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非是曹植一方的人无能啊!”诸葛亮说道:
“若是曹植最后成为了魏文帝,那么杨修等人也可以如陈群一般扬名立万!”
庞统道:“曹植这人难成大事啊!文人气息浓厚!”
“文人气息浓厚便做事惜身,而且性子本就不如那个曹丕善于招揽人心,如何能胜他哥哥?”
刘备道:“当年我与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时,便知此人为当世之大杰,但没想到他居然在立储之上犹豫不决,给曹氏留下了隐患啊!”
“当局者迷也!”
“后世常说世家掌权弊大于利,而后汉以来之糜烂未必没有世家豪强做大兼并土地之因。这晋朝后来虽然赢得了天下,但却没有对此做出改变,反而又失了天下。”
“而九品中正制能被曹魏确定,倒不如说是魏文帝给颍川集团的支持带来的回报啊!”
许都。
孟德苦着一张脸,自己爱惜儿子的才华又欣赏次子的驭人之术,因此犹豫不决,没想到后来大魏长期的内斗倾轧,居然是从自己这里开始的。
长期以来自己确实有考校两个儿子的心思,而且随着天幕的出现,魏文帝的声名也得到了后世的一些认可,这让曹操知道了次子之才绝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那么他要是再这样犹豫下去,恐怕真会让天幕上的悲剧再现。
一念至此,曹操悠悠道:“二公子丕有本王之风貌也!”
曹丕在堂下听到这句话就是一喜,但强忍住激动地心情不在面上表达出来,老爹既然说出来这番话,那就证明自己的储君之位,这一次是彻底的稳了啊!
众臣也是纷纷垂着头,他们知道虽然天幕仍在盘点着三公子的才情如何如何,但这场立储之争已经结束了。
或者说,早在天幕之前盘点时提到魏文帝曹丕时,就已经结束了。
只不过是现在天幕爆料起来曹魏的分裂源于储位之争,才让上首的这位主公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
他一时兴起,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了比武大会,并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曹植当仁不让,一气呵成写下了那首辞畅意达、句句锦绣的《登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川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他这一篇赋直接将老爹成就帝业的雄心壮志发挥的淋漓尽致。
曹操自然喜不自胜,此后对曹植更加偏爱,不久就封他为平原侯。
公元214年,曹操南征孙权,曹植奉命留守邺城。
虽然曹操没有明说,但古往今来帝王出征,皆是太子监国,也就是储君留守。
例如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命太子李治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