后的宫殿。
此时,清晨的阳光刚刚升起,金色的光辉轻柔地洒在宫殿的门栏上,给那朱红色的门槛和青灰色的砖石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宫殿内静谧非常,偶有几声鸟鸣传来,更显宁静悠远……
朱翊钧轻轻踏入宫殿,脚步放得极轻极缓,生怕惊扰了李太后。
他穿过长长的回廊,朝着太后的道房走去。
道房的门半掩着,从门外透进来的光线,在地面上形成了一道明暗交织的光影。
朱翊钧缓缓推开房门,只见李太后正静静地盘坐在蒲团上入定,神态安详,仿佛尘世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朱翊钧心中一阵纠结,犹豫片刻后,在太后身后跪下:“孩儿来给母后请安了。”
李太后听到这话,从入定中醒来,缓缓转过头,当看到儿子跪在身后时,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有无奈,更多的则是一丝慌乱。
她心中明白,儿子既然已经跪在这儿,必定是知晓了李文贵的事情。
李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缓缓站起身来,转过身,看着跪在地上的朱翊钧,眼中满是心疼与忧虑。
她微微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朱翊钧抬起头,看着太后,眼中满是无奈与坚定:“母后,李文贵之事,儿臣已然知晓。朝堂之上,海都御史弹劾他强抢民女、鱼肉乡里,甚至致人死亡,恶行累累,证据确凿。儿臣已下令三司会审,势必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李太后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轻声说道:“陛下,文贵他……毕竟是我的的亲弟弟,你的亲舅舅,他从小就被宠坏了,犯下这些错事,我……我也有责任……”
“国法如山,若因李文贵是太后娘家之人朕就偏袒他,往大了说,失了民心,动摇国本,往小了说,朕心不安……儿臣身为一国之君,肩负天下苍生之托,不能因私情而废国法……”
李太后沉默了许久,她深知儿子所言句句在理。可李文贵毕竟是她的亲弟弟,血浓于水,让她眼睁睁看着弟弟受罚,心中实在不忍。
过了半晌,李太后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陛下,母亲明白你的难处。只是,文贵他自幼养尊处优,从未吃过苦,父亲又辛劳了一辈子,……我实在心疼。你能不能……看在母亲的面子上,从轻发落?”
“母后,儿臣也不愿让您伤心,可此事关乎国法威严,关乎天下百姓对朝廷的信任。若不公正处置,儿臣恐难服众。还望母后能体谅儿臣的难处……”
朱翊钧虽然跪在地上,但头却是高高的挺着,说的这句话,也是用着没有任何商量回旋的语气。
他跪下,是因为他是太后的儿子,他现在要杀了母亲的弟弟,这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可他的头却高高挺着,是因为他是大明的天子,作为天子,他没有错。
此时,李太后看着朱翊钧坚定的眼神,她缓缓闭上眼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罢了,罢了,母亲知道你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只是,文贵他……唉,希望三司会审能给他一个公正的裁决吧。”
她松口了。
她的儿子,不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
十岁的时候,她就已经管不住了。
她的儿子是大明朝的天子,是个合格的天子,是她亲手养起来的真龙,是个没有多少感情的真龙……龙长大了,还会认母亲吗。
刚刚的脆弱,刚刚的请求,是李太后再儿子面前,最后的手段……
说完之后,李太后背过身去,看着三清神像,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不过,她并不愿意让朱翊钧看到自己流泪。
“陛下,我知道了,你……走吧……”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朱翊钧是有些心疼母亲的。
不过,这个心疼也只存在了片刻。
听完李太后的话后,朱翊钧直接起身:“母后,这件案子尘埃落定之前,朕,就不来打扰母后了……”
说罢,朱翊钧便立即转身,离开了李太后的宫殿。
坚守公正……
在朱翊钧这里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