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的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
太医署在各道设立医署,传播医学,造福百姓。
特别是在岭南道,规模已经数百上千人。
针对岭南潮湿闷热的气候。
确立了一系列适合岭南人体质的药方。
尤其是物美价廉的“凉茶”,深受岭南百姓钟爱。
太医署成立的“药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风油精,清凉油,正骨水,活络油,跌打酒,各种膏药,阿胶补血膏,小柴糊,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
数十上百种中成药研制成功。
药坊批量生产出来,由华夏商行进行统一售卖。
在商品贸易中,这些药品的占比正在逐年增加。
太医署作为官方医药学教育机构。
在宇文衍的要求下,几年前便扩大了招收规模。
如今。
太医署教学部招收的习医者近万人。
这些都是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好苗子。
在太医署的培养下。
再不济也可回乡开个小医馆,为一方百姓治伤瞧病。
哪怕成为一名游医,也一样能造福天下百姓。
太医署在宇文衍的支持下。
规模和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年都举行一次医学大会。
广邀天下医师,不论名气,传承,大家共聚一堂。
交流医术,分享心得,传扬华夏医学。
宇文衍很清楚。
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有“敝帚自珍”,“留一手”的情况。
华夏医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走向没落。
他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但是。
可以凭借官方的权威,引导民间师承、家传的医师进行相应的交流。
以他后世的认知。
很清楚“闭门造车”,最后只会是一个落后或淘汰的下场。
且不论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做了肯定比不做的强!
太医署的医官在接触宇文衍所说的一些看法后,对医学的观念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病症的分科。
以太医令甄权为首的医官,正在讨论儿科,妇科这种群体性的分类。
宇文衍知道。
有时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给有些人带来启发性的触动。
古代先人。
除去少了一千多年的见识,不比后世人笨。
能创造几千年璀璨华夏文明。
老祖宗们聪明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