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98章 重阳登高【2 / 2】

未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看着前面崔寄屈膝往上爬时,阿璀还是下意识地去看他的膝盖。

崔寄行动倒是利落,瞧着并没有什么问题,爬上一阶时,转身朝阿璀伸出手来,给她借力。

然而阿璀并没有注意他伸过来的手,直接借着旁边一块突出的山石一个利落的攀爬,便已经窜了上去。

崔寄瞧她如此敏捷,不由笑道:“难怪你一向爱穿胡服或袍子,若是着宽长的裙装,这会儿估计是跳不上来的。”

“男子袍服还有胡服,确实行动间比裙装方便多了。”阿璀抱怨,“但宫里头宫闱局总给我送衣服,送的那许多裙装,我根本穿不到,这做衣服的银钱还不如省下来……”

好在此处不算崎岖,难爬的也就那么一小段,上去之后便有从前不知何时遗留下来的小路,小路一径通向西侧。

再略走了一段路,便是山顶一处略缓的平台。站在此处只觉得一阵阵清新而凉爽的山风迎面吹拂而来。

立于此处朝西边眺望而去,山下不远处便是一处宽阔的湖面,清澈如镜,微风拂过有粼粼波光层起,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湖面之上有廊亭长桥,湖边四处亭台楼阁高低错落。

虽看不清具体形制,但瞧其或有高耸入云气势恢宏;或有小巧玲珑,精致典雅。那些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映入湖面与此处青山映衬,端是秀丽。

“秣陵湖别院是将整个秣陵湖都围在里头了吗?”阿璀有些诧异,先前阿兄将秣陵湖别院给她的时候连同别院的建筑图纸也给她送过来的,但是那会儿阿璀心思完全没在上头,所以压根没看一眼。

崔寄点头。

这会儿看到整个秣陵湖和秣陵湖别院,阿璀确实惊讶至极。

这别院实在是太大了,比望园大了何止十倍,几乎已经是宫城的面积了。只是别院建筑的面积只占了十之一二,余下的都是广阔的湖面。

但比之望园的精巧秀致一步一景的园林风格,秣陵湖别院的布局建筑显得更疏阔些。

“东北边那处临河的一大块空地,还有湖中一处,再有靠近那较高的楼,旁边近一条小溪也有一块不小的地方……”阿璀感叹,“这么大的地方用来种地多好啊。”

她这话,让崔寄有些无奈,只是含笑望她。

阿璀忽然又看到北边临河一大片茂密的树林,瞧着像是同一种树,沿着河岸蔓延而去,约摸着也得有数千棵。

“那里是什么?”阿璀指着那边,问崔寄。

崔寄顺势看过去,只一眼便看出来是什么,朝阿璀道:“那边便是桃花林,几年前你阿兄为你种的。如今不是桃花的季节,也不是果子成熟的季节,看起来平平无奇,等春日再来此,远眺过去,便是一阵烟烟霞霞的壮丽景象,实在好看。”

这近万株的桃花树,早先在阆中时崔寄便与阿璀提过,所以当下便也想到了。

想及先前的事情,阿璀有些呆愣,不过许久之后,她神色轻松下来,微微笑道:“这些树结的桃子倒是很不错。”

阿璀与崔寄在此处待了好一会儿,直到后边有人寻过来,二人才离开,一同往后边回去了。

阿璀与崔寄从林中绕出的时候,正看到前面喧闹不止的众人,饮酌赋诗正至酣畅淋漓。

阿璀看过去时,正看到晏琛举杯朝旁人一人客气一照,那人便十分恭谨起身拜谢,举杯拜敬,一副标准的叩谢陛下圣恩的感恩戴德模样。

“今日兄长逃席这么久,不必过去吗?”阿璀转头问崔寄。

“今日确实……我不在场反而更好些。”崔寄笑道,“陛下既然遣人来寻我们了,估摸着那边也快结束了。咱们等等再去吧。”

“为何?”阿璀不解有二,一是为他所说的“不在场反而更好”,这哑迷确实不好猜;二是为,为何此时已经到这里了,还要等会儿在过去。

阿璀揣测崔寄话里的意思,总觉得他似乎笃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果然打哑迷什么的,实在太讨厌了。

“今日来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阿璀在旁边寻了个还算平展干净的山石坐下,又拍拍旁边的空地,示意崔寄也坐。

崔寄并没有坐下,而是站在阿璀对面更靠近山崖的地方,这个角度能将那边人群处的情景看得更加清楚。

“对,凡有入朝议资格的朝臣,今天几乎都来了。”崔寄道。

虽然这样的节会宴饮一向不算强制,若有旁的事不能前来的,早先来报了也无所谓。但即便如此,一向缺席的人几乎没有。

闲话之间,已过去大约一炷香时间,原本更多留意那边人群的崔寄忽然目光一动。

阿璀见他又往那边瞧,也是好奇:“兄长在看什么?”

“一桩预计中的好戏。”崔寄朝她招手,“来瞧瞧?”

“什么好戏?”阿璀起身过去,顺着他的目光也往那边瞧过去。

第一眼并没看到自家阿兄,阿璀往崔寄旁边挪了挪,便恰能看到人群之中上首位置的晏琛,以及坐在他下首第一个位置的关渡。

就在这时,有一人自人群中而出,看着有些年轻,举手投足间颇有些张扬姿态。

那人朝上首晏琛一拜,然后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晏琛复又问了几句,那人看起来又是一番对答如流。

“那是谁?”阿璀指指那人问道。

“国子监的司业苗维之,协助祭酒管理教务和训导工作。”崔寄解释道,“陛下本有意用他继任祭酒一职,只是这人年轻些,且性格过于自傲。若此时用他,恐有许多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