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61章 跟随流民逃难九天,进关里了【3 / 4】

宅女赵小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来别的村屯里面,新分来的难民、流民,都是分散的借住在当地村民家里的。

河北营子现在就只来了我们六个难民,谢青山一家四口,陈大婶儿和我。

河北营子有一个孤老户,原本就他一个人住。前几天他去世了,他的三间小破土房就空着呢,被安置给了我们六个人居住。

好了,现在我们有房子住了,开春还有荒地可以种了。

最高兴的就是谢家一家四口了,他们原来在窝风镇一家五口人,只有四亩地。

地还不是他们家的,还是租种地主家的,要交很重的租子。平时可能都吃不饱。

再加上他们家可能是重男轻女,小姑娘干活多,分到的吃食又少,所以他家的姑娘今年13岁了,看上去干干瘪瘪、又瘦又小的。

现在谢青山一家四口就有八亩的荒地了!虽然说是荒地,头几年的收成不好,可是用不上几年,等他儿子大了,有孙子了,家业就大起来了!

何况除了分给难民、流民每个人的两亩荒地以外,还可以再少花一点的钱,少花一点的手续费和税费,就可以继续的多开几亩荒地啊!

只要人活着,有家里还有劳动力,有过日子的心劲儿,不怕以后没有好日子过。

谢家人嘴上说着,他们现在唯一惦记的,就是那个在牛尾巴沟的大儿子了。他们觉得和大儿子还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陈大婶子也这么说的,陈大婶子说:“眼下番兵虽然占了锦西县,也许几个月,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锦西县还能被咱们的军队再夺回来。”

谢家人和陈大婶互相的谦让,谢家人觉得陈大婶儿年纪大,应该和我住东屋。

陈大婶说谢家人口多,让他们住东屋吧,东屋原本是孤寡老人活着的时候住的地方,东屋有铺现成的土炕 。

西屋原本是杂物间,现在西屋被整理出来,在盘炕呢 ,我和大婶暂时先借住在一户姓李的村民家里几天。

我的银子平时都在隐藏空间里,买了母马金丽以后,就剩下不到30多两银子了。

腊月二十五那天,货郎毕来财大叔收了我的山楂果酒,我又赚了4两多的银子。

现在我的隐藏空间里,有30多两的银子,几千斤的粮食,上百斤的大粒盐,几十斤的食用油。

除了居住环境,我的生活没受到什么影响。在黑土镇买的两床行李,我的衣服鞋帽,小房子里拔下来的铁锅,山下厨房锅碗瓢盆儿,我都收到隐藏空间里了。

我们现在借住的这户人家姓李,叫李继胜,五十多岁了。他家现在是一家四口人。

李家住着五间双开门的石头大瓦房,李大伯夫妻两个带着一个十六岁老儿子,和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儿。

李继胜大伯的三个大儿子都成亲了,成亲以后分家立户的单过去了,二个姑娘也都嫁出去了。现在眼前就只有一个老儿子和一个女儿。

李家的五间正房,是双开门的。是开了两个入户门的,有两个厨房。

两个入户门在中间挨着的。东边的入户门是从厨房进入,东边是两间起居室。

西边的入户门也是从厨房进入,西边是一间起居室。

李大伯家这么盖房是有用意的,就是怕以后老儿子娶媳妇儿以后,他们和老儿媳妇儿过不到一起,就可以分家另过,两个厨房可以分开做饭。

这个方法在后世也盛行,我五姨家就是四间房子,两个厨房?两个起居室,我五姨家新房装修完,我们去随礼吃乔迁宴去了。

我五姨夫当时还笑着跟我们解释呢,他说:“分家不分院子,外人看着是一家,实际上是两家。我们出去随礼,随一份礼就行,自己挣钱自己花,我们家这也算是一国两制了,哈哈哈。”

李家的房子,原本是李大伯两口子带着小女儿住在两间东大屋,东边大屋的炕上有一个隔扇门儿,把一铺炕分成两个隔间儿。

李大伯的老儿子李景东原来是住一间西屋的。这个西屋就是他以后的婚房。

现在西屋住着李家小女儿,和陈大婶子我俩。李景东卷着他行李,去和他父母住一个屋去了。

石门寨镇这里盛产石头,李家的房子是石头砌的,石灰抹的缝。四个房角的墙垛子、门窗的墙垛子,都是青砖包边儿的。房顶是铺了瓦的。

这大房子工工整整的,看着可真气派!

李家还有个大院子,石头垒的高高的院墙! 不仅有个菜园子,对着院门口隔一条道,还有一个跟院子等宽的大场院。场院是用来收秋打粮食的。

大院子有水井、有果树、有一群鸡,有猪圈。但是现在的猪圈里面是空的。

李大娘说:“我家去年养了两头猪。我过年的时候杀了一头,卖了一头。等今年开春暖和了,我再抓两头小猪崽儿,到了冬天也是卖一头吃一头。”

李家还有石头砖瓦盖的大厢房,有牲口棚子,有装草料的屋子,有两头大驴,带着两头小驴驹子。

看这样,李继胜大伯家的日子,在村儿里过的挺好,挺富裕的。

李大伯说:“我们这边的日子都挺好的。只要人不是特别懒的,家里不供几个读书的学生的人家,家里没有常年有病人的,不沾堵的,不天天喝酒的,日子都挺好过的。”

李大娘又接话说:“还有一样的人家日子过不好,自家老爷们儿偷拿家里的粮食、钱,往那不正经的地方送的,去堵那脏窟窿的!”

李大娘的说的话引得陈大婶子哈哈大笑!我当时没听懂……

后来我们才知道李大娘的这句话并不是玩笑话,温饱思淫欲这句话是不假的。

男人有钱就变坏,不愁吃喝以后就想那点子事儿了。这个村上有几户的暗门子,就是专门儿做那种不用本钱的生意的女人。

就是那种不养牲口,不种地,不用干活儿,张开两腿就能挣到钱的那种女人。

她们不光不用干活儿,还吃的好,穿的好。

后来去村上看戏的时候,李大娘还指着几个涂脂抹粉,扭腰撅腚的女人给我看过呢。她们很好辨认。一看就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媳妇。

这里正常的女人都没有穿那么妖艳的衣服,画那么浓的妆的。正常女人看见男人都脸红,低头,不敢说话了。

那几个姑娘见了男人反而兴奋了,不仅不害羞,还见了穿的好一点的男人就抛媚眼儿,甩手绢儿,主动上前搭话,拽人家袖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