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的两大帝国【3 / 3】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嬴政:这个罗马皇帝还真是一位明诚之君啊!如此视金钱如粪土的皇帝,我诸夏也只有那些历史上的贤君能与之对比了。

刘邦:这位异国皇帝倒是与乃公一样挺像的,生活态度都是如此一样的想得开,想必我们这样淡泊以明志的清高之人是很难被后人所理解吧?只是希望朕的后人,那个叫刘志的皇帝别是个见利起意之人啊!

而三国时期的众人却脸色一变。

延熹九年,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年份了。

那是党锢之祸的开始,那是大汉彻底走向衰败的开始,那是诸葛亮“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开始。

【而后来罗马打赢了战争,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伤疤。然而马可逝去,罗马的五贤帝时期结束,罗马进入了三十僭主时期,几乎是和大汉同时的节奏。

因为在遥远的东边,此时的大汉也有人喊出了“苍天已死”的口号。

东西方两大帝国的交流也就不了了之,这次唯一的正式交流成为了绝唱。

两大帝国几乎于同一时间走向了内忧外患的节点。

直到贞观十七年,东罗马的拜占庭帝国再次和大唐取得了联络,双方就彼此的艺术、哲学、文学、绘画、数学等多领域展开了交流。

唐太宗及其后继者也常维持这段友谊,彼此互赠了很多礼物。

然而,当大食帝国崛起的时候,拜占庭遭遇了东侵的危险。

当时幸运的是,波斯亡国后,亡国公主和太子带领臣民逃亡大唐,希望得到大唐的帮助复国。

而罗马却被拦断了交通与信息。

最终,我们都知道,大唐收留了波斯亡国皇室,并没有出兵拯救自己的朋友和自愿复国后臣属的波斯。

因为,安史之乱爆发了,大唐也陷入了自顾不暇的历史节点。

此后中亚地区被大食人、突厥人、蒙古人连番阻断,罗马也和华夏失去了联系。

直到公元十五世纪中期,也就是明朝景泰时期,最后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于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手中。

拜占庭的皇帝想了很多办法,他们甚至寄希望于让自己的皇子公主如古籍中的波斯王室一样逃亡华夏,让公主嫁给大明的天子,可惜,这最终是一场妄想,持续了一千八百年的罗马帝国就此落幕。

我们现代人还经常讨论的一个有趣事情就是,倘若大明当时派宝船接济了罗马皇室,娶了罗马公主为妃,那么华夏天然就对欧洲有了法理权。

毕竟欧洲正统是罗马,那些邦国们坐视罗马灭亡于外族之手,却在罗马灭亡后一个个争抢正统地位、皇帝冠冕、自诩罗马孝子贤孙。

可惜历史也没有如果,不然欧洲诸国抢来抢去的天命正统的法理权落到了华夏手中,岂不是好笑?(注:历史科普,有些非来源于正史。)】

嬴政:这世界居然真有千年之帝国乎?!!!

嬴政心呼,这不就是邦周凤凰额呸,罗马天命坠落,诸侯奋起而争吗?这剧本我熟啊!

刘邦:邦周八百载本以为已经天下无敌了,这罗马居然有一千八百之久的国祚!

刘彻:罗马不愧是能和朕的大汉惺惺相惜的古老帝国,能延绵一千多年,他们的制度定然有可取之处,他们的皇帝应该也是如我大汉一样的英明神武。

刘肇:奇怪?怎么跑题了?这天幕不是在讲朕的永元之隆吗?

刘志:???这还真是罗马的使者???天幕这样解释,好像我们大汉君臣很功利似的。

杨坚:什么??一千八百年国祚???朕的大隋才多久啊,都怪逆子不孝啊!

李世民:未来朕也会和这个罗马交好吗?一个与中华交好的大帝国,可惜,后世子孙没能帮上他们,我大唐也在那时走到了转折点啊!

李隆基:朕怎么知道这以后罗马遇到的危机啊,别乱喷,谢谢。

大明

洪武年间

“也就是说,这个罗马现在不到五十年就要灭国了?”朱标算了下日子。

“老四的子孙不知道珍惜如此机会啊!虽然咱不知道那现在欧洲的实力几何?但看后世能揍垮那满人王朝,现在的罗马又是一个千年的帝国,嘶,标儿,咱有意派人现在出使罗马,为你再娶上一侧妃。”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可以,娶一个末代公主,对一片传承久远的文明地区有了形式上的法理权,这搁谁谁不爽啊?

老朱现在想想就想笑,诞下个一儿半女,抚养成人后,直接点兵点将送到极西之地,那里也算是开化地区,不会亏了咱老朱家的孩子,而且,又能封赏藩王到关外,不影响大明内政,可行啊。

老朱真是越想越行,嘿嘿直笑,忍不住现在就拉着殿内众臣商议个章程出来。

永乐年间,朱棣惊奇的发现,那罗马灭国距离也不过二三十年了。

老朱顺着天幕胡侃的而顺藤摸瓜的浮想思路,自然也让朱棣想到了。

而且大明的宝船已经开到过那红海出海口过了,再让郑和带领大明将士直抵红海,沿途国家个个交往,重续千古友谊,岂不是万国来朝盛况更盛?

这个天幕给地图给的真好了,郑和之前行驶过的路线大概琢磨下就能找到基本位置,将天幕这海陆地图此绘下来,下次郑和行驶更有了方向了。

“如此文明古国陷落于蛮夷之手?岂不悲哉?朕贵为华夏天子、大明皇帝,有意收留这罗马的流亡公主啊!”

朱棣看着自己的好圣孙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