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8章 东风行动【1 / 2】

庆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于地球近地轨道上有大量卫星,运行速度取决于其轨道参数,具体速度视其轨道而定。

第一宇宙速度既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又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当发射速度大于79km\/s且小于112km\/s时,卫星的轨道为椭圆,这意味着轨道上有近地点和远地点,近地点的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而远地点的速度较小。

在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中,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与轨道半径有关,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时速度最大,即79公里\/秒。

地球同步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其轨道高度约为公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4小时,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如果不计算准确,在高层轨道发射导弹时一定会发生被阻挡飞行弹道的意外。

这些卫星里面最多的就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系统和龙国的北斗系统,为了避免误伤友军,必须进行最缜密的计算,规划出最佳时机和弹道轨迹。

验算完成之后,威尔·史密斯登陆了【大鸨级】运输舰,把船的名字改为了“东风号”,感觉有点像龙国的战略战术导弹系列的名字。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汉语词汇,指东方刮来的风,另比喻革命的、进步的推动力量或气势。

月球基地内部宽大的航道里,威尔·史密斯驾驶【大鸨级】缓慢飞行,抵达了智能工厂。

随后,智能工厂的仓储装配系统开始运作,将元素导弹陆续装载入飞船的货舱。

这次他运回的元素被加工制造成500枚特种导弹,每个导弹发射平台需要安装20枚。

由于特种导弹体积庞大,【大鸨级】运输舰的货舱每次只能装载150枚,所以需要往返4趟才能将导弹运输到指定的发射平台。

威尔·史密斯启动自动导航,【大鸨级】缓缓上升,高度超出机库顶部巨型闸门之后,切换飞行模式,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航线开始向地球方向飞去。

为导弹发射平台安装导弹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威尔·史密斯只需要在【大鸨级】到达预定位置后,确认飞船与平台计算机的连接即可,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平台上的装卸机构自动完成。

威尔·史密斯闲来无事,播放了一首《human legacy》(全球顶级宇宙背景音乐,喜欢的朋友可以听听),闭上眼欣赏起来,双手随着节奏轻柔地摆动着。

在这里不得不赞叹月球基地的工程人员独具匠心的设计,基于平台计算机与飞船舰载计算机的数据通讯,整个过程非常之精准和丝滑。

只见【大鸨级】的货舱装甲侧板缓缓打开,平台巨大的机械臂犹如人的手臂一样灵活地将舱内的导弹轻轻夹住,然后准确地塞入一个个发射管内。

“货物卸载完毕,即将进入下一个预设航程。”音乐声中传来舰载计算机的提示音,【大鸨级】随即开始沿着高位轨道向着下一个平台进发。

就这样,往返4次之后,威尔·史密斯返回了月球基地。

坎佩尔·布兰切特已经在控制室等着他了。

“老公,导弹已经准备就绪了?”坎佩尔·布兰切特在威尔·史密斯脸上嘬了一口之后说道。

威尔·史密斯快步走到控制台前,一边检查着相关参数,一边对坎佩尔·布兰切特说:“导弹装载过程很顺利,给工程师们记一功,等行动结束之后统一奖励!”

坎佩尔·布兰切特高兴地说:“好的,能得到你的嘉奖,他们一定会很开心!”

“可以启动了!”全部检查完毕之后,威尔·史密斯神色凝重地按下了[启动]按钮,两人的目光都注视了巨大的控制屏。

威尔·史密斯按下[启动]按钮的那刹那,处于高位同步轨道的25个导弹发射平台同时发出刺眼的光芒,垂直向大气层发射了500枚导弹。

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坎佩尔·布兰切特预先把导弹发射平台放置在与地球赤道同步的环形轨道上。

说时迟那时快,如雨点般落下的导弹仅仅用了36秒钟就到到达了预定的位置,并在距离地面49,000米的高空同时爆炸!

爆炸产生的高温引发了以高能巨变型氟氯烃为主的各种元素进行的化学反应,将稀薄的空气中蕴含的水分凝结成雨水洒向地面,放射性尘埃被包裹在其中!

——————————

华夏历2024年9月23日上午8点33分,龙国酒泉。

核战爆发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4600枚1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被投放到这场战争之中,超36亿人直接死于核爆炸,并引发了严重的“核冬天”。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农作物的产量下降了九成,全球75的人口面临不同程度的饥荒,导致超50亿人死亡。

核爆炸之后有超过200万吨放射性尘埃释放到大气中,在几周的时间内,尘埃在平流层中遍布全球。

随后整个世界的平均温度从大约15度下降到9度,所有的烟尘消失需要大概7年的时间,照射到地表的阳光要恢复正常,还需要超过三年。

曾经的繁华都市化为废墟,天空被厚重的尘埃笼罩,辐射蔓延在每一个角落,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和饥荒、瘟疫等各种灾难。

然而,在这黑暗与绝望之中,仍有一群人坚守地下深处,坚持着自己的工作。

在核战爆发前,李德文带领团队快速转移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下这个能够抵御冲击波和核辐射的地下堡垒。

两个月来,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确保基地的运转正常,为幸存者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在核战后的混乱中,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他们研究辐射防护技术,开发新型能源,甚至尝试在地下种植作物,为人类的未来寻找新的出路。

在地下基地的日子里,李德文和他所领导的同事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挑战。

他们不仅要应对外界的威胁,还要处理基地内部的种种问题。

然而,他们从未放弃过希望。

地下基地,总工程师办公室内,李德文坐在办公桌前,眉头深锁,原本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还没有周昊的消息吗?”李德文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是他的习惯性动作。

坐在他对面的刘飞,低着头,脸上流露着深深的担忧,说道:“还是没有联系上,核战爆发之后,我们就与所有卫星失去了联系,包括月宫二号空间站。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都没放弃过恢复信号传输,但受到大气层内尘埃的影响,始终无法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