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93章 众生皆苦【1 / 2】

端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奉县的百姓每日一家子吃完早食, 找个盆专门熏艾,有院子的就在院子里喂鸡喂鸭, 哥儿跟女子在家绣帕子绣荷包, 一家人一起聊聊闲。晌午吃完饭就先睡一觉,到了割草的时辰有人来喊,家里就出一个人去割草捡柴, 他们一直这样的平静的过着。

过了几日, 有人挨家挨户敲门给他们送了香囊跟口罩,教给他们自己戴口罩, 说完就去下一户人家。

村子里的人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 他们在家惴惴不安。

朱典史组织衙役不是熏艾, 就是处理牲畜的尸体。各有各的活, 谁也不轻松。

街上除了穿着官服的人外, 只有零星几个人去集市上买菜, 百姓一前一后走着,他们戴着口罩每个人都隔了三丈远。

在事关性命方面,百姓们还是知事, 不惹事。

衙役们把尸体清扫干净就回县衙, 膳堂也是分批让他们进去吃饭, 他们吃饭不能讲话。

郑山辞在办公的地方用饭, 他吃完后就去午睡。

午睡后郑山辞又继续处理公务。看见公务上写着一切正常这四个字,他的眉眼舒展。

回到家里,郑清音跟虞澜意在一起的, 郑清音见了郑山辞喊了一声二哥。

“这段日子还多亏了你。”郑山辞拍了拍郑清音的肩膀。

“二哥太客气了, 这都是我该做的。”郑清音笑起来, “既然二哥回来了, 我就先回房了。”

虞澜意最近一直闷在家里, 家里的石榴树结果了,他把石榴全摘下来榨成石榴汁喝了。

外面是什么情况只能听郑清音跟郑山辞说说。郑清音跟他说,目前还没有出事。

在这样的日子是烦闷的,总要做点打发自己时间的事。虞澜意把话本都看了好几遍,郑山辞回来眉眼还是疏朗的,瞧见郑山辞,虞澜意的心情就不那么糟糕了。

“县衙怎么样?”虞澜意明晃晃的向郑山辞打听情况。

郑山辞去换官袍把县衙的事的告诉虞澜意,除却一些紧要的事,郑山辞便没说,但大致的情况虞澜意都清楚了。

“还好,我在家待这么些天了,还没有人得瘟疫。”虞澜意眸子明亮,“郑山辞,你辛苦了。”

他说着让郑山辞坐下,手指做出锤子的形状,轻轻的给郑山辞捶背。

“别忙了,坐下吧。”郑山辞笑着去牵他的手。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都有使力。”郑山辞不居功。

虞澜意就喜欢郑山辞这样,他去亲郑山辞的唇。

晚上都是各自用了饭,没有凑在一起吃饭。郑山辞回到家里精神就更放松了,晚上躺在床上捏着虞澜意的手玩。

虞澜意任郑山辞捏着手玩,郑山辞的手有薄茧,捏他的手痒痒的。

没到一会儿虞澜意还是精神的,手指没人捏了,郑山辞呼吸平稳睡着了。黑暗中虞澜意伸出手描绘了一下郑山辞的眉眼轮廓,手指温热轻轻的落在郑山辞的脸上,虞澜意趴在他胸膛上。

“太累了吧。”虞澜意有些心疼自家相公。

看他每次回来还是笑着的,实则眉眼都带着疲倦。

新奉县控制得好,县衙的人也习惯了,郑山辞忙里偷闲还能在自己办公的地方偷偷的锻炼一下身体。

直到有一天丁宣慌张的跑进来,喘着气说,“郑大人,西远村出现一个人是瘟疫,已经把他们全家隔离了。”

郑山辞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这个人他去了哪儿?”郑山辞冷静问道。

“听他说,他去山里捡柴进了一个山洞,那山洞发着怪味,他一看是里面堆积着动物的尸体。他没多看就走了,当天回到家里晚上就开始发高烧,上吐下泻。他们家里的人第一时间就把他关在房里,去镇上请大夫来诊断是瘟疫。”

“把那山洞封锁了,别让人进去。”动物也会携带瘟疫。

“你派人先去西远村找里正问一问,他有没有接触到什么人,有接触到什么人一起隔离。”

丁宣应了一声是。

谭和把这件事接下来,他到了里正家里问他。

“没接触什么人,下午放他们去割草,每个人都是隔了三丈远。这小子当时是最后一个出来,应当没什么问题。”

谭和想了想,“这几天你们村的人不要去镇上。”

西远村的里正点点头,“好的,大人我们一定不惹事。您放心,我一定约束好他们。”

谭和没说话,只说:“以后少让人上山去做多余的事。”

里正忙不迭应下来。

要是瘟疫那么好治,朝廷就不会把瘟疫视为洪水猛兽。谭和坐马车回去回禀给郑山辞。

“好,你出门时把城中的大夫叫过来一下。”郑山辞想了想还是把城中大夫邀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谭和领命退下。

宋大夫他们一行人来了,正要给郑山辞见礼。

“免了这些虚礼,诸位请坐。”郑山辞邀他们坐下。

郑山辞开门见山,“诸位对瘟疫有什么治疗之法,我想听听诸位的见解。”

一个白胡子老头拱手说道,“郑大人见解大抵谈不上,这瘟疫没什么根治之法,之前大燕也爆发过瘟疫,都是靠患者自身扛过去的。瘟疫在每个人的症状不同,一般都是高烧,上吐下泻,剧烈的头痛,呼吸还困难。瘟疫在周代就有了,根据《周礼》的记载当时用的是蜃炭法,这法子跟郑大人说的熏艾和洒黄酒是一个意思,只能在屋子里把一些害虫杀死,达到清除的效果。”

另一个医者拱手说道:“还有一些法子譬如杼井法来防止水源被污染,都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要说真正的法子是不见得。只能把人隔离起来慢慢的治疗。”

宋大夫:“郑大人做得已经很好了,把得瘟疫的人隔离起来,作为大夫也只能对症下药,如果病人发烧了就用银翘散,上吐下泻就用玉屏风散,咳嗽就用宣肺败毒方……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我们只有在他们出现症状时去治疗,治疗结果还有看病人自身的身体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