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422章 句句重复是何意?事事相悖找相同【1 / 1】

码字的画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尉天齐摇头并不回话,他对于姜羽或者帝后娘娘并无恶感,也不屑于背后议论对方的决定,即便他认为对方是错的。

“我知道的,尉少你也一定不会支持我那个天下命最好的妹妹。”太子不以为意的道:“因为你知道,她不合适。”

尉天齐依然不置可否。

“除去她,我便是你最合适的选择,我来给你列列理由,你听听?”太子一挥袖子站起身,也不管尉天齐答应不答应就已经开口。

“首先,论三教势力,除去她背后的紫云,就要属我身后的清水书院以及程圣影响力最大,你该知晓我年少时是在程圣身旁研习过数年的。”太子说这些话无疑是为了展示肌肉,可他说的很认真,甚至眉头微蹙,好像在尽可能谨慎的表述,免得说出不属于自己本事的大话。

“其次,宫内势力,陛下确实不能像娘娘支持她一样支持我,但我依然是这皇宫中影响力最大的皇子,比如我是除了父王外,唯一可命令闻人哭的人,所以不论是老三还是老四都不可能与我比肩。”太子微微抬手,花园里琴音一下便沉寂了下来。

“最后看向整个中洲,你知道的,我和元永洁从小一起玩到大。”太子说到这,严肃的表情终于消失,露出了微弱但真诚的笑意,“南宁王是明确表态支持我的,而南宁铁骑是大夏四军中唯一不受皇权直辖的军队。”

太子背着手走到尉天齐身前,开口问道:“如何?”

尉天齐点头道:“很强。”

非常强,要知道清水书院和程圣不仅代表着十四处之一,而是代表着半个儒门以及半个朝堂的意志。

可以这么说,一道政令,或许没有清水书院的支持也能通过,但如果被清水书院反对,那就绝不可能实施。

这就是清水书院用十数代学子通过多年经营得到的根基,是任何人都要保持敬畏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我还算认识,你了解我的为人,算不得多好,但做过些好事,所以肯定不算坏,顶多嘴有点毒,但应该远比不上我那个鸟蛋妹妹。”太子笑了,他看着尉天齐眼神诚恳,不觉得对方有拒绝自己的理由和必要。

尉天齐看着他,再次问出了他前不久刚刚问过的问题。

“太子真的觉得我可以站在你的这个队伍中?”

他问的认真,表情里甚至带上了几分困惑。

“有何不可以?”太子微愣,一方需要势力背书做事,一方正巧是个强大的势力,这岂不是天作之合?

“我觉得哪都不可以。”

尉天齐说完,有些无奈的摇头,帝后和太子虽然不是亲生母子,但到底是能说出一样的话,看来皇宫当真容易养出差不多的人。

太子皱眉,再次审视这位大夏的顶尖天骄,他很清楚对方身份的含金量,是儒门推出来要和真君打擂台的角色,所以虽然看似无门无派,但在必要时,他一定会得到儒门的大力支持,说是大夏的真君也不为过。

而大夏未来的皇帝与这位未来儒门的代表人物应当有一份合适的关系,就像程圣与父皇的师徒关系一样,这是大方向的统一,也是圣人之间互信的基础。

他认为尉天齐可以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是彼此需要,而不是单边的索求。

“还请尉少教我。”他依然客气,只是酒意已经消散。

“太子的队伍确实站了很多人,可。。。这些人和我站的方向全是相反的啊!”尉天齐轻笑着摇头。

太子皱眉,“尉少到底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尉天齐从没和别人说过,可很多皇都的大人物都已经默认自己知道了,帝后娘娘、太子甚至人皇都觉得自己心里有数。

因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有心怀大志的儒生学子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投身于大夏的朝堂中,无非是想着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顶多手段略有不同而已。

可尉天齐张嘴就是要和太子身后的所有人背道而驰,他的身后可是半个大夏啊!

尉天齐淡然的开口,十分寻常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对于大夏的希望是肃清朝堂、整顿吏治,首要的门槛就是清水书院每年学子大量的斜封官,次要的则是大量儒门学子匆匆入朝抢占官缺,可干了两年又草草离场,回到书院或者学府开始修行,只当是走了一朝红尘,却留下各地官府无数的烂摊子,导致政策无常。”

这并不是多么别开生面的看法,每年类似的折子收集起来烧了,足可以够宫里冬季取暖之用。

“我对于皇宫里的希望是,肃清宫闱、打击派系,减少皇宫内部的各宫各院的争斗,取缔污衙这类强权部门,以内宫节俭、安宁为首要,防止因宫内争斗过凶,牵连朝堂势力站队。”

这是尉天齐刚刚总结出来的,其实他之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毕竟内宫算是人皇帝后的家事,可如今进来一趟,他不得不思考,内宫里冲突如此激烈,怎么可能不影响外朝呢?

帝后不和、皇子相残、内官对峙、生死无常,这种环境你指望外朝如何将注意力放到政事之上?

“我对于道儒两家的希望是,相争可以,相残不行。”

尉天齐简要的讲出了自己的三个希望,正巧与太子强调的三个背景一一对应。

太子说清水书院和程圣,尉天齐说我要挑战的就是清水书院代表的文官集团。

太子说皇宫势力和污衙,尉天齐说我要打击的就是皇宫势力和污衙。

太子最后提起了和他同在青云榜的元永洁和南宁王,而南宁王是主攻南洲的重要推手和执行者,还与李一、姜羽等人发生过激烈冲突,至今还在李一的本本上,平常出门还得防着北洲的剑修呢!

而尉天齐却主张道儒两家莫要开战。

如此看,二人当真是南辕北辙。

太子扶额苦笑,他看着尉天齐,“尉少当真不是在戏耍我?”

尉天齐摇头,“我与你不熟。”

太子深吸一口气,有些疲惫的道:“尉少,我还有一句不好听的话,你要不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