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山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旁边担任解说的武官用一根红色的指挥棒,指着地图上的红、蓝线条,给大家介绍前线最新战况。
“红线是我们的防线,蓝线是对方进攻的路线,敌人已经打到这里,我们的六万军队分别在尤山、河道、广宗构筑了三道防线,”
他用指挥棒在三个地点画圈,
“第一道防线将军是专丰,第二道防线王信,第三道防线周过,”
介绍完大致情况,又说到最新情报,”
“徐山国将军燕无忌、卫子令率领十二万军队不分昼夜的进攻,专丰将军派人的送回的军报显示,他承受的正面压力最大,尤山城最多只能支持两天,城外阵线已失守,现在敌军架云梯攻击城墙…他做好以死报国的准备…”
说到这里,声音低沉下去,心里不好受。
义宗皇帝叹了口气,神色黯然。
“专丰祖上三代忠良,一代名将,为国披肝沥胆,若有不幸,实在可惜…”
少顷,
杨见问道:“能否详细说明当前敌我力量对比?”
解说的武官叫且有,来自最高指挥部,也是军队高级将领,对前线战况极其熟悉,听杨见发问,侃侃而谈:
“这次徐山国共出动十五兵马,十万步兵,五万骑兵。于半年前开始进攻,我们也早有准备,用十万人分兵抵御。几个月来,他们攻占了我们2\/3的土地,一半以上人口,二十座城池,现在剩下六座,我们战死三万军士,他们至少死了四万人,”
义宗说:“他们还有十万人,我们也有六万多,我们为保卫家园,打的是正义战,所以全国民众士气很高,”
义宗作为皇帝,没有直接讲明当前的危急形势,但杨见通过地图和且有刚才的介绍,已明白吕山国所面临的岌岌可危的战况。
他略微考虑一下,说道:“皇上既然请我来,又授予我等官职,我有话直说,如果有不妥之处,请皇上明示。”
义宗点头:“把你请来,没叫其他人参与,就是想单独听听你的意见,其实这几天朝堂上争论够多了,那些陈词滥调,孤已经听烦了。”
杨见讲出自己的观点:
“战局对我们不利,虽然还有六万军队,但失去大片领土、城池和民众,等于失去了后备力量,从长期战争层面来看,这是非常危险的。”
“对方夺取我们城池之后,可以获得粮草和兵员补助,面对强敌,几位将军苦苦支撑,依靠的不过是一腔热血,将士拼死用命,”
“要想扭转局面,必须改变打法,否则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义宗眼中露出赞许的光,心里说:果然见识不凡,一语中的!怪不得苏婉儿称赞他的老板英雄盖世。
“杨将军说的很对,”
杨见眼光在地图上游弋,继续:“我们不能只打守卫战、保卫战,那样太被动,必须主动出击,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可以派人联络被攻陷的城池里面的百姓,让他们组织队伍,在背后骚扰、打击对方军营,在敌人前进的路上设置障碍,用尽一切方法,包括投毒、暗杀…做到全民皆兵,人人有责,老幼妇孺全体行动,给敌人制造麻烦,迟滞敌人的调遣速度,”
义宗眼睛一亮,指示旁边的宫人,“把杨将军所说的建议记下来,要一个字不落。”
“放出风声,高价悬赏勇士、侠士,利用江湖中有本领的汉子,让他们去刺杀敌人的将军和头领,”
“现在国家进入最危急阶段,征集16岁和60岁以下的男人,派往前线,在战场上训练他们的作战能力。”
且有插话:“这点我们已想到了,全国所有能拿武器的男子都派往前线,京都仅存一万后备力量。”
“另外,”
杨见接过指挥棒,指着地图上两座城池,“如果放弃尤、山广宗两座城池,是不是可以让专丰和王信的两股兵马合二为一?更利于我们集结兵力?”
“所以我想到前线考察地形,做一番实地调查。”
义宗皇帝听完杨见的长篇大论后,立刻陷入沉思。
他的战役设想过于胆大、出格,在多次御前军事会议上从未听到。
他似乎看到一个全新的作战理念。
挥挥手,两名宫人端来沏好的热茶,分别送给众人。杨见接过喝两口,静等义宗做出决定。
义宗从考虑中醒过,吩咐宫人:“马上传姜绾、赵仓子、郑诸、吴冒进宫商议军情,”顿了顿,“让田单、屈青也列听,”
“是,”四名宫人应声,走出御书房,外面响起一阵轻轻的脚步声。
婉儿轻声告诉杨见:
“皇上所传的几人都是国之重臣,是最高级别的御前军事会议。”
姜绾和赵仓子乃是吕山国两位一品大卿,掌管文武百官和国库的金钱、粮草、军备、运输,等于兼职军队后勤工作。
郑诸、吴冒是一品大将军,是掌管军队的最高将官,目前所有军队调度都归两人统筹管理。
至于田单和屈青,年龄较小,资格较低,属于军部后起之秀,担任军中智囊团参谋一职。
几位大臣下班后,待在自己的府邸,国家面临危难,都郁郁寡欢,难以安寝。
听闻皇帝召见,立刻骑马赶来,杨见一杯茶喝完,六人已先后赶到。
六人进入皇帝的御书房,看杨见和苏婉儿在场,并不显得惊讶,分别落座后,听旁边解说员且有讲了杨见军事构想之后,都感觉异想天开,甚至有些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